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24年五月二十一日上午九点左右,出发到惠州,计划在惠州城区徒步两三天,而且环线徒步西湖。前几年虽然去过惠州市区两次,也逛过西湖,但那时没有电子地图,也没有两步路,并没有环线徒步西湖,对于西湖来说似乎是瞎子摸象,没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惠州西湖原名丰湖,北宋绍圣元年苏东坡被贬谪到惠州,他把丰湖称为西湖, 一来湖位于城西,二来也因惠州的这个湖泊的风景与他熟悉的杭州西湖一样美丽。从苏东坡以后,惠州西湖就叫开了。也从此,西湖这个名字成了一种中华文化现象,是最美湖泊的代名词,天下凡是位于城西的湖泊,渐渐都叫成了西湖。天下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并杭州。宋朝时,惠州西湖就有五湖六桥八景之说。惠州西湖如此有名,不去环湖留下一圈足迹,岂不可惜。
反正离惠州西湖不远,五十多公里,因此不走国道。此选择不仅仅是时间充足,主要是熟悉不走高速的路况。从东江大道转入江南大道,再转入省道S120,尽头连通惠州的快速路江南大道,十多公里就到惠州市区了。驻车惠州植物园地上停车场时,已快到中午十二点了。因此决先吃个中饭,再午睡一下,下午逛逛植物园,明天用时一天环线徒步西湖。
或许不是周末的原因,惠州植物园游人稀少。待走到最高处瞭望塔时,已是大汗淋漓。惠州植物园并不高,就是一片低矮丘陵而已。之所以一身大汗,是因为天气阴沉,潮湿,闷热。天气预报说,这两天阴雨为主,以为凉爽,所以特地来逛惠州的,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再看两步路,估计植物园走一圈也就三、四公里,用不了一下午时间。点开地图移到西湖,发现植物园离西湖并不远,虽然环线徒步西湖时间来不及,但先走一圈隔壁小湖菱湖,足够了。于是,沿着植物园环园步道下山,从植物园北二门出了植物园,来到丰山路上。
站在路边,点开两步路地图,发现前面左拐过红绿灯有条小路,经小路再左拐到眉山路,就可直达菱湖。不用导航,拿着手机看两步路,也是找到附近目的地的方法之一,还留下了轨迹,一举两得。这种看轨迹徒步比地图步行导航还方便,可以知道环线走回到起点。
西湖由五大分湖组成,分别是平湖、丰湖、菱湖、鳄湖、南湖,以平湖和丰湖为主景区。菱湖没什么景点,就是一条环湖绿道,所以外来的游人一般不会踏足。今天不是周末,就连本地走湖健身的人都不多。偶尔遇到几个走湖的,还是老人家和全职太太,还看到几个钓鱼的。这样也好,一个人徒步清清静静,此时似乎这菱湖环湖绿道是某人一个人的专属。
沿着菱湖一路走到尽头,一路之隔,有座小公园——横槎小隐公园。牌子上介绍说:横槎小隐所在地,是西湖三大水源之一,古横槎水发源地。因其在西湖深邃之处,故明代叶维阳赞曰:“千顷浮光从此发,扁舟引胜不知还。”相请不如偶遇,遇上了就进去逛逛吧。
