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宣皇后卞氏,于汉延熹二年(公元159年)十二月己巳日,降生于琅邪开阳(今山东临沂)的齐郡白亭。其家族世代操持着声色演艺的职业,以歌者舞伎的身份,在社会底层艰难求生。卞氏的父亲卞远,虽身处卑微,却对女儿寄予厚望。据说卞氏出生之时,产房中整日弥漫着奇异的黄光,初为人父的卞敬侯卞远惊异万分,遂向卜者王旦问卜。王旦断言此乃大吉之兆,预示着这个小女孩前途不可限量。
然而,即便有着如此祥瑞之兆,成长中的卞氏依旧未能摆脱家族的命运轨迹,长大后成为了一名歌舞伎。为谋生计,卞氏所在的卖艺家庭四处漂泊,在岁月的流转中,来到了谯地(今安徽亳州)。彼时的东汉王朝,权臣当道,政治局势错综复杂。曹操时任东郡太守,为躲避贵戚之祸,称病辞官,回到故乡。他在城外修建别墅,于其间读书狩猎,暂享宁静。就在这片乡野之地,年方二十、才色出众的卞氏,被时年二十五岁的曹操一眼相中,从此成为曹操之妾,开启了她人生的新篇章。
曹操独具慧眼,在政治的博弈中,不仅行事果断狠辣,眼光更是精准独到。在乡居期间,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人密谋发动政变,意图废掉汉灵帝,另立合肥侯为帝。他们试图拉拢曹操一同起事,却被曹操果断拒绝。果不其然,王芬等人的阴谋很快以失败告终,而这一事件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各地叛乱纷起,局势愈发动荡。曹操也因此被征召,任命为典军校尉,成为大将军何进的部属,再度踏入祖辈父辈建功立业的东都洛阳。卞氏带着尚在襁褓中的曹丕,跟随丈夫一同前往洛阳。
中平四年(公元187年)冬,卞氏诞下曹丕,即后来的魏文帝。据史书记载,曹丕出生时,有青色的云气如车驾上盖般笼罩其上方,终日不散。在那个尊崇天命的时代,这一奇异景象引得精通“望气”之术的术士前来查看。术士一见此云,神色肃然,断言此子绝非寻常人臣之相,而是拥有至贵至尊的人主征兆。曹家人听闻,自是满心欢喜。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东汉王朝遭遇了翻天覆地的变故。大将军何进被宦官所杀,凉州军阀董卓趁机率军进入洛阳,废黜少帝刘辩,改立献帝刘协。董卓赏识曹操的才能,封其为骁骑校尉,欲加以重用。然而,曹操深知董卓难成大业,拒绝赴任,带着亲信微服逃离洛阳。
曹操出逃不久,袁术传来曹操已死的消息。一时间,曹府上下人心惶惶,尤其是那些早先投靠曹操的部下,顿感前途渺茫,纷纷打算离开洛阳返乡。就在这混乱之际,三十岁的卞氏,这位出身江湖卖艺家庭、见多识广且极有主见的女子,挺身而出。她不顾内外之别,强忍着内心对丈夫吉凶的担忧,亲自出面劝说那些欲离去的部众:“曹君的生死,岂能仅凭几句传言就妄下论断?倘若这流言只是他人编造的假话,你们今日贸然辞归乡里,他日曹君平安归来,诸位又有何颜面面对主人?为了躲避未知之祸,就轻易放弃一生的名节声誉,这样做值得吗?”众人皆为卞氏的言辞所折服,最终选择听从她的安排。曹操得知此事后,对卞氏的果敢与智慧赞赏有加。
曹操的长子曹昂,在乱军之中不幸身亡,原配丁夫人因此与曹操离异。此后,卞氏所生的曹丕便成为了曹操的长子。卞氏相继又诞下曹彰、曹植、曹熊三子。因其卓越的品德与持家能力,曹操将卞氏扶立为正妻。成为正室后的卞氏,依旧一如既往地辅助丈夫、教养儿女、善待姬妾。曹操儿女众多,姬妾中如刘夫人那般早逝者不在少数,许多年幼的孩子因此失去生母的照料。曹操对卞氏的贤能豁达极为赞赏,便将这些孩子托付给她,让她代行养育之责。卞氏对这些孩子毫无芥蒂,尽心尽力地抚养教育,令曹操深感欣慰。
