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欧洲,普遍存在一种令人难以接受的……“味道”。
究竟是什么味道,让现代人如此难以适应?这味道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历史真相?
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那个充满浪漫想象,同时也散发着独特气味的中世纪欧洲,一起探索那些被我们忽略的历史真相。

踏入中世纪欧洲的街头,最先冲击感官的就是那股特殊的混合气味。
这里的街道并非想象中干净的石板路,更像一个巨大的露天垃圾场。
各种各样的生活废弃物,包括烂菜叶、破布、损坏的木桶等,都被随意丢弃在街道上,堆积成小山,有时甚至堵塞了狭窄的道路。

因为没有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这些垃圾日复一日地散发着腐烂的臭味,苍蝇和蚊子围绕着垃圾堆飞舞,景象令人不适。
如果这还不够,那么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人类和动物的排泄物。
在那个没有现代排污系统的年代,人们直接把大小便倾倒在街道上,没错,就是直接从窗户泼出去!这些排泄物与垃圾混合在一起,产生更加浓烈的刺鼻气味。

在这条街上行走,需要极强的心理素质才能应对,如果运气不好,还可能遇到楼上住户倾倒的秽物,如同遭遇一场飞来横祸。
街道上遍布人类的排泄物,牲畜粪便也随处可见,例如马、牛、羊、猪、鸡、鸭甚至狗的粪便。

这些动物肆意游走,啃食垃圾,随时随地排泄,加剧了街道的肮脏与恶臭。
老鼠在这里安家落户,在垃圾堆和粪便中来回穿梭,啃食腐烂的食物,迅速繁殖,到处乱跑,加速了疾病的传播,想想都让人感到不寒而栗。
你以为躲进城堡就能逃离这“嗅觉地狱”?那就太天真了!华丽的宫殿和贵族们亮丽的服装,都掩盖不了同样糟糕的卫生条件。

可以想象,打扮精致的贵妇们,坐在宽大的裙子下,用便壶来解决生理问题。
而这些便壶里的排泄物,最后常常被倒在街道上或城堡外的空地上,虽然有些仆人负责清理这些脏东西,但更多时候,它们只能留在原地腐烂发臭。
信源:路易十四曾一边如厕,一边与身边大臣议政 | 欢庆世界厕所日2015-11-19·新京报书评周刊

宫殿里面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没有完善的下水道,粪便等污物不能及时清理,只能堆放在地下室或者比较隐蔽的角落里,整个宫廷都散发着让人难以忍受的臭气。

听说一些贵族出门的时候会带一把小伞,但这并不是用来遮太阳或者挡雨的,而是用来遮挡高空落下的粪便,防止被“从天而降”的污物击中。
中世纪欧洲人不太讲究个人卫生,原因和当时的宗教文化息息相关。

在基督教影响下,人们把水看作“不干净”的东西,觉得洗澡会洗掉身体的保护膜,让邪灵有机可乘。
而洗澡被认为是不好的甚至危险的事情,会降低抵抗力,还可能传染疾病。
这种看法很普遍,不只是普通老百姓,就连国王贵族也这么认为。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被称为“太阳王”,但他一辈子洗澡的次数屈指可数。

这位国王不喜欢用水清洁身体,而是更倾向于使用香水和香粉来掩盖自身的气味,为了遮盖住难以避免的体味,路易十四不得不大量使用香水。
中世纪欧洲人对卫生的理解与现代人截然不同,他们的清洁方式常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为了减少虱子等寄生虫的困扰,他们会将头发剃光或剪短,认为这样更卫生。

动物粪便也被视为宝物,例如,牛粪或鸽子粪被涂抹在身体和头发上,人们相信这可以治疗疾病、美容养颜,甚至驱赶害虫。
此外,他们还利用各种草药和香料,像迷迭香、薰衣草、丁香等,制作成香包或香粉,试图掩盖身上的气味。

这些如今看来难以理解的行为,在当时却是普遍接受的清洁习惯。这些做法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疾病和卫生的认知局限,以及对自然材料的依赖。
那时的欧洲,气味难闻,疾病传播速度非常快,卫生条件极差,简直是老鼠和跳蚤的乐园,它们也成了鼠疫传播的罪魁祸首。
跳蚤先在老鼠身上安家,吸饱老鼠血,再跑到人身上叮咬,就把鼠疫杆菌传染给了人类。

14世纪的“黑死病”实际上就是鼠疫,它至少带走了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有的地方甚至可能高达一半,社会秩序大乱,经济也跟着崩溃。
不仅仅是鼠疫,霍乱、痢疾、伤寒等传染病也趁机作乱,中世纪的欧洲常年被“卫生危机”困扰。
那时医疗水平很差,大家对疾病了解不多,像放血、用草药之类的土办法效果往往不好。

面对恼人的垃圾难题,有些城市管理者也曾尝试立法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比如限定倒垃圾的时间,或者划定专门的垃圾投放点,可是效果并不好。
大家还是随心所欲地乱扔垃圾,加上执法力度不足,街道上的难闻气味依然让人难以忍受。

不仅如此,中世纪欧洲的夜晚十分危险,街道一片漆黑,由于没有路灯照明,城市笼罩在阴影中。
昏暗的光线下,垃圾和污水难以辨认,行人很容易摔倒,甚至不小心踩到粪便。夜幕降临,危险系数倍增。
夜晚的街道也变得更加危险,小偷和坏人很容易躲藏在黑暗中,伺机抢劫或袭击路人

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尝试用动物粪便给农田施肥,但后来因为一些奇怪的说法而放弃了。
当时的“专家”们认为,粪便会变成农作物的一部分,人们吃了用粪便施肥种出的庄稼,就相当于吃了粪便。
因此,欧洲人宁可忍受饥饿,也不愿意“吃”粪便长出的粮食,这种观念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笔者认为中世纪欧洲,从散发难闻气味的街道到充满香味的宫廷,其“气味”历史并非简单的卫生问题,而是社会文化、疾病传播的真实写照,也展现了当时人们认知和技术水平的局限。

这段历史或许令人感到不舒服,但同时也让我们更懂得珍惜现代文明带来的美好。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现代化的卫生设施和科学的健康观念,我们可能也会生活在充满各种难闻气味的世界中。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段历史?又该如何从中学习经验教训,避免再次陷入类似的困境?
了解这段“异味”史,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卫生与健康的重要性,也提醒我们不断提升科技水平和认知能力,
欧洲人都是臭的,还以为自己高尚[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