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氢能崛起“有方”

如蓉氢燃料 2025-02-20 05:25:49
作为我国西北传统重工业基地,甘肃在有色冶金、石油炼化、装备制造等领域基础雄厚、优势突出,合理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发展氢能产业也成为其当下的重要目标之一。 近日,甘肃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了关于打造全国重要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的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重点提到了有关氢能的内容,甘肃将积极推进绿氢产业规模化发展,实施多种模式的绿电制氢项目,打造河西“绿氢走廊”,加快相关产品研发试制及推广应用,并推广绿氢在交通、冶金等领域的应用,构建风光氢氨醇一体化产业体系。 事实上,自2024年以来,甘肃氢能产业发展的节奏明显开始提速,以兰石集团为代表的当地企业积极布局“核、氢、光、储”装备制造,宏泽海槿、华易氢元等企业推进电解水制氢设备制造,金川公司等企业聚焦氢能材料,甘肃,这个昔日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开始逐渐打造出河西“绿氢走廊”的雏形。 兰石集团打头阵带动甘肃氢链向前 在甘肃氢能产业的整体布局过程中,兰石集团起到了火车头的作用。 始建于1953年的兰石集团,前身是由新中国“一五”期间156个国家重点项目中的两项——兰州石油机械厂和兰州炼油化工设备厂合并而成,目前是是我国建厂时间最早、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集炼油化工、煤化工高端压力容器装备、大型锻压装备、板式换热器、核电、新能源等高端能源装备从研发设计、制造安装到售后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 兰石集团作为我国“石化机械脊梁”积极推动绿色转型,早在2020年兰石研究院提出了氢能技术发展及集团产业化方向研究。2023年,兰石集团获批甘肃省首个氢能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全力打造氢能产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甘肃绿色氢能高端装备研发制造基地。 兰石集团还与国家能源氢能及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仙湖实验室,成立兰石仙湖联合实验室,聚焦氢能与燃料电池和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两条主线,围绕PEM电解水制氢撬装、温和氨裂解制氢装置、新型陶瓷储热、甲醇制氢开展技术攻关,推进市场化。 2024年9月,甘肃省首台自主研制的1000Nm³/h碱性电解水制氢装备在兰石集团绿氢制储用一体化试验示范项目现场顺利产氢,并通过了72小时连续浓碱运行测试,标志着甘肃省首台1000Nm³/h碱性电解水制氢装备试制成功,也标志兰石集团在绿氢制备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 此外,兰石集团旗下的兰石重装(603169.SH)现已制造质子交换膜电解(PEM)制氢装置、碱性电解水制氢装置、全系列低中压储氢容器、微通道换热器(PCHE)等产品,是国内少数研制 98MPa 高压气态系列储氢容器的企业,相关制氢储氢装备已经在绿氢一体化项目中实现推广应用。 除了依托多年来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经验,在布局“制、储、输、用(加),兰石集团在聚合当地的氢能产业链过程中也是功不可没。 2024年10月,甘肃省在兰州新区举办的氢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兰石集团与金川集团、甘肃能化集团等多家企业签约25个项目,总金额达19.4亿元。项目涵盖制氢装备、储氢技术、加氢站建设、氢能应用场景开发等领域。 其它甘肃企业,例如金川集团、宏泽海槿氢能源、华易氢元等公司也在甘肃氢能这盘大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甘肃金川公司拥有世界第三大硫化铜镍矿床,是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镍钴生产基地和铂族金属提炼中心,铂族金属产量亚洲第一。该公司开发了多种应用于电解槽和氢燃料电池相关的铂族贵金属前驱体及催化剂产品。 甘肃宏泽海槿氢能源在2024年下线了自主研发的单槽产氢量2500标方/小时的常压方形电解水制氢设备,该设备已于去年8月在张掖工厂投产。2024年8月,华易氢元公司与甘肃山丹县就绿电制氢装备产线项目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约42亿元,其中一期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二期项目总投资约40亿元。 政策助力资源兑现,甘肃氢能大有可为 甘肃发展氢能产业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具备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 甘肃风能、太阳能资源全国领先,风能年有效风速时数超6000小时,光伏年利用小时数达1440小时,均居全国前列。2024年甘肃新能源装机容量达6437万千瓦,2025年目标突破8000万千瓦,为绿电制氢提供充足电力保障。甘肃的绿电外送至全国22个省份,2023年外送电量达521.11亿千瓦时,可为氢能大规模生产提供稳定的能源和市场基础。 此外,甘肃的区位优势对于其发展氢能也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甘肃地处“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便于氢能装备出口及国际合作,助力构建国内外氢能产业链合作网络。 基于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甘肃总体的氢能目标是打造河西“绿氢走廊”,以河西走廊、兰州新区为核心,建设风光氢储一体化基地,推动氢能与其他产业(如农业、化工)融合。为实现这一目标,甘肃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 2022年初,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甘肃省“十四五”制造业发展规划》和《甘肃省“十四五”工业互联网发展规划》的通知。在氢能产业领域明确提出:有序推动制氢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谋划制氢、氢存储、氢运输、加氢站、氢燃料电池“五位一体”的氢能产业园。 2022年7月,7月,甘肃省酒泉印发《酒泉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强调要把握氢能产业发展机遇,建设氢能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并从这几方面目标着手推进:一是建立健全氢能产业发展的制度体系;二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制氢与氢能装备制造业规模化发展;三是建成各类示范应用项目,全面发展多元化应用场景。 2023年1月,甘肃省发布关于氢能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建成可再生能源制氢能力达到20万吨/年左右的制氢、储氢基地,建成一批氢气充装站及加氢站,开展短距离气态配送体系、长距离液氢输送和管道输氢综合互补的输氢网络体系建设。立足于全省各地区资源禀赋,布局建设 “一个走廊,两个示范区,两个基地”。 2025年2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行动方案的通知》。该行动方案指出,甘肃省将推动绿氢产业规模化发展,实施绿电交易、新能源直供等多种模式的绿电制氢项目,降低绿电制氢成本,推进氢能与风电、光伏、储能等融合发展,打造河西“绿氢走廊”。同时,加快电解水制氢装备等产品的研发试制及推广应用。 总体上看,甘肃省的氢能产业正在快速推进,甘肃省计划通过“陇电入鲁”“陇电入浙”等特高压工程进一步扩大绿电外送规模,同时推进“绿电制氢”产业化,建设风光氢氨醇一体化基地,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氢能产业规模化发展。随着技术研发和项目落地,甘肃有望成为全国氢能产业的重要增长极之一。
0 阅读:33

如蓉氢燃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