如仅仅路过,一般路人不容易发现小小的小隐公园。走入景区,亭台楼榭,连廊拱桥,高低错落,公园虽小,但精致幽静,实为西湖一角的隐世桃源。公园内有湖有石,树木苍翠,还有荷雨亭、相语亭、回望亭供路人休息,更令人点赞的是,小小公园还有两处停车场。
十多分钟逛了一圈横槎小隐公园,走到菱湖二路步道上,继续环菱湖徒步。
菱湖岸线曲曲折折,走过惠州市第二人医院,发现菱湖二路上不少民宿、茶楼、酒楼、美容和健身会所,以及各类美食,基本是民居改造的。说明,西湖还是给当在带来不少经济效益。这或许是得益于惠州西湖的免门票政策。免去小小门票收入,却带来几倍几十倍的其它收益,希望还在以收门票为主的景区,改变观念,不要被门票经济绑住了手脚,因小失大。
从菱湖路走到下角南路上时,一边是平湖,一边是菱湖。再从下角南路右转到眉山路一直向前走,就可菱湖闭环。但是,两步路显示才走了七公里多,下午五点多一点,时间尚早,不如再走一圈鳄湖。鳄湖闭环后,再从下角南路左转到眉山路一直向前走,菱湖照样闭环。这样下来,明天正式徒步西湖,就不用重走菱湖和鳄湖,把时间用在观光千百年来的六桥上,岂不快哉。于是,沿着下角南路的步道继续向前走,直走到鳄湖路步道上,再从西湖小西门进入景区绿道上。景区绿道上有不少健身的市民,或徒步,或小跑。本想走湖边小路,以观光湖光山色。但走了没几分钟,发现一种极小的黑色的蚊子,特多,一咬到就奇痒难忍,风油清都止不住。罢罢罢,还是走宽宽的柏油绿道上,快速前进,尽快走回到植物园停车场。
经烟霞堤出小北门,就再次到了下角南路上,鳄湖成功闭环。
再经下角南路左转到眉山路和菱湖一路,一直走到眉山路另一路口,菱湖又成功闭环。
走到植物园停车场时,天已渐黑。原计划休息一下,就洗澡做饭,就着带来的猪肚喝点小酒,美美睡上一觉,明天正式环线徒步西湖主景区。但发现,植物园公共厕所竟然铁将军把门,真真岂有此理。又发现,虽然今天一天阴天,但房车上像蒸笼一样,晚上如何入睡?
来的时候,发现江南大道靠东江一侧有不少的停车位,那一带按理说有公路驿站,最少也有公共厕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因此,发动车子,向江南大道开去。江南大道靠东江一侧辅道上果然有停车位,而且连绵十多公里,还有不人钓鱼,也有人搭帐篷。但令人失望的是,一路上都没有发现公路驿站和公共厕所。快到博罗县城的时候,问一个散步老年人,他说这一路确实没有公共厕所,要到公路两边村子里去才有。东江宽阔,才是露营驻车的好地方,去村子里干嘛呢,再说也不见得路好走,有停车位。既如此,打道回府吧。是故,此次环线徒步西湖并打卡西湖五湖六桥的计划夭折。但是,驾车在宽敞的惠州江南大道上,东江上的风呼呼吹进车内,想起了苏东坡的一句诗:梦想平生消未尽,满林烟月到西湖。
正因为这句诗,此前的惠州丰湖,无论男女老少,都将丰湖改叫西湖了。
因为叫“西湖”了,人文和情结完全就不一样,前后一样的湖,改名的湖就有了灵魂。而且,惠州西湖与杭州西湖有太多的相似,都有苏堤、孤山、九曲桥等等,都跟苏东坡在杭州和惠州的经历有关。一个普通的湖,因为加持了“西湖”之名和苏东坡之大才,从此名满天下,与杭州西湖齐名,天下人向往之,游人如织,惠州人是不是得感谢苏东坡?