曹操虽与丁夫人离异,但心中始终难以忘怀。他屡屡借卞氏的名义,邀请丁夫人返回王宫赴宴。卞氏深知丈夫的心思,每次都将与丈夫并排的嫡妻座位留给丁夫人,自己则退居妾位。丁夫人往昔身为嫡妻,又有养子曹昂,对卞氏母子从未有过好脸色。然而,卞氏如此厚待,令丁夫人颇为愧疚,不禁说道:“我已然是离异之人,夫人又何必如此呢?”几年后,丁夫人在娘家平静离世。曹操痛心不已,感慨自己再无机会弥补过错。卞氏体谅丈夫的心情,主动提出操办丁夫人的丧事。曹操应允,并亲自为丁夫人挑选墓地,将其安葬在许昌城南。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五月,献帝传诏,封曹操为魏王。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十一月,曹操在诸子中选定时任五官中郎将的曹丕为继承人,曹丕成为王太子。一时间,曹操和曹丕身边的随从纷纷前往卞氏处祝贺,并提议:“将军被立为太子,天下皆大欢喜,王后您应当将府库中收藏的金银玉帛尽数拿出,用以赏赐众人。”卞氏却淡然回应:“曹丕身为长子,被立为嗣,我作为母亲,在教导儿子方面无甚过失便已足够。我们母子并无特别的功劳,又有何值得重赏之处呢?”曹操听闻卞氏的这番回答,满心欢喜,称赞她具备母仪天下的风范:“愤怒时不变容态,喜悦时不失礼节,这实在是难能可贵啊!”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进封卞氏为王后。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病逝,太子曹丕继承王位,尊卞氏为王太后。同年十月,曹丕代汉称帝,建立魏国,卞氏被尊为皇太后,居处称永寿宫。
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正月,骠骑将军曹洪的门客犯法,曹洪因此下狱,被判死刑。曹洪家境富裕却生性吝啬,曹丕年少时曾向他求借财物而未得,心中一直记恨。此次便欲借此事处死曹洪,群臣求情皆无济于事。卞太后愤怒地斥责曹丕:“梁、沛之间,若没有曹洪,哪有今日的你我!”她又对曹丕的宠后郭女王说:“若曹洪今日身死,明日我便责令皇帝废去你这个皇后!”郭皇后无奈,只得向曹丕涕泣求情。曹丕这才下诏释放曹洪,但仍没收了他的财产。卞太后又为曹洪求情,曹丕最终归还了曹洪的财物。
同年,曹丕驾崩,曹叡即位,尊卞氏为太皇太后。当初,曹丕曾打算追封卞太后的父母,尚书陈群上奏劝谏:“陛下以圣德应天承运,开创江山社稷大业,所制定的礼仪制度,当为子孙后世永久遵循。纵观历代典章,从未有因妇人之故而封王拜侯的先例。在礼仪上,妇人通常是随丈夫爵位升高而显贵。秦王朝违背古礼,汉王朝又因袭秦制,然而这并非先王所定之规。”曹丕听后,认为陈群所言极是,遂放弃了先前的决定,并命陈群将此建议写成诏制,藏于台阁,作为后世永久的制度。直至太和四年(公元230年),曹叡才追谥太皇太后的祖父卞广为开阳恭侯,父亲卞远为开阳敬侯,祖母周氏为阳都君及敬侯夫人,并赐予印绶。
卞氏一生节俭朴素,堪称典范。她平日里常身着粗布衣服,居住的房间内也仅有清一色的黑漆木制家具。曹操在世时,就曾觉得卞氏节俭过度。有一次,曹操得到几对名贵的耳环,让卞氏挑选一对佩戴,她却只选了中等成色的。曹操颇为奇怪,卞氏解释道:“若选最好的,显得太过贪婪;若选不好的,又显得虚伪。”魏国初建之时,国家财力匮乏,卞太后毅然将自己珍藏的金银器物全部送交国库,还主动降低自己的伙食标准,对娘家人的要求也极为严格。她的弟弟卞秉早年追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不少功劳,魏文帝曹丕特意为卞秉建造府第。府第落成时,卞太后前去祝贺,特意叮嘱卞秉切勿过于奢侈。宴请之时,卞太后和随从们食用的仅是粗米饭和蔬菜,并未准备酒肉招待。
卞氏一生辛劳,陪伴曹操南征北战四十余载。她安抚百姓,稳定军心,却从不干预朝政,不贪图权力物欲。在她的悉心经营下,后宫井然有序,为曹操的霸业提供了坚实的后方支持。公元230年(太和四年)五月,卞太后与世长辞,享年69岁。七月,她与曹操合葬于高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