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外敌封锁,还经常拿到国家援助,为何老挝就是发展不动?

说一件史知兴替 2025-02-28 04:42:10

老挝的寺庙金光闪闪,民风淳朴友善,到处都是宁静祥和的气息,这个东南亚的内陆国家,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遍布茂密的森林,水力资源尤其丰富,被人称为“陆锁国中的珍珠”。

但是,令人不解的是,老挝长期以来都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老挝人民为何仍然生活贫困?难道老挝真的被某种力量束缚,一直难以发展起来吗?这个国家背后隐藏着许多复杂的难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01

老挝,坐落在中南半岛的心脏地带,与中国、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等国接壤,它拥有悠久的历史,但也经历了许多苦难。

从古代的扶南国、真腊国到清朝时期,老挝一直作为附属国存在,难以掌握自己的命运。

近代,西方列强的入侵使老挝沦为法国的殖民地,人民备受压迫。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侵略者践踏这片土地,老挝人民奋起抵抗,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未停止。

1945年,老挝人民迎来了短暂的独立,成立伊沙拉政府,建立了老挝王国,延续了君主制,然而,这种自由很快被法国殖民者的再次入侵打破。

老挝人民不得不再次拿起武器,反抗法国的殖民统治,直到1954年《日内瓦协约》签订,法国才被迫撤离。

但和平并未到来,美国又介入老挝内战,多年的轰炸给老挝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为了阻断北越的补给线,美国军队对老挝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投下了超过两百万吨的炸弹,这使得老挝成为全球人均遭受轰炸最为严重的国家。

战火导致数百万老挝人民流离失所,家庭破碎。

直到今天,老挝的土地上仍然残留着大量的未爆炸弹,它们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命,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

这些遗留炸弹不仅给农业造成巨大损失,也让基础设施建设变得十分困难。

据统计,老挝大约四分之一的村庄受到炸弹的影响,许多原本肥沃的土地因此变成了禁区,无法进行耕种。

战争的阴影始终笼罩着这片土地,老挝人民经历了太多的苦难,这给老挝未来的发展留下了沉重的历史负担。

1975年,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但是和平并没有真正降临。

02

邻国越南的入侵再次打破了老挝的宁静,老挝人民的苦难仿佛没有尽头。长年的战争不仅摧毁了老挝的经济基础,也深刻地影响了国民的心态,使他们对未来感到迷茫和不确定。

老挝的地理位置既是连接邻国的通道,也束缚着自身的发展。

作为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家,老挝没有自己的海岸线,对外贸易严重依赖邻国的港口。

这种局面增加了运输费用,降低了经济效益,无疑阻碍了老挝的经济发展,虽然首都万象坐落在湄公河边,具备一定水路运输优势,但紧邻泰国边境的地理位置让其在经济发展中略显被动。

老挝国土面积不大,和中国的广西省差不多,但大部分是山地和高原,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平坦的区域很少,可用于耕种的土地就更少了,比例非常低。

老挝农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粮食生产不足以满足国内需求,老挝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超过一半,拥有红木、柚木等珍贵木材。

然而,在全球经济环境下,仅仅依靠木材出口难以维持国家经济,过度采伐还会破坏环境,导致森林资源耗尽。

信源:德媒:中国投资如何改变老挝?2024-04-10 环球网

老挝矿产资源潜力巨大,金、银、铜、铁等储量丰富,但受限于基础设施薄弱、技术水平不高和资金短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

大部分利润被外国投资者拿走,甚至造成环境污染,当地居民不仅未能从中获益,反而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和资源。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让全世界都为之侧目,也极大鼓舞了老挝。

1979年,老挝开始学习中国,推行“革新开放”政策,希望能够像中国一样,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改革开放初期,老挝经济确实有过一段快速增长期,人们的生活也得到改善,但是,好日子没过多久,老挝的经济发展慢慢停滞,改革开放的效果并不明显。

这有很多原因,首先,老挝直接采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模式,却没有充分考虑自己的国家情况和实际情况。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而老挝的国情和中国差别很大,简单照搬并不能带来同样的结果。

老挝的经济结构比较简单,主要依靠农业,工业发展不足,产业种类不多。

农业生产技术还比较落后,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一旦发生灾害,经济就会遭受很大的打击。

更重要的是,老挝长期以来依赖外国的帮助,自己发展的动力不足,缺乏自身增长的能力。

有些援助项目效果并不好,并没有真正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反而可能导致腐败问题。

03

正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说,老挝需要自己“造血”的能力,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果自身没有发展的能力,老挝的经济就很难持续向好。

不仅如此,老挝的贫富差距也非常明显,首都万象的繁华景象与大部分地区的贫困形成了鲜明对比。

一方面,万象的富人区灯火辉煌,高楼大厦林立,高级娱乐场所众多,他们享受着奢华的生活。

另一方面,许多老挝人民生活困苦,在街头经常能看到衣着破旧的乞丐,尤其是在万象塔銮等热门旅游景点附近,贫富差距带来的视觉冲击更加强烈。

老挝政府的财政收入很大一部分来自国际援助,这种过度依赖使得国家发展缺乏独立性,容易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

更严重的是,老挝的腐败现象普遍存在,从高级官员到基层人员,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贪污行为。

信源:预计2024-2025年老挝经济增长2024-05-07 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

官员们利用手中的权力,非法砍伐和走私珍贵木材,从中获取暴利,他们还倒卖国家的矿产资源,不顾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甚至直接向百姓索要好处,欺压百姓。

老挝的腐败问题十分突出,它不仅损害了国家的利益,还让社会更加不公平,让本就生活困难的老挝百姓更加艰难。

国际组织进行的调查显示,在东盟国家中,老挝的腐败程度位居第二,这已经成为老挝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贪污腐败正在吞噬老挝的国家资源,阻碍着老挝的健康发展。

老挝人民大多信仰小乘佛教,这种信仰深深地融入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

老挝人喜欢简单、平静的生活,安于现状,不特别追求物质上的享受。“知足常乐”是他们普遍的人生观。

他们更容易满足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生活,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过着安宁而传统的生活。

这种观念虽然能让社会更和谐稳定,但也会让人觉得安于现状,缺乏积极性和创新精神,这样就不利于经济快速发展。

而且,老挝的教育水平比较低,过去甚至连义务教育都没有完全普及,很多偏远地区根本没有小学,孩子们没机会上学。

这就造成了国民整体文化水平不高,也影响了他们学习和运用新知识、新技术的积极性,从而阻碍了老挝的科技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

2021年中老铁路开通,对老挝来说是个大好机会。这条铁路连接了中国的昆明和老挝的万象,总长超过1000公里,是“一带一路”计划里的重要项目。

有了这条铁路,老挝的货物运输更便宜、更快了,这给老挝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比如,老挝的农产品和矿产资源,现在能通过铁路更快地运到中国和其他国家,这就能帮助老挝的经济发展。

当然,有好处也有挑战,老挝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让自己的经济更上一层楼,还是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笔者认为

老挝的经济产业结构太单一,工业底子也薄,怎样把手里的资源变成真金白银,提升自身的“管家”能力,是老挝发展道路上的两道大难题。

还有,铁路修是修好了,但也背上了沉重的债务。怎样在发展和还债之间找到平衡点,考验着老挝政府的智慧。

那么,老挝究竟该怎么做才能摆脱困境,实现经济腾飞呢?如何让老挝这艘小船乘风破浪,驶向更美好的未来?这是需要认真探讨的关键所在。

0 阅读:11

说一件史知兴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