正所谓:北客几人谪南粤,东坡到处有西湖。
二
2024年11月16日,星期六,本年度第二次惠州西湖徒步。
因西湖景区颇大,为了不错过每一细微的厚重和秀丽,决定走最小的环线,经烟霞桥、准提寺到九曲桥,再经元妙古观、丰渚园回到小北门起点,完美闭环。地图目测四公里左右,西湖五湖的主湖平湖走了一半,也可观赏西湖三大名景点之二孤山和九曲桥,岂不快哉。
上午十一点多停车惠州市植物园北5门地上停车场,随即沿着丰山路走向西湖。路上经陈炯明博物馆,红绿灯左拐到下角南路,就到了西湖小北门,约一公里。陈炯明,粤系军阀鼻祖,曾与孙中山先生合作护法,后反对北伐叛变,国民革命军东征征的就是陈炯明部。对于这样一个经历复杂的的粤系军阀,观光其博物馆很有必要。但此次不在计划,也就放弃。
小北门系门楼式建筑,白墙灰瓦,古色古香,颇具徽派民居风格。再看门楼过道,明显有查票的设施。可人来人往,根本就没人查票,也不知惠州西湖风景区是哪一年免费的,在此对惠州西湖风景区相关管理机构大大的点赞。很多时候,不收费反而利大于弊。
对了,小北门上的四个白色大字乃是廖承志所题,书中佳品。
过了小北门,就是素有五湖、六桥、十八景而闻名的惠州六桥之一的烟霞桥。
烟霞桥隔开了惠州西湖五湖之中的平湖与鳄湖,与鳄鱼岛遥遥相对,是西湖景区颇具盛名的一处胜景。苏东坡谪居惠州时,曾在鳄湖开辟放生池,并修烟霞堤。当时堤上不曾筑桥,烟霞桥是后人在堤上加筑的,明代中期始见于记载,如今这座桥是1992年重建的。烟霞桥是西湖六桥中的第三桥,是六桥中的美女子,飘逸秀丽,气质不凡,当时曾与永福寺一起构成西湖古八景之一“野寺岚烟”,有“世上黄尘吹不到,烟霞桥外白云封”的意境。如今盛极一时的永福寺早已化作尘埃,唯有寺前的那棵菩提树依旧枝繁叶茂,似乎演化着著名古寺鼎盛的香火。而烟霞桥依旧孑然独立,远离闹市,景色清幽秀丽,飘然尘埃之外。
站在桥上,但见平湖和鳄湖一片湖光山色柳色生烟,群鸟飞翔,很是诗情画意。
其实,除了西湖主湖平湖、丰湖与苏东坡有关外,小小的鳄湖也与他有关。
苏东坡贬谪岭南寓居惠州期间,与当地小寺庙海会院的住持海会禅师交好。海会禅师博学多才,但他栖身的寺庙规模不但窄小而且房屋破败,香火不旺。苏东坡在生活十分拮据的前提下,毅然“助三十缗足,令起寝堂”,建起了寺庙大堂海会殿。但杯水车薪,远不足数。苏东坡于是“盯上”了他的表哥程正辅和弟弟苏辙。程正辅当时提刑广东,与苏东坡相距不远。苏东坡连去书信“化缘”,最终化到了一万五千钱,买下一片陂田,建成放生池,赚与海会院。这个放生池一千年后就成为惠州西湖五湖之中没什么名气的鳄湖。
试看如今天下,物欲横流,有谁能做出苏东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样的事情?也由此看出,苏东坡名满世界,包括价值观不同的西方,决不是偶然,且不仅仅是他的文学天才。
从烟霞桥向平湖方向走几十米,就到了准提寺。这几年观光了不少名寺,前不久还去了有名的南华寺、东华寺,因此小小的准提寺根本没什么兴趣。但是,“准提”二字比较特别,还是进寺逛了一圈。不过,出了寺,还是不知“准提”二字是何意思?为何用作寺名?
从准提寺到孤山约一里路,意外发现这里不但有东坡纪念馆和东坡园,还有跟苏东坡有关的六如亭和王朝云墓,因此驻足逛了好一会儿。此前,从不知苏东坡有个侍妾王朝云,这次逛了一圈惠州西湖孤山,也差不多有所了解。原来,苏东坡晚年在政治上屡遭打击,一路南贬,贫病交加之际妻逝妾离,唯有王朝云生死相随从谪惠州,整整陪了苏东坡二十三年。她歌女出身,不但琴棋书画无所不能,而且对苏东坡关爱有加。苏东坡被贬的日子里,是她的爱给了苏东坡力量,使苏东坡焕发精神,治理惠州不遗余力,惠州百姓至今记得苏东坡的功劳。可惜的是,王朝云随苏东坡一路贬谪,在惠州病逝,没有随苏东坡再次南下到海南。
