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素酶检测实验介绍
一、技术概述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是一种基于生物发光的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将目标基因启动子或调控序列与荧光素酶基因连接,利用荧光素酶催化底物(荧光素)发光,实时或定量检测基因表达活性,广泛应用于转录调控、信号通路分析及药物筛选等领域。
二、实验目的
本实验通过构建含目标调控序列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转染至细胞后,检测荧光素酶活性,从而评估特定转录因子对目标基因的调控作用,或筛选影响基因表达的化合物。
三、实验流程
(一)转染及荧光素酶活性检测
(1)转染体系(每孔)
试剂用量Hieff TransTM试剂0.45 ul报告基因载体0.15盎司Vecfoxo30.25ul无血清DMEM20ul
(2)转染程序
① 转染前一天,将细胞用胰酶消化铺96孔板,控制第二天细胞汇合度约为70~80%
② 将Hieff TransTM、报告基因载体、VecFOXO3、无血清培养基平衡至+15~25℃;
③ 对于每孔用10ul无血清培养基稀释0.15ug报告基因载体,用10ul无血清培养基稀释0.45ul Hieff TransTM试剂,并在室温孵育5min;
④ 轻轻涡旋载体溶液,并逐滴添加稀释的Hieff TransTM试剂,充分混匀后,室温静置 10~25 min以形成 DNA-Hieff TransTM复合物;
⑤ 对于每孔用3ul无血清培养基稀释0.3ul Hieff TransTM试剂,并在室温孵育5min;
⑥ 轻轻涡旋溶液,并添加0.25ul VecFOXO3,充分混匀后,室温静置 10~25 min以形成 RNA-Hieff TransTM复合物;
⑦ 96孔细胞培养板每孔换成80ul无血清培养基;并将复合物逐滴加入孔中,边加边摇晃;
⑧ 37℃,5% CO2培养箱培养24-48h,直至进行转基因表达分析,无需去掉复合物或更换培养基。但对于脆弱的细胞,可能有必要在6h后更换成完全培养基,不会降低转染活性
(3)荧光素酶检测
① 将荧光检测仪打开,设定参数测定时间为10s,测定间隔为2s;
② 裂解细胞:对于贴壁细胞,96孔板培养板吸尽细胞培养液,加入100ul细胞裂解液,轻轻旋转培养板使裂解液完全覆盖细胞,冰上孵育5 min,充分裂解细胞;
③ 配制萤火虫荧光素酶反应工作液和海肾荧光素酶反应液,即萤火虫荧光素酶底物(50 X)和海肾荧光素酶底物(50 X)分别用对应的缓冲液稀释至1 X 工作液。并孵育至室温;
④ 取20 μL细胞裂解液,加至黑色酶标板中。⑤ 加入100 μL 萤火虫荧光素酶反应液,震板混匀,检测萤火虫荧光素酶的活力,
⑥ 加入100 μL 海肾荧光素酶反应液,震板混匀,静置10min后检测海肾荧光素酶的活力;
(二)数据统计分析及处理
检测值比值ratio=萤火虫荧光素酶检测值 / 海肾荧光素酶检测值;
四、技术优势
✅ 高灵敏度:生物发光信号无背景干扰,检测下限低至单细胞水平
✅ 高通量:适用于96/384孔板,可快速筛选大量样本或化合物
✅ 动态范围广:发光信号与酶活性呈线性关系,覆盖宽浓度范围
✅ 灵活性高:可结合多种实验设计(如双荧光素酶系统、药物处理等)
四、适用范围
1️⃣ 转录因子活性检测(如NF-κB、STAT3等信号通路研究)
2️⃣ 启动子或增强子功能分析
3️⃣ 药物或小分子化合物对基因表达的调控研究
4️⃣ 基因编辑(CRISPR/Cas9)后调控效应评估
六、代表性实验结果
七、客户提供
1细胞类型(贴壁或悬浮细胞),建议提供细胞培养条件2实验设计需求(如药物浓度梯度、处理时间、对照设置等)3目标序列信息(提供待研究调控元件的DNA序列或GenBank编号)
(注: 若需质粒构建服务,请提前联系并提供序列信息;细胞样品需无菌处理,建议使用干冰寄送。)
如您希望进一步了解该实验的技术细节、数据展示或定制化服务,欢迎联系我们的科研服务团队!
---------------------------------------------------------------------------------------------------------------------------
广州如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始终以探索科学、服务客户为己任;致力于为高校、科研院所、医院、制药企业提供全面、便捷、专业的技术服务和产品。技术方面我们专注于生物医学领域:公司拥有完善的技术服务平台,覆盖分子生物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蛋白组学,表观遗传等多个科研平台。在产品方面,自主研究多种类型科研试剂盒20多项,如:COIP、CHIP、RIP等科研检测试剂盒,较之同类型的进口试剂盒,极大的降低了科研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