大运河边消失的小村庄

河间笑笑人生 2024-11-16 22:11:12
大运河边消失的小村庄

在今天津市静海区南运河畔,曾有这么一处地名,它在民间已消失近300年之久,却又在清代治水典籍中屡被提及,并一度成为清代治理南运河的重要节点,这便是权家口。   

南运河天津静海段

清雍正三年(1725年)六至七月,畿辅连旬大雨,诸河泛滥,七十余州县受灾。十二月,怡亲王允祥、文华殿大学士朱轼查勘灾情后,绘图回奏称,南运河在临清汶、卫交汇后,水势大增,加之德州、沧州河形弯曲,下游常有水患。治理南运河水患,除了对沧州捷地减河、青县兴济减河照旧疏浚,将闸口改滚水坝外,“静海之权家口,溃堤数丈,冲溜成沟”,应就河形水势,逐段挑挖,使水头下接宽河,自白塘口入海河。意思很明确,除了疏浚捷地、兴济减河,并改闸为坝外,要另开一条减河,位置就在权家口决口处。

权家口大致位置(南运河右岸,静海县北三里)

  为何要在权家口另开减河呢?这与清代延续明代减河分洪,以保障漕运畅通的“制度设计”有关。明代,为保障南运河漕运畅通,自南而北挑挖了四女寺、哨马营、捷地、兴济四条减河以疏解水患。到了清代,这些减河或淤或废,分洪功能日趋降低。是疏浚并延续使用原减河,还是另择新址再开减河,便成为治水官员权衡的焦点。正是在这样的治水背景下,怡亲王允祥提出在南运河静海权家口因势利导再开减河的方案,并获得了雍正皇帝的首肯。

  雍正四年(1726年),权家口减河工程开工,但进展并不顺利。十月,允祥奏工竣疏,称开工后,只挑挖了十余里,遇积水被迫停工,计划待积水消退后再接续施工。但其后并未接续施工,其原因尚不见记载。

权家口减河半途而止  

  清嘉庆六年(1801年),青县知县沈联芳在其《邦畿水利集说》中提到“宜于静海县权家口,添挖减河一道”,再次呼吁在权家口挑挖减河。他认为,怡亲王允祥挑挖权家口减河,是为分泄南运河洪水。这时,东淀、南运河的洪水同入天津三岔口,若在静海权家口开减河,可使三岔口少泄南运河洪水,而多泄东淀洪水,对东淀、南运河均有利。

  沈联芳提议挑挖权家口减河

  到了清代道光年间,熟谙京畿水利的吴邦庆认为,南运河四女寺、哨马营、捷地、兴济四条减河,分隶山东、直隶(今河北)两省,一旦上游山东境内的四女寺、哨马营减河淤塞,下游直隶的防洪形势会更为吃紧。于是,他再次提出于权家口开减河:“谨查静海县有权家口村,在城北三里许,运河东岸。雍正时,运河决权家口,北趋天津。当时议即决口开河,引流东北至白塘口入海,以泄运河盛涨”。在支持允祥选址权家口的同时,明确了权家口的坐标位置,即静海县北三里运河东岸,且为“村”。他进而分析,静海东北有宽河村,村西南尚有河形,为附近沥水汇流处。若在权家口开减河,设滚水坝,沿地势导水入宽河,再由波水洼、秋漠港引河下达海河。工程不大,花费不多,但泄洪顺畅,静海沿河村落必不再受漫溢之患。在《畿辅水道管见》中,他亦提出,“今若于静海之权家庄,香河之王家务以上,各添减河一道,则南北运河共有减河八道,各自通海,其势既分,而狂澜自静”,重申了静海权家口挑挖减河的必要性,只是将先前的“村”改为了“庄”。

吴邦庆呼吁挑挖权家口减河

  清同治九年(1870年),周盛传随李鸿章移驻直隶、屯兵马厂,其后又修建新城炮台,负责天津防务。光绪元年(1875年),他向李鸿章提议,“前人屡议添开减河,皆于静海所属权家口,其意在多一支流,杀伏秋盛涨,保运堤使无溃决而已”。他认为,前人之所以选址静海权家口,因这里地势低洼,省工费且流路畅,只是考虑了泄洪分流,消解水患。然而,若再考虑引水灌溉、淤地肥田,则应将减河选址于青县马厂北、静海唐官屯南,这里地势平衍,河槽高于浇灌的土地,水小时引水灌溉,水大时可引水至附近洼塘,导流入海。即便有海潮侵扰,也可修筑拦潮坝进行阻挡。李鸿章同意了周盛传的提议,最终在光绪六年(1880年),马厂减河建成。

相较于前人的减河分洪,周盛传还有引水兴利的考量

  自清代前期至清末,虽然开权家口减河的呼声、倡议绵延不绝,甚至达上百年之久,但随着马厂减河的挑挖,在南运河上择址何处再开新减河有了最终定论。随着马厂减河功能效益的逐步显现,马厂、靳官屯的知名度节节攀升,那个曾经众望所归达上百年之久的权家口,却在无声无息中消失不见了,那么这个村庄是何时消失的呢?

  现今留存最早的静海志书为康熙十二年(1673年)成书的《静海县志》,该志并未列举静海县境所辖各村庄。乾隆四年(1739年)成书的《天津府志》,在“卷八乡都”中列举了天津府所辖各县村庄,此时的静海辖区内按东、南、西、北四路列举,亦不见权家口村或庄的记载,可见最晚到这一年,权家口已消失。

  民国23年(1934年),在《静海县志》中“丑集土地部”关于淀、口、堤的记述中,将权家口记为“在县北三里,雍正五年,议于此开河,后中止”。在“亥集政事部”关于境内村庄的记载中,县北二三里,有上口子门、下口子门、三河滩、韩家口等地名,这些村名至今仍延续使用。独不见有权家口村或庄的记载。显然,此时的“权家口”已然是工程所在地的区域概念。

民国《静海县志》所载权家口(雍正五年,应为雍正四年),部分地名仍在沿用

  现今静海区北约三里,运河东岸,与权家口地名最为接近的便是韩家口。那是否为南运河在此决口后,水工官员调查记录时,对当地方言土语不熟,误记或是讹传的呢?

  通过寻访静海地方文史专家、权姓族人,从口口相传的信息来看,在静海区北约三里,南运河东岸的韩家口,曾为韩家口、杨家口两村,后合并为一村。在韩家口村南,也曾有李家口、靳家口等村,因水灾北迁至北五里庄。在今韩家口村东,还曾有规模较大的权家坟,属于梁头镇于家村的权姓族人的家族坟地。按古人葬坟,多选址于村子周围便于祭祀、便于管理,曾经的权家口应该不会离权家坟太远。因而,权家口村名的消失,并非是水工官员登记错误,以讹传讹。

清乾隆四年《天津府志》所载于家庄(今于家村)、梁头等,已不见权家口

  可以想见,数百年前的静海县北三里,运河东岸,曾经密集聚拢着权家口、李家口、靳家口、杨家口、韩家口等众多“口”字名村庄,而这又与地处南运河弯道凹岸,地势低洼,河道易溃决,是洪水出口有关。在雍正四年(1726年),允祥组织挑挖减河时,权家口村迁至原村西南方十余里,地势相对较高的梁头镇于家村,进而导致权家口村名的“消失”。也难怪近300年后,当地民众已茫然不知所谓。

权氏先祖权济行画像(明代)

(本文曾发表于《中国水利报》2022年6月23日

作者:郭恒茂

0 阅读:3

河间笑笑人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