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荡调整的一天。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成交量连续两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
内资主力却在疯狂出逃,净流出821亿。
个股方面,涨跌互现,中位数涨幅0.11%。

随着上午大盘冲高,道人去年10月21日建仓的中概互联网ETF网格策略,收益率突破30%的止盈目标,触发止盈。
第二批ETF网格策略,再收一网30CM大肉!

一则备忘录,把市场吓傻了!
今天医药大跌,
中证医疗、生物医药、港股创新药,全部大跌2%以上。

今天的大跌主要是因为老美搞事情。
上周五盘后,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美国优先投资政策》备忘录。

简单总结一下,
限制中国资本进入美国市场,减少美国资本流向中国。
其中最核心一点,就是限制对我们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高科技产业的投资。
消息一出,大量资金落荒而逃。
看到那些跑路的资金,道人只能说:
一帮软骨头!
其实老美搞出这么一个玩意儿,道人丝毫不感到意外。
还记得道人上周三说的吗?
他们越是制裁,越是说明我们这些产业有竞争力,开始让他们感受到威胁了。

对我们而言,越是这种关键时刻,越要大力支持。
来看最近一年多支持创新药的重磅政策,
24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点名提到“创新药”,还将创新药纳入具有生产力跃迁意义的“新质生产力”范畴。
7月,国家药监局发布《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工作方案》,宣布将创新药临床试验的审评审批时限从60个工作日缩短至30个工作日。
25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大对药品医疗器械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质效。

还有今年年内发布的第一版丙类医保目录,将纳入创新药,并可由商业保险报销。
如此一来,商保可为创新药提供巨大增量市场,无限拔高创新药的规模天花板。

上一个老美这样搞事情的,还是半导体。
大家不妨回忆一下,后来半导体板块的走势是怎样的?
其实特朗普这波搞事情,着实给了还没建仓医药的朋友一个好机会。
23年末,老美首次提出《生物法案》,
得益于《生物法案》助攻,医药板块最后一跌,跌出极致击球区。
我们才能在医药史诗级低估的位置,分批买入,完成重仓。

当前医药虽然从最低点上涨了不少,但拉长时间看仍处于极低估区间。
对还没完成建仓的朋友来说,这个位置,越跌越是机会!
02又有一个板块临近击球区了!
上周有朋友问道人,
除了医药,当下还有什么板块值得关注?
还真有一个,就是消费。
还记得道人之前讲过的,
一个板块反转走牛需要哪几个核心要素吗?
(1)跌到极低估区间
(2)行业周期逐步反转,未来市场空间足够大
(3)政策大力支持
目前来看,消费是为数不多满足以上三个条件的核心赛道。
自从21年“价值牛”见顶后,消费板块遭遇历史最大回撤。
主要消费指数最大回撤均在50%以上,全部腰斩!
虽说9.24之后反弹了一些,但主要消费指数的跌幅仍在50%左右。
整个消费板块依旧在深坑当中。

一众消费主动基金更是惨不忍睹。
过去被捧上神坛的明星基金,21年初至今跌幅绝大部分都在40%以上,期间的最大回撤更是超过50%甚至60%,基民百亿血汗钱就此蒸发。

极致的毁灭式暴跌,带来的是极致低估的投资机会!
800消费(中证医疗)的市盈率最低跌到19倍,来到历史最低!

市净率最低仅有3.89倍,仅次于16年熊市大底。

即便9.24后,消费跟着大盘反弹了一波,估值依旧是历史级别的低估。
还是以800消费(中证消费)为例,
市盈率依旧只有20.44倍,比过去10年98.5%的时间更加低估,

市净率只有4.59倍,比过去10年70%的时间更低,

股息率更是来到3.53%的历史高位,超过过去10年99%的时间,完爆银行存款和国债利率。

看政策面,刺激消费的政策越来越多。
去年12月9日,ZZJ会议完整通稿中,将消费放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后的第一个位置。
“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收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回顾过去10年,提振消费的重视程度,史无前例。

25年开年,新一轮国补火速上线。
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扩容,手机、平板、智能手表购新补贴继续。

财政部预下达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810亿。

除了传统经济,GJ还大力倡导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各种新型消费形态,致力于创造新的消费需求。

后面随着楼市逐步止跌,刺激消费政策持续发力,消费有望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
放眼全球,消费也是最长牛的核心赛道,没有之一!
1、最长牛的美股,消费牛股数不胜数
历史上,老美曾多次遭遇金融危机,最近的几次分别是上世纪70年代末的大滞胀、2000年互联网泡沫危机以及08年次贷危机,
金融危机之下,美股遭受重创,消费股崩盘暴跌,
但只要经济好转,消费股立马满血复活。
1980-1990年,老美走出大滞涨,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
跟随国运,消费股开启暴涨模式,千亿市值公司TOP10中,有8家消费股!
超市老大沃尔玛10年暴涨3300%,年化收益率高达42%!
奥利奥母公司高特利年化30%,巴菲特最爱的可口可乐年化29%,
回报率极其夸张!

08年金融危机后,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消费全面好转,诞生了新一批消费牛股。
电商巨头亚马逊年化40%,
海外OTA龙头BOOKING年化37%,
连锁咖啡龙头星巴克年化32%,
开启智能手机时代的苹果年化31%。

2、英国消费长牛
老牌发达国家大英帝国,消费照样撑起半边天。
2018年,英国市值前10的股票,消费股占了4个名额。

3、失去30年的日本,消费逆势上行
90年代日本泡沫破灭,经济深陷通缩泥潭,但消费股依然坚挺。
先是平价消费逆势崛起,优衣库、无印良品异军突起,涨幅碾压大盘,
进入21世纪,汽车、食品饮料等消费行业年化20%+,吊打日经指数,
2013年后,日本逐渐恢复元气,股市重新走牛,消费股全面暴涨。

为什么消费能这么牛?
1、消费是刚需
只要人活着,就永远存在需求,消费就永远不会消亡。
这是消费最底层、最核心的逻辑。
2、不断有消费的新需求被创造
从最基础的吃饱穿暖,到吃好穿好,再到个性化需求和精神需求,
只要人类的欲望没有止境,消费就永远有新故事可讲。
3、投资上,进可攻,退可守
放眼全球主要资本市场,消费板块的涨幅基本处于前列。
牛市期间大概率能跑赢大盘,熊市期间防御属性拉满,不会像很多板块一样,牛市风光一时,然后一泻千里,长期躺在地板上。
如今,提振消费的政策频出,今年消费有望得到复苏。
A股港股的消费板块也临近道人击球区,道人已经准备好子弹,后面一旦跌到击球区,道人会果断发车。
最后,分享一下今日操作:
1、投资组合操作
医药组合——悬壶济世,发车1份,累计建仓70份
2、网格策略操作
止盈中概互联网ETF条件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