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天下|2025年大年初一阳明古道登庐山

鲁鲁阅览旅游 2025-02-12 22:44:38

十年前大年初一从东林寺后野路登庐山,那时没有户外软件,完全是听人说东林寺后小路上庐山,误闯误撞,至于是不是慧元路,很难定论。去年大年初一又上庐山,走的是九九盘路,而且有了两步路轨迹,发现庐山周围几十条登山路,只要你有兴趣攀爬,随时都可以,再也不像以前一样多方打听登山口和路线,也不需要找当地户外组织跟行,实在是太方便了。

因此,2025年大年初一再次决定爬庐山,还走去年的九九盘路,也叫阳明古道。去年由于庐山大冰雪,下山走的是好汉坡。今年虽说春节前庐山下雪了,但没下多久,而且气温随之升高,估计庐山山顶的雪早化完。因此,计划从阳明古道爬上庐山山顶,在牯岭镇附近转一小圈,再从阳明古道返回。果如此,下山后就不必打的,直接开车返回。

大年初一早上七点出发,走高速到柴桑区于沙河枢纽转到庐山东路,再转入105国道不久又转村道经一小村子,上了一小段上坡公路,几公里后就到了石门涧景区正门前的第一停车场。此停车场目前免费,离阳明古道登山口几十米,是从阳明古道登庐最好的停车所在地。

下车后,向前走几十米,左手有一座桔黄色的小房子,那是森林消防用房。小房边上的台阶路就是阳明古道登山口。公路对面站着一个戴着红袖章的中年汉子,会提醒登山前扫码。他是森林消防员,守着阳明古道登山口,工作就是维护森林火灾。当你问他厕所在哪时,他会先笑一笑,然后说,天上下雨地下流,来于自然,归于自然,山路两边就是。在阳明古道走了很长一段路,你会发现,山路两边根本没有公共厕所,消防员是说露天就地方便,估计他自己也是露天就地方便。此处离石门涧景区正门一公里多,不可能去那里三急,无论对森林消防工作员来说还是对爬山健身的驴友来,都需要解决不时之需,为何不建公共厕所呢?

山路约两米宽,以石阶和土石路为主。石阶的的石头大小不一,高低不平,零乱光滑,如同山村的村道。但又有谁能想到,看似普通的山路竟然是皇家官修古道。元末乱世,群雄并起,最后发展为朱元璋与陈友谅两支农民起义队伍争夺天下,他们之间最关键一战就是鄱阳湖大战。公元1363年4月,鄱阳湖水战在鄱阳湖水域展开,经过浴血奋战,陈友谅中流箭身亡,朱元璋最后获得胜利,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在这场争夺战中,相传有一周颠仙帮助朱元璋战胜陈友谅。后来,朱元璋患热症命危,隐居匡庐深山岩壑中的周颠和天眼尊者,派遣天池寺赤脚僧送药到南京,朱元璋服后当夜病愈。据说,周颠是从庐山仙人洞右侧的锦绣峰上升天的,朱元璋为感激周颠而在此建御碑亭。御碑立于1393年(明洪武二十六年)9月,高达3.6米,宽1.5,厚0.25米,石质坚白细润。碑的正面刻《周颠仙人传》,碑的背面刻《祭四仙》文及《赠四仙》诗,碑文为明初著名书法家詹希原所书。

当时的庐只有采药人走的野路,根本无法运送御碑到庐山山顶。为运送御碑上山,朱洪武下旨新建了一条叫做九十九道盘的登山御道。可以想象,为了修御道,很可能整个庐山山麓的壮年男丁都被发动起来,石工号子声响彻山谷,一块从南京运抵重达数吨的御碑被他们轮流驮运。最后,这块代表皇家最高威仪的纪念碑立在庐山之巅。整个工程从修路开始,到御碑被运上锦绣峰,历时近两年。《明史》上对此有寥寥几笔描述:“太祖遣官祭庐山周癫仙立御制碑”。至于修御道参与民众多少,他们的命运如何,时至今日没发现任何官方记载。