离开孤山,依原计划走九曲桥返回。走了一半,九曲桥中间一段在维修,游人不能通行。因此,只能回头路返程。返程时,又一次经过孤山。一路走一路远望孤山和对面的泗洲塔,突然想起了杭州西湖。杭州西湖和惠州西湖同为苏东坡所建,名震天下,成了特殊的文化符号,何其相似。但是,也有不同。杭州西湖有一对丑恶的秦桧夫妇给人千古唾骂泄愤,而惠州西湖却有苏东坡与王朝云的不朽友谊让人千秋敬仰感怀。如今,苏东坡塑像挺立在惠州西湖孤山东坡纪念馆前,傲骨豪气,览尽湖光山色;近在咫尺的六如亭下王朝云卧瞻七级浮屠,彼此共魂同系西湖孤山,正如苏东坡所写的一句诗:梦想平生消未尽,满林烟月到西湖。
有人说,如果没有王朝云陪着苏东坡南谪二十余年并照顾有加,也许苏东坡就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和心境修建西湖,也就写不出贬谪期间精彩的诗词和文章,中华文化损失不少。
在此,感谢来自于浙江钱塘的优秀女性王朝云,后世千秋中华子孙都记得您。
三
2024年11月22日,星期五,本年度第三次惠州西湖徒步。
今年及多年前,曾多次逛惠湖。但说来惭愧,却没有完整环西湖徒步一圈。故这一天计划走西湖环线。今年第一次徒步西湖走了鳄湖和菱湖,是为了环西湖徒步先走次湖,这一次环西湖徒步就以主湖中平湖和丰湖为主。至于五湖中的南湖,不属于主景区,机缘凑巧再说。
上午十一点多还是停车惠州市植物园北5门地上停车场,随即沿着丰山路走向西湖,经小北门进了景区。因前几天观光了烟霞桥和准提寺以及孤山,所以一路没有停留,大步流星直走到孤山苏东坡纪念馆对面的西山泗洲塔。路过东坡园时,顺手拍了一张《造福》群雕。
但见整座雕塑有五个人物,头戴纶巾的苏东坡站在中间,正说着什么。右边是个挑着担稻米的农夫,他后边有一座水车;旁边是双手捧着犀带的孩童;左边是个头戴客家凉帽的农夫,他手拿秧苗坐在秧马上插秧。东坡右边则是一位体态丰满、头戴客家凉帽的妇女。雕塑中的人物神态自若,动静相宜,栩栩如生,似乎时空回到了一千前的北宋时期。
如果不了解苏东坡在惠州期间的经历,这座群雕对于游客来说就是雕像,懂雕塑的会仔细欣赏雕塑工艺。但其实,除了艺术品之外,这座群雕讲述了苏东坡在惠州期间体民恤苦,为民造福的五个故事。一是捐犀带、建堤桥,解决两城交通;二是绘制秧马图,引进和推广省时省力的插秧技术;三是指导建造水碓、水磨等水力研磨技术;四是开垦小圃五味药园,解决当地缺医少药问题;五是请准改税赋为“钱米两便”,纠正米贱伤农的问题。
从《造福》群雕向左走上孤山,就是泗洲塔。很难想象,高耸于天上从西湖各个落都远望可见的泗洲塔,最早是为唐朝泗洲大圣僧伽而筑,北宋时称之为大圣塔,明代嘉靖42年塔毁,万历初改建为亭,万历46年又重建为泗州塔,是惠州西湖最古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虽然泗州塔历经千年多个朝代,但令之名气迅速上升的还是苏东坡。
北宋绍圣元年苏东坡谪居惠州時,为当时名为大聖塔的泗州塔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㳕。正是这首诗,惠州西湖“雁塔斜晖”比拟杭州西湖“雷峰夕照”。
随后下西山,经东坡茶一茶楼走到步道上,然后沿着步道继续前行。一路经湖山楼、丰湖书院、风浴阁、留云亭、鸟岛等景点。过鸟岛后,发现湖面上长堤卧波,鲜花锦蔟,中间三孔月亮拱桥,令人眼前一亮,那大概就是惠州西湖最出名的苏堤了。
待走到文昌楼,却发现是陈公堤。之前并不知道陈公堤,因此仔细看了一遍介绍。
