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商界有个很厉害但很少抛头露面的家族,哈托诺家族就是这样,他们虽然低调,但实力强大,足以影响整个印尼经济。
2025年,印尼政府推出15个投资超过十亿美元的大型工业升级项目,令人惊讶的是,这些项目中超过六成使用的关键技术,都与哈托诺家族有着密切关系。
究竟是怎样一个深藏不露的家族,能够如此巧妙地掌控印尼的经济命脉?他们又是如何建立起这高达3400亿的庞大财富帝国?

20世纪初的中国福建晋江,那时,连年的战乱让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为了躲避战火,寻找活路,许多人不得不离开家乡,前往东南亚地区谋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下南洋”。
1920年,年轻的黄维源也加入了这股移民大潮,远渡重洋来到印度尼西亚的中爪哇,开始了他充满挑战的异国生活。

刚到印尼的时候,黄维源一贫如洗,为了生存,他只能在街头叫卖布匹,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尽管处境艰难,他并未因此灰心丧气,而是始终保持着对市场的敏锐观察,积极寻找新的发展可能。

有一次,他偶然发现印尼当地人普遍喜欢抽一种叫做“丁香”的香烟,然而,当时市面上销售的丁香烟质量良莠不齐,这让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蕴藏的巨大商业机会。
黄维源四处考察,发现一家快要倒闭的小烟厂,他下定决心,抵押了母亲珍贵的鎏金发簪,拿出全部积蓄买下了这家烟厂,并取名为“针记”。
接手烟厂后,黄维源没有沿用旧方法,而是专心研究,改进香烟配方,最终创造出独特的“37.5%丁香配比”。

他还巧妙地使用福建桂皮来降低丁香带来的灼烧感,并选用香蕉叶作为香烟内衬,保证香烟燃烧速度均匀。
而这种独特的配方和制作工艺,让“针记”香烟迅速走红,打破了荷兰殖民者在高端烟草市场的垄断地位,成功抢占了中低端市场份额。
到1950年,三宝垄港口出售的丁香烟,“针记”牌就占了三分之一,这意味着黄维源的烟草事业在印尼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建立起稳固的商业基础。

可惜的是,这样的好日子没能持续多久。1963年,一场无情的大火吞噬了“针记”工厂,黄维源先生也因心脏病发作骤然离世。
这对刚刚开始发展的“针记”而言,无疑是致命的打击,面对父亲留下的残破工厂和这沉重的变故,黄维源的长子黄惠祥和次子黄惠忠没有被击垮。
两兄弟为了创业,卖掉所有家产,还抵押了祖宅,贷款高达200万美元,引进当时最先进的德国自动卷烟机,并研发出一种新型的过滤嘴香烟,取名“针记特醇”。

他们做了个大胆的决定,把40%的产量都出口到中东市场。没想到,这个冒险的举动让他们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到了1975年,“针记”的出口额增长了五倍,一年的利润超过1亿美元。这不仅让“针记”这个品牌起死回生,也标志着哈托诺家族的商业基因开始显现——他们善于把危机变成扩张的机会。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印尼经济因此受到严重打击,很多公司在这次危机中倒闭,但哈托诺家族却看到了机会。
黄氏兄弟迅速行动,用4.5亿美元的低价买下了印尼中亚银行51%的股份,成功抄底。这表明他们具有在危机中发现机遇并把握机遇的能力。

后来,二儿子掌管了银行,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实施了一套极其严格的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方案。
凭借这些铁腕手段,他成功地把这家原本几乎倒闭的银行,变成了家族的财富来源。
到2012年,中亚银行的总资产已飙升至435亿美元,每年的利润高达12亿美元,一跃成为印尼规模最大的私人银行。
信源:3000亿首富家族“藏”了17年,财富背后的故事2025-01-19 大象新闻

互联网时代到来,印尼上网的人超过3000万,传统行业日子不好过了,而黄氏兄弟的三儿子马丁很有眼光,看到了互联网的潜力,成立了GDPVentures这家风险投资公司。
他投资了印尼最大的社交网站Kaskus,还有电商平台Blibli,这个Blibli可以看作是印尼版的淘宝。

在2022年,马丁带领Blibli成功上市,公司市值涨到了256.6亿元,网站每个月的访问人数比刚开始的时候增加了14倍。
马丁的那次行动,没想到真的引发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积极变化。
哈托诺家族的成功,不仅归功于他们敏锐的商业眼光和果断的决策能力,更与他们低调务实的家族文化密不可分。

虽然积累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财富,黄氏兄弟的生活方式却非常朴素,他们脚穿价格仅为35美元的布鞋,使用价值199美元的黑莓手机,出行座驾是普通的丰田凯美瑞混动版汽车,甚至不配备保镖。
这种低调的处事风格并非故意装样子,而是他们内心深处存在强烈危机意识的体现。

就像黄惠忠对《华尔街日报》所说的那样,在印尼,华人拥有的财富容易引起关注和觊觎,为了安全起见,他们通常采取低调的策略,尽量避免炫富。
有的家族甚至有明确的规定,比如不购置私人飞机、游艇以及昂贵的欧洲奢侈品,如果违反了这些规定,将会相应减少其继承的遗产份额。
黄氏兄弟渐渐淡出,家族第三代开始崭露头角,他们秉承家族低调又实干的传统。

大哥黄志胜专注于烟草生意,埋头钻研,推出了针记“纳米过滤嘴”,把香烟的焦油含量降到了6毫克,帮助针记牢牢占据印尼烟草市场第二的位置。
二哥黄志行继承了父亲节俭的作风,他在中亚银行大力推行“极致节约”,使得银行的利润率高达46%,远远超过了摩根大通和汇丰银行。
三弟马丁继续在互联网领域发展,他投资的AI医疗平台DocLink计划在三年内覆盖印尼70%的基层诊所,希望能够解决印尼医疗资源分配不平衡的问题。

2025年,哈托诺家族的商业帝国持续壮大,大儿子黄志胜悄悄买下了巴西的大片烟草农场,准备把两成的烟草产量转到更有潜力的南美洲市场。
二儿子黄志行掌控的中亚银行推出了名为NusantaraChain的区块链跨境支付系统,目标是成为东南亚数字金融领域的领头羊。
小儿子马丁继续加大对人工智能医疗平台DocLink的投资,并带领电商平台Blibli扩展线上线下零售渠道,新增实体店至225家。
笔者认为
哈托诺家族三代人,分别在不同行业打拼,分工明确,又紧密合作,共同守护着庞大的家族产业。
他们为人低调,头脑精明,意志坚定,总能在危机中抓住机遇,在默默无闻中积蓄力量,在不断创新中寻求发展。
他们的故事,不仅是印尼华人艰苦奋斗的真实写照,更展现了卓越的商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