一边想着阳明古道的前世今生,一边快步向前。起初五百米左右山路坡度并不大,就是老人和小朋友,也毫不费力。走到一座古老石板桥时,桥边监控不停叫着,提醒路过的人不得野外用火和野外其它事项。过了石板桥,山路突变,开始盘旋向上,很少户外的朋友一定颇为难登。不过,只要你坚持,再坚持,一定能从阳明古道登上庐山,不到长城非好汉嘛。事实上,阳明古道是环庐山几十条登山路中最快最近的一条,大概三公里左右,而且路况好。与去年大年初一相比,今年大年初一同走阳明古道轻便多了。2004年春节到过庐山的朋友百分百记忆犹新,那铺天盖地的冰雪一路上不知要跨越多少倒下的大树,头上不停掉下冰条,脚下滑冰场,路不成形,天地一切白雪皑皑,除了艰难前进,不想任何事,可谓步步惊心。

走着走着发现,古道的两边石刻颇多,这是去年大年初一所没发现的,可见阳明古道几百年来是登庐山的主要大道,曾经人声鼎沸。但是,由于不是庐山主景区,古道上的石刻并未涂色,非石刻书法和历史爱好者,也就不会认读。直到古道山路一拐弯处,一褐色巨石赫然立于路边,上面三个大字“甘露泉”,虽没涂色但清清楚楚。而巨石后面一股清泉叮叮咚咚,欢快从石后流下。2004年下半年赣北几个月没下雨,有些山上村子没水吃需消防车送水,没想到的是,在这阳明古道快到山顶的地方,居然清泉不干,真是天赐“甘露”也。古人登山不可能像现在人一样带上足够的各种饮品,天赐甘露泉一定为路人解决了口渴之需。

再向上,一座古色古香的山门,上面三个没有涂色的大字:庐山高。

经了解,山门上三个字是王阳明所题,源于宋欧阳修的长诗“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归南康”。而山门下一块大石头上,刻有完整的欧阳修长诗,由于没涂色,不知是否王阳明所书。

过了山门,竟然有冰雪,虽不如去年铺天盖地,但也令人眼前一亮。

不久,过收费亭进入山顶。先经大炮台和御碑亭到仙人洞,再经仙人洞到花径。然后,又从花径到如琴湖。由于出发时就计划在山顶走个小环线,于是从如琴湖导航到美庐别墅。美庐别墅游人太多,匆匆过一路,随即走向牯岭镇。到了牯岭镇,从一条颇具山城特色的古巷走到街心公园,于路边一家老面馆吃了一份南昌泮粉,十元。在街心公园观赏一会对面庐山特色的红屋顶别墅群,随即导航到仙人洞,决定从仙人洞原路返回到阳明古道山口下山。由于阳明古道没有灯,山顶一程还有冰雪,天黑之前一定要越过冰雪路,下山才不至于滑倒。

返程走阳明古道一半时,天大黑,又一次想到修阳明古道的洪武大帝朱元璋。

朱元璋之所以如此推崇庐山,把庐山称为庐岳,超过了前代的泰山,大概是鄱阳湖水战一战大败陈友凉,基本扫清了一统天下的障碍。但是,熟晓明史及朱元璋的人不难知道,朱元璋特别痛恨装神弄鬼。所以,大多史学家都认为,周癫其人并不存在。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周癫历史上并没有其人,为什么朱元璋还要去虚构一个不存在的仙人出来呢?而且大张旗鼓写文作诗,大费周章在庐山之巅立碑,有必要吗?细想之下,道理其实很简单。与历史上大多数武力夺取政权的开国皇帝一样,朱元璋也需要对外宣扬君权神授,宣扬称帝之合理、合法。总而言之本质原因还是消灭了陈汉,才能决定最后夺取天下。鄱阳湖大战大胜,是朱元璋最关键的一战,决定了谁能在群雄中脱颖而出。而庐山就在鄱阳湖畔,朱元璋在鄱阳湖水战那艰难的日子里,一定对庐山印象深刻。所以,大明王朝建立二十五年后,朱元璋还是觉得庐山是大明的圣山,大明能统一天下,是庐山相助。所以,朱元璋既为后世敬畏,也为感激庐山,虚构了一个周癫仙人,并不惜财力物力在庐山之颠树立一座大明的丰碑。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