原来,宋嘉祐五年,陈偁任为惠州知州。当时惠州居民多以捕鱼为业,是一个穷乡僻壤之地。陈偁到惠州后,得知惠州境内有一个大湖泊干涸已久,但民众仍要交纳鱼税,负担重。于是,他主持开凿丰湖,恢复渔业生产。他还上奏朝廷免除惠州课税,减轻民众负担。
为解决当时惠州以渔业生产为主,种植业不发达,生产经营单一,陈偁还在当地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据《广东通志》记载:宋英宗治平三年惠州知府陈偁于城西筑北堤两百余丈,使之成为广袤十里丰湖(即西湖),湖之润溉田数百顷,苇藕蒲鱼之利岁数万。
惠州百姓十分感激陈偁,把这条堤称作“陈公堤”,并建立祠堂奉祀陈偁。
站在陈公堤上北望,湖面上还有一堤,那才是苏堤。离开陈公堤观察湖面的导游图,才知道苏堤把西湖一分为二,东北为平湖,西南为丰湖,而陈公堤把丰湖一分为二。
过了文昌楼,沿着湖边步道继续徒步。这一带比较单调,湖中没什么洲岛,岸上是一些单位宿舍,游人稀少。此时快中午一点了,肚子咕咕叫,如果路边有饮食店,管是什么,只要是热呼呼的,多好。可一路走下来,步道边除了单位宿舍和民居,一家饮食店都没有。幸好,早上出发时带了一个苹果、几块饼干,还有一小包酱牛健子,勉强对付一下中餐。
吃完中餐,过圆通桥、荔浦风清、陈公堤右岸码冰、惠州宾馆,前面就是苏堤。
没想到苏堤又宽又长,两旁一排相思树和垂柳,很显然这不是苏东坡当年所修的。估计,堤还是原堤,后世几百年不断加宽,才形成了如今规模。而从苏堤入口到对面西山和孤山,直连九曲桥,是惠州西湖精华所在。环湖近十公里走来,苏堤是游人最多的。向前望,西新桥横跨长波,泗洲塔玉塔卧澜。举起手机,桥塔正好同框,好一处湖风戏月山色含黛的美图。再漫步堤上放眼湖中,但见洲渚浮碧朱楼隐现,波光潋滟花艇弋游,西湖果然名不虚传。
事实上,苏东坡贬谪岭南之前,惠州并无西湖之名,亦无西湖之实。据记载,隋唐以前,惠州西湖一带一片沼泽,豺狼横行;唐宋之际,不少圩地被开垦为稻地陂田。但因过度开发,湖泊所在地生态破坏比较严重。苏东坡谪居惠州时,听说城西湖泊时有水患,老百姓深受其苦,即有意整修。然而,那时的他与侍妾王朝云多病缠身,实在拿不出钱财。雪上加霜的是,他被当局“恶意欠薪”。在吃饭都成问题的情况下,苏轼把自己的犀带给捐了,兑换钱财帮助当地在西湖、西枝江等紧要区域修筑了东新桥、西新桥、西湖堤等基础设施,极大地便捷了交通,缓解了水患。从此,惠州城西水患不止的洼地成了百姓游览的人文圣地——西湖。
苏东坡辞世到清宣统皇帝退位的八百多年间,每逢重要官员到任惠州,首要之事就是拜谒白鹤峰东坡祠。清朝归善知县蔡梦麟在《重修东坡祠记》中说苏轼“寓惠三年,善政善教,百代观法焉”。可见,苏东坡已经成为后世官员的一面镜子,提醒他们日省自问,一心为民。
客观上说,苏东坡贬谪惠州,对他本人乃至北宋政坛而言,是一个大不幸。但对惠州乃至整个岭南而言,苏轼客居惠州与两百年前韩愈贬谪潮州类似,直接引发当地文明和文化的飞跃式发展,并且带来中原成熟的种植技术。从这一点来说,又不仅仅是一件难得之幸事。
正是: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四
2024年十二月十二号,再次惠州西湖徒步。
