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草原和成陵玩了一天,晚上江天明江勇军在市区一家富有蒙古族特色的小酒店吃饭。
江天明说:“我知道你是个大忙人,明天我自己逛逛,你就不要陪了。”
江勇军说:“好吧,有事给我电话,我明天去公司处理一些事情,过二天再陪你。”
吃完饭,江勇军把江天明送到天骄酒店就走了。回到酒店,江天明洗了一个舒服的热水澡,看了一下电视就睡着了,而且睡了一个自然醒,第二天九点左右才起床。
起床后下了酒店,江天明在酒店附近找了一个小吃摊点,吃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杂碎”。 一碗鲜美香辣的“羊杂碎”吃完后,他额头已微微出汗了,心想,这东西太好吃了,在东莞开一家这样的早餐连锁店,肯定红火,可惜东莞没有羊,哎,想到这,他情不自禁地笑了。
吃完早餐,江天明在街上乱逛,凡是碰到房产中介店、创业投资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担保公司或者房地产销售点,他都会进去转转,和销售人员仔细攀谈,倾听各类人员的说话,因为他的目的就是想了解鄂尔多斯市的房产情况资金运作情况。
转了一圈之后,江天明完全被鄂尔多斯市高歌的经济和民众手上的巨额资金和民众火热的投资热情所震住了。他发现一户鄂市家庭大概都有三、五套房产,如果以只有北京人口十分之一而一年的房产销售量是北京的三分之二去计算,几年后鄂市户均将达到十套房产。在几家房产中介他还发现鄂市房产租金特别贵,这在外来人口不多的情况下很令他感到纳闷。通过和当地人聊天,他终于明白了,究其原因是当地人基本不卖房只买房,因为当地人相信几年前一、二千一平方的房子现在能有五、六千一平方,将来也就能有一、二万一平方,他们在坐等房产价格上升到月球上去火星上去。看了几家房产开发公司,他更是被当地人的富有和豪买所震憾。在鄂市的房产开发公司一般都是当地人开办的,而且大多是几百户的小型项目,项目还没开发出来,就被一些当地人一人十套买光了。他尝试去买一套房子,不是卖光了就是买一套不卖。在一些创业投资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担保公司,他发现不是这些公司去找放款人吸收资金,而是放款人主动把钱送到这些公司,或者求这些公司收他们的放款钱。
江天明面对鄂市的富有惊奇不已,他是一个文学爱好者,有一张业余记者的采访证,在一家小额贷款公司他采访了一个放款人。
江天明问:“钱为什么不放在银行或其他的地方呢?”
那人说:“银行利息不高,才一分多,而现在我们这里民间放款利息月息都三四分了,做什么生意能够稳稳有百分之二三十的利润?”
江天明明白了与热衷实业的东莞人相比,习惯了暴富的鄂尔多斯人对现代工业兴趣不大,而在银行缩水、买证券套牢、做期货不懂的事实让他们更喜欢炒房、高利贷这样的“来钱快”的生意,不然手上的钱不能放在家里生崽吧。
可是鄂尔多斯人怎么这么有钱呢?至于当地有全国储量最大的矿产,那也只是少数矿老板有钱啊!不可能家家都是富人吧?带着这个问题,在小滩上随便吃了一份快餐后,下午,江天明去了鄂市的图书馆,他要在当地的报刊杂志上找出答案。
