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市场,冷风飕飕。
主要原因是,下周(4月2日),美国的对等关税政策即将实施,各路资金无奈暂避风头。
对等关税政策的大刀已经高高举起,但实际细节还是很模糊,后续影响有多大,也难以说得清楚。
这正是不确定性的根源,也是资本最怕的,因此短期内很多资金都在暂避风头。
老实说,经过年初两个多月的上涨行情,尤其是科技成长股板块,获利筹码较多,休整一段时间也未尝不是好事。
板块方面,有三个方向值得大家关注:
第一个是金融板块。
每逢大盘下跌,金融股以其类债券的高息红利特性,往往成为资金对冲风险的首选。
2023-2024年A股下行周期里,金融股屡创新高的行情,大家应该还记忆犹新。
今天大盘萎靡,银行保险板块同样逆势上行,银行板块+0.83%,保险板块+1.09%。
调整期买大金融,无疑是最佳的求稳之道。
第二个资源板块。
资源股的主要逻辑,是受益于关税战之下的通胀预期。
比如黄金、铜、小金属等品种板块,近期的走势都相对稳定。
今天比较受关注的是铜。
几个铜资源个股,江西铜业+5.90%,洛阳钼业+4.84%,云南铜业+4.39%,铜陵有色+4.62%。
主要原因是,在这个月初(3月12日)的美国关税调整中,已经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产品加征了25%关税。
而在下个月初(4月2日),市场预计重点加税的对象将是“铜”。
毕竟,铜是三大基础工业金属之一,美国要推动制造业回流,对进口铜封杀,是合乎逻辑的。
目前,美国精炼铜产量仅占全球3%,但消费量占7%,年进口量约80万—100万吨。
加征25%关税后,预计进口铜成本大幅上升,美国国内铜价必然被推高。
这带来了两个结果:
一个是跨市场套利,最新的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铜价,已经比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价出现了显著溢价(最高达13%)。
大量的贸易商将亚洲、欧洲库存转运到美国,造成了亚洲供应链的库存短缺,全球铜价也跟着被推高。
另一个是提前采购与库存转移。
在关税落地前,预计各国的贸易商和美国的制造业都会加速囤货。
业内预测,未来几周将有10万—15万吨精炼铜集中流入美国,突破历史单月进口纪录,加速库存短缺。
总之,这是一波由于关税战导致供应链紊乱而形成的投机行情。
在4月2日关税战落地之前,确定性还是比较强的。
第三个是芯片设备板块。
每逢毛衣战风起,自主可控方向都会利好频出,近期也不例外。
最近几天,芯片设备板块接连出了几个好消息:
1,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入股精测电子。
精测电子主要从事显示面板和半导体检测设备,最新工商变更显示,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二期已经成为其股东,新增注册资本7亿元。
精测电子去年的业绩就已经实现了反转,2024Q3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752.58%。
2,EDA和G刻机产业链分别迎来重要收购。
3月17日,国内EDA龙头华大九天发布公告,宣布收购芯和半导体公司。
华大九天是国内最大的EDA企业,国内市场份额占比超过50%。
而芯和半导体,则是EDA细分领域(射频电路设计)龙头,正处于IPO的前夜。
这笔并购显然是为了大鱼吃小鱼,进一步增强国产EDA龙头的实力,以对抗外资EDA企业。
一周之前的3月10日,芯源微发布公告称,北方华创拟取得芯源微控制权。
北方华创是A股芯片设备板块的老大,未涉足的业务仅剩下光刻机、涂胶显影设备等个别产品。
而芯源微,不仅是国内唯一具备前道涂胶显影设备量产能力的厂商,而且其技术可与G刻机联机作业,有效填补北方华创在G刻配套设备领域的空白。
一旦整合成功,北方华创就将成为国内唯一具备从前端制造到先进封装的全流程设备供应厂商,国内再无对手。
一周之内,华大九天和北方华创先后出手收购,说明国内芯片设备供应链正处于质变的关键阶段。
3,HW背景的新凯来官宣,将在3月底参加中国国际半导体展。
新凯来背景神秘,背后大股东是深圳国资委,高管团队几乎都来自HW和中芯国际,是国内近年崛起势头最猛的芯片设备龙头。
这次参展,将是新凯来首次公开亮相,参展产品包括EPI“峨眉山”产品、ETCH“武夷山”产品、CVD“长白山”产品、PVD“普陀山”产品、ALD“阿里山”产品。
这里面,EPI是外延生长设备,ETCH是等离子刻蚀设备,CVD是化学气相沉积设备,PVD是物理气相沉积设备,ALD是原子层沉积设备。
新凯来成立于2021年,至今不过4年时间,一亮相就包含了半导体供应链的几乎全套设备。
而且据市场传闻,新凯来也已经涉足G刻机业务,是国内最主要的几个G刻机研发团队之一。
过去几年,新凯来从未在市场上有过公开的宣传报道,这次忽然将旗下主要产品拿出来参展,绝不简单。
这说明,前期的研发攻关已经告一段落,即将进入“全国产化设备的芯片生产线大规模落地的前夜”。
目前业内有传闻,国内先进G刻机已经通过了验收,下半年进行小规模的产线调试,明年上半年开始大规模量产。
如果消息能够落地,无疑是近几年自主可控板块最重大的利好。
要验证消息也很简单,等下半年HW新机发布会召开,就将一切水落石出。
只要新一代芯片的制程能够提升至5nm,那必然是国产先进G刻机的功劳,没跑了。
近期半导体板块受制于全球市场的需求环境,有一定回落,但上游设备板块分支的股价表现要强得多,就是这股预期在支撑。
现在,无疑是提前埋伏的最佳时点。
一旦全国产化芯片生产线落地,对全球芯片产业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这几年,台积电、SK海力士等海外芯片制造龙头股价飙升了数十倍,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竞争对手,导致高端芯片制程的供给严重不足,进而形成利润泡沫。
但如果全国产化的先进芯片生产线落地,不再需要多重曝光技术,加上良率提升,业内预计5-7nm的芯片制造成本将从台积电的150%以上,下降至90%以下。
这种情况下——
国内高端芯片凭借性价比优势,很快就能复制一轮2020-2022年国产新能源车在高端市场上市占率大幅提升的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