这次夜徒西湖。傍晚不到六点,就到了惠州桥东东江沙公园。天还没大黑,先逛附近的东坡祠再说。景区免费观光,位于小小山头白鹤峰上。一路逛下来,三步一亭,五步一楼,全是仿宋古建筑,如德有邻堂、娱江亭、朱池、墨沼、翟夫子舍、林婆酒家等等,还有不少雕塑碑刻和古井,每一处都有介绍。没想到的是,此处竟然是国内可以明确考证的苏东坡亲自筹建的故居所在地,以作终老之所。后苏东坡再贬海南,又过若干年,白鹤峰苏东坡故居成为东坡祠。自宋元符三年立祠至清宣统二年共810年间,当地对白鹤峰东坡祠的重建修葺、扩增配套不少于34次。古时惠州府和归善县的重要官员到任后必须拜谒东坡祠。可见,苏东坡在世人的心中敬仰之高。但不得不说,苏东坡带给惠州的影响,无与伦比。抗战时期,东坡祠被炮火摧毁。此后,东坡祠遗址先后成为约瑟医院、白云医院和惠州卫生学校所在地。
苏东坡大半辈子在长江两岸和江淮之间生活,肯定不习惯岭南的气候和饮食,但为什么要在惠州建房“以作终老之所”?我们在此梳理一下他在惠州一些点滴,也许能看出端倪。
公元1083年,宋元丰六年,苏轼的挚友、因受“乌台诗案”牵连而贬谪岭南的王巩,终得北归,与苏轼相会,命侍妾柔奴为苏轼唱歌劝酒。苏轼问及岭南之艰苦,柔奴答:“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大为感动,作词《定风波》以赞。其中一句“此心安处是吾乡”,既一语成谶,又是对朋友的侍妾大加赞赏,也许对他自己还有共鸣,毕竟同在不断贬谪。
十一年后,苏东坡也贬谪到惠州。他携幼子苏过、侍妾王朝云赴惠州,越大庾岭,舟行至清远县,遇见一名顾姓秀才。秀才向他介绍惠州风物之美。很显然,贬到惠州,苏东坡一开始是不安的,毕竟惠州当时还是令闻者生畏的“瘴疠之乡”。与顾秀才一番相谈,苏东坡喜而赋诗,说“此邦宜住玉堂仙”。他开始向往惠州的桂花和荔枝,也迫不及待地“便向罗浮觅稚川”。 稚川是在罗浮山修和道葛洪,既然葛洪能在惠州隐居多年,我苏东坡怕啥呢?
苏轼对葛洪和罗浮山仰慕已久,发出了“东坡之师抱朴老”之慨,自然山水的喜好,催促他一探罗浮山究意。因此,还没到惠州城,苏东坡就有了两天一夜罗浮山之游。虽然时间仓促,但他作了多篇诗文,盛赞罗浮山“山不甚高,而夜见日,此可异也”。
苏东坡是在当年的寒冬岭南之行的。与中原不同的是,在寒冷的冬天居然有阳春三月之感,可见初到岭南的他对惠州的第一印象颇为不错。后来,便有了“岭南万户皆春色,会有幽人客寓公”、“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等诗句。在苏东坡看来,惠州虽地处岭南,却风景独好,生机一片。那些诗词文章,就是对惠州和岭南最好的宣传和广告。
寓惠期间的苏东坡,不但游山赋诗饮酒以自娱,而且兴学、济人、利物,随所寓而行之,这可以说是惠州人民千百年永久记得他的最大原因。比如东新桥和西新桥以及苏堤,虽不是当年苏东坡主持修桥兴水利的原模样,但地址大致不变。其实,当时的一个贬官并不能给家人带来好的生活,而苏东坡却想尽一切办法帮惠州人民解决水患,一般人哪做得到!
离开东坡祠,沿着东江堤岸向前散步,前面就是惠州网红打卡点水东街和合江楼。合江楼前几年逛过,因今晚的计划是夜徒西湖,所以顺便逛逛水东街。远远望见灯火辉煌的合江楼,突然想到,苏东坡在惠州期间并不长,也就两年零八个月而已。其间,他就住在合江楼和嘉祐寺。苏东坡大半生宦海沉浮、颠沛流离,不断迁徙、备受折腾,到惠后年过六十的他便有了建终老之所的念头。由于人在惠州,再加上惠州的风景如同杭州,于是选择了白鹤峰。
可惜的是,迁新居两个月之后,苏东坡再贬谪到海南,达四年之久。
在此期间,苏东坡的家人一直住在惠州新居中,等着他北返。
过东新桥、中山东路、中山西路,前面就是苏堤了。这条路线正是苏东坡当年出惠州城到郊外的西湖和孤山踏青赋诗的路线。站在苏堤西新桥上,对面山上就是有名的泗洲塔。
苏堤上凉风阵阵,游人匆匆,又想起了苏东坡的那句话:此心安处是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