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育新,大家也叫他刘永美,1950年2月出生,他是四川农业大学出来的。他是希望集团的创办人,还是华西希望集团的董事长,特别懂技术,也是个大名鼎鼎的企业家。
1950年2月,在四川省新津县城关镇,陈育新呱呱坠地,家里人给他起了个名儿叫刘永美。你瞅瞅,他跟他大哥刘永言、二哥刘永行、还有四弟刘永好的名字,连一块儿就是“言行美好”,多有讲究。可惜啊,小家伙才两岁,家里头日子不好过,就让他去新津县顺江乡古家村的陈耀云家当养子了,名字也改成了陈育新。转眼到了1963年,陈育新争气,考上了城关中学,又回到了县城里头。可好景不长,文化大革命闹起来了,他又得从县城回到古家村去。
1977年,国家重新开启了高考的大门。他靠着八个月的刻苦自学,啃完了整套高中教材,成功考入了四川农学院,圆了自己的大学梦。毕业后,陈育新被安排到新津县农业局上班。没过多久,也就是大概半年后吧,他决定自己干,办起了育新良种场,养起了鹌鹑。他和另外三个兄弟齐心协力,一点点地把这个小场子发展成了现在大名鼎鼎的希望集团。
他出生在乡下,学的专业跟种地有关,而且他的公司最开始也是做农业的,所以农业一直是华西希望集团的核心业务。在华西希望集团现在拥有的三十几家公司里面,大部分都跟农业沾边。这些公司跟好几十万的农民都有联系,是他们靠科技手段赚钱过上好日子的坚实后盾。
华西希望集团从希望集团独立出来后,陈育新给出了自己的四个重要原则:老实、聪明、努力、向上。基于这些原则,他构建了一套特别的经营想法、用人看法和发展观念等企业管理上的理念,这些就成了华西希望集团的企业精神。
现在他带的“鹌鹑生产新技术研发”项目有了大进展。靠这套技术,新津县慢慢成了全国养鹌鹑最多的地方。因为养的鹌鹑多了,饲料需求也跟着猛涨,于是他又盯上了饲料这行。他和二哥刘永行一起搞研发,到了1987年12月,终于弄出了希望牌1号奶猪料,质量跟外国饲料不相上下,价格还便宜很多。
现在,华西希望集团旗下拥有超过100家的全资公司、控股公司及参股企业,员工人数加起来超过12000人,确实算是个大型企业集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