在图书馆看了一下午的报刊杂志,通过一些零碎的新闻和报道,江天明终于明白了这座蒙古语意为“宫帐守卫”的内蒙古第三大城市鄂尔多斯市,老百姓之所以如此富有,原来都是当地政府惠及的。富有后的鄂尔多斯市是一个真正“橄榄形”社会。当地政府一直注意避免煤炭只是让矿主富裕、却让市民公众贫困的“发展的陷阱”,致力于努力让资源财富普惠全民。其中的核心做法包括:大幅度提高拆迁补偿款标准、超前超常规建设保障性住房、教育费用大幅度减免等。鄂尔多斯无论是城市拆迁还是农牧民转移,其补偿标准都按照国家最高标准执行,而在实际操作中甚至对于虚报人数、面积也是“睁眼闭眼”。比如某村只有100多人,全村土地超过6平方公里,征收部分土地后,该村共获款项4000余万元。如果按每户拥有耕地的人头分钱,一家5口人参与分钱,得到的补偿款达到200余万元。由此,很多市民农牧民一夜之间就成为百万或者千万富翁。同时,当地很多没有“暴发”的市民,特别是一些城市基础工作人员也没有被边缘化。大规模的廉租房建设,使得很多低收入者可以住进廉租住房中,最低的房租每平方米每月只有1元。不仅如此,当地大规模建设的经济适用房、限价房,也全面向市民开放,无论是否拥有宝马、奥迪,也都可以申请。这些普惠全民的财富分配政策,足以傲视财富更加丰富的国内一线城市。
江天明还发现,“暴发”后的鄂尔多斯人不但没有把钱投向实业,也很少投向外地,基本上通过熟人和信誉投向本地,资金在本地循环,这一点不像在全国炒作投机的温州人,这也许是鄂尔多斯人刚刚洗脚上田对外地有戒备的心理吧,也有可能是当地有充足的投资机会,根本就不愁资金的出路。同时江天明还发现,外地的资金也很少投向鄂尔多斯,他分析了好一会儿,认为是鄂尔多斯地处北部边远之地,虽然暴富但没有被国人所认知的原因,像他这样一个也算是知识分子而且一直关注经济信息的人,此前都不知道鄂市的具体情况,何况那些南方的一心经商办厂的小老板们,就更不知道了。
晚上回到酒店,江天明为自己的发现惊喜不已。
该了解的已经了解了,他一身轻松,第二天一个人去逛了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南部库布其沙漠东端的著名景点银肯响沙湾和在滚滚黄河即将调头南转之段位于准格尔旗最北端十二连城乡的一座古城旧迹十二连城,既体验了全国首屈一指的“响沙之王”,又回味了杨家将佘太君率十二寡妇征西的故事,过了轻松愉快又马不停蹄劳累的一天。
江天明游玩了响沙湾和十二连城的第二天,江勇军陪着鄂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老板赵福银,邀请他去参观鄂富公司开发的位于鄂市康巴什新区的楼盘。江天明一见到五十好几的鄂富公司老板国税局副局长赵福银,就被他清秀的面孔和儒雅的风度所折服。看来江勇军说赵福银是南京人,是七十年代上山下乡到鄂尔多斯的知青,果然不假。虽然赵福银在北方生活了大半辈子,但他身上的江南山水人文风流之气质如影随形,同样是南方长江之滨长大的又读了大学的江天明一看到赵福银就明显感觉到这种气质了,还没说话心里距离就拉近了许多,说起话来就轻松很多。
到了距鄂市25公里的伊金霍洛旗阿镇附近的康巴什新区的成吉思汗广场,赵福银指着广场中央的二骑直立的奔马雕塑说:“这组雕塑叫《天驹行空》,和附近的《一代天骄》等五组雕塑构成群雕,全部青铜浇筑而成,为康巴什新区富有代表性的建筑之一,这组群雕是由中国著名雕塑大师何鄂亲自设计的。”
江天明看着广场上的湛蓝的天空下青铜群雕气势磅礴,雄伟而壮阔,禁不住赞叹:“太了不起了,这片新区比东莞的中心广场周围的新区还要气派,还要壮观,今天真是长见识了,而且改变了我对北方的印象了。”
赵福银呵呵笑了,指着广场周围的博物馆、图书馆、民族剧院、文化艺术中心、会展中心、新闻中心、体育馆说:“康巴什新区是按照‘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一设计理念,成吉思汗广场就是中心的太阳,而四周的标志性文化建筑则宛若光芒四射,这些城市标志性建筑在注重突出特色性、唯一性与原创性的同时,也体现了鄂尔多斯地域文化和民俗特点,融入了多种体现蒙元文化的符号和元素,表现出了隽永的地方文化特质——文化赋予了康巴什魂魄与风韵。”
江天明扫了一眼四周,说:“没见到真不相信啊!鄂尔多斯太有钱了!”
赵福银自嘲地说:“这里是有钱,但资源总有枯竭的时候,这个新区完全是暴发户的形象,好像别人不知道你有钱似的,是个政府形象工程,当然也可以拉高GDP,有钱这样花太可惜了,我是不赞成这样搞的,可有什么办法,唉!从宽阔笔直大街到造型精巧的城市湖泊,从主题广场到特色建筑,处处造型别致而又不失磅礴气势,流淌着诗韵和光鲜,整个城市建设确实充分体现了浓郁的地域特色、民族风貌、草原文化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但这些钱花得不值啊!如果利用这些钱和当地的资源进行工业化投资,那才是长久之计啊!”
江天明说:“鄂尔多斯是中国煤炭产量最大的城市,天然气占全国六分之一,全市人均GDP超过香港,位居全国第一,中国增速最快的是内蒙,内蒙增速最快的是鄂尔多斯,鄂尔多斯太有钱了,建一个新区也不算什么。”
赵福银说:“这点钱,鄂多斯当然花得起,我只是认为钱没花在刀刃人。康巴什新区这座荒原上崛起的新城,市府驻地的迁址是为解决‘小城镇,大工业’城乡发展一强一弱的矛盾,以及东胜区交通拥挤、水资源紧张的问题。现在政府正以构筑康巴什、东胜城区、伊旗阿镇‘一市三区’百万人口的城市核心区为目标,和总面积355平方公里的远程设想,不久的将来,在河套地区就会堀起一座不亚于深圳的现代化大都市。所以鄂尔多斯是近期发财的地方,几十年后谁也不知道会怎么样,但近几年绝对遍地是黄金啊!”
江天明问:“鄂尔多斯三区规划将有100万人口居住,而鄂尔多斯全地区也不过150万人口,这不是有冲突了吗?”
赵福银哈哈笑了,说:“你们深圳东莞不是一个外来人口为主的城市吗?现在鄂市正在禁止私人乱挖乱掘煤矿,政府将把煤炭企业整合成300家大型煤炭企业,资源整合后,一定会有大量的企业来鄂市投资,毕竟鄂市资源丰富,就地有资源会减少成本,这是不容置疑的。所以,不久的将来,鄂市也将会成会一座大型工业城市,人口就源源地流进来了。”
……
参观了康巴什新区各景点后,江勇军驾车,赵福银带着江天明来到康巴什新区鄂富公司开发的项目工地。江天明大致了解了鄂富公司开发的项目“天骄小区”,总建筑面积约十五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十二万平方米左右,商业用房面积三万平方米左右,分三期开发,其中前二期是住宅项目,第一期将于2009年10月开盘,基本上预售完,现正在准备开发第二期住宅项目。
参观完康巴什新区和鄂富公司开发的项目后,在回鄂市的车上,江天明心想:这是个虽仍粗粝但已胸怀大志、腰缠万贯之地,外乡人不应随意嘲弄鄂尔多斯试图闯进伟大城市的梦想,虽然转型或许会是艰难的,但在北中国这个新兴的财富空前汇聚之城,一切的野心与尝试,都不会缺乏实现的机会和可能,同时这种机会和可能也给了个人以掏金的机会。
晚上,赵福银带着江勇军江天明在鄂市郊区一座蒙古包夜总会唱歌,每人叫了一个俄罗斯小姐。俄罗斯小姐跳着艳体舞,还能唱中文歌和蒙古歌,江天明玩得非常开心和陶醉。当晚,他更是体验了俄罗斯小姐的风情和风骚,极尽风流了一晚。
带着俄罗斯小姐的风骚和对鄂市的良好印象,江天明回到了东莞,几经与赵福银沟通洽谈,终于和赵福银签了一份二千万元的三年借贷合同,月息二分伍。这份合同虽然不是江天明初想的“砍头息”,但也是签合同时首付一年头息,一年后每月付利息,以及合同结束后付本金,他也比较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