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病逝后,悼词中出现“有功有过”4字,毛主席审阅将其划掉

晨曦微露梦星 2025-04-14 17:39:56

1972年1月10号那天,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的一间休息厅里,毛主席眼里闪着泪光,他紧紧抓着陈毅的夫人张茜的手,说话虽然慢了点,但语气特别认真:

我也来缅怀陈毅同志,他真的是我们党里很棒的一员,也是我的亲密战友。陈毅,真的是个好同志,他一直都站在我这边……

【磨砺成至交,患难益知己】

1928年4月底的时候,陈毅和朱德带着南昌起义剩下的队伍,一路走到了井冈山。他们在那儿跟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剩下的队伍成功汇合了,这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井冈山汇合。这次,陈毅虽然是头一回见到毛主席,但两人特别投缘,感觉就像老朋友一样。

一年后,陈毅因为本事大,加上毛主席那会儿被某些人排挤,结果他就被大家选了两次,当上了红四军前委书记,算是接了毛主席之前的领导位子。

一开始,湖南省委想让红四军去湘南,但毛主席觉得时候未到,就给回绝了。没想到,没过多久,前委开了个会,决定把临时军委给撤了,让陈毅临时担当前委书记。陈毅一听这差事,心里就直犯嘀咕,感觉这活儿不轻松,赶紧给毛主席写了封信:

润之大哥,前委那边开了个会,说让我先临时管着前委书记的活儿。还打算让我带着红四军去湘南那边,你说我这该不该答应下来呢?

虽然那时候陈毅的官职比毛主席要大,但他对毛主席还是特别尊重和信任,特地跑去问了他的看法。

第二次,是在红四军开的第七次大会上,陈毅又一次被大家选为了书记。大会一完事儿,陈毅就去了上海,跟中央一五一十地汇报了情况,还提到:

我觉得,朱德和毛主席建立的红军,真的有很多其他部队没法比的好经验。而且啊,红军战士们对他们领导层感情特别深,心里都认定他们了。所以我觉得,这领导层轻易是不能变的……

陈毅一心一意投入到红四军的日常工作中后,他的想法变得更加成熟。很快,他就意识到自己作为前委书记,能力上还差得远,特别是跟毛主席比起来,那真是小巫见大巫。所以,他二话不说,立马给毛主席写了封信,恳请他回来挑大梁,还在信里老老实实做了自我批评。

毛主席被陈毅那直率的心胸和不求回报的性格打动了,他紧紧抓着陈毅的手,开口道:“陈毅啊,别这样讲,我以前也说过不少让大家心里不舒服的话呢!”话说完,两人都笑了。随后,他们一块儿去古田开会。在那次会议上,毛主席再次被大家选为前委书记。

陈毅在上海那会儿,因为些特殊情况,中央那边给他安排工作有点棘手,所以就问问他的想法:“陈毅啊,你看这样行不,去鄂豫皖那边,或者是新要建的红7军在广西那边,咋样?”陈毅也挺纠结的,他真不想走。

陈毅正犯难呢,这事儿就让毛主席给知道了。他直接找到陈毅,跟他说:“你就待在这儿,哪儿也别去!”陈毅心里还有点嘀咕:“我要是留下的话……”话没说完,就被毛主席给截了胡:“别担心,有我在呢!”

之后,陈毅一直待在红4军,跟毛主席一起打仗。经历了不少生死关头,他们俩的关系越来越铁,慢慢地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1930年那会儿,中央苏区搞了个大行动,陈毅的日子过得挺艰难。实在撑不住了,他心里就念叨起毛主席来,觉得只有毛主席能拉他一把。所以,他赶紧动笔给毛主席写了封信,说说自己的情况。没想到,才过了两天,陈毅就收到了毛主席的电文回复。

陈毅啊,那事儿我了解了。我信得过你,而且我也同意你去处理好那些跟你有相似经历的同志们的事情……

1968年10月份,陈毅在某个场合又提起了这件事:“要不是当初毛主席挺我,估计你们今天就见不到我咯!”毛主席出征前,还特地把红军的经费和他的几篇印刷材料交给陈毅让他保管,这明显是对陈毅特别放心啊!

【陈毅病逝,毛主席心情沉闷】

1969年10月份,陈毅和张茜被调到了石家庄去上班。因为情况有点特别,他们以前享有的那些好处都没了,但就算是这样,他们俩也没对生活失去信心。张茜开始自己动手烧菜、洗衣,在生活上把陈毅照顾得无微不至。

在石家庄待的那些天,陈毅心里挺不是滋味,整个人看起来都老了好几岁。有一天,陈毅觉得身体有点不对劲,可保健那边不管了,手头又紧,看病的事儿就先搁下了。还好张茜以前在一个药厂干过一段时间,她挺机灵,想办法帮陈毅缓解了难受。

可是,陈毅的肚子疼得越来越厉害,张茜心里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生怕他这样硬撑下去身体会垮掉。琢磨了好久,她决定给周恩来写封信,说说陈毅的病情。周恩来收到信后,二话不说就下了命令:“赶紧把陈老总和张茜同志接回北京,送医院好好瞧瞧!”

1970年的时候,陈毅和张茜得到了周恩来的批准,回北京去看病。一开始,大夫说陈毅得了急性盲肠炎,得动手术。可手术做着做着,大夫们才发现搞错了,陈毅得的其实是结肠癌。遇到这种手术中的突发情况,大夫们赶紧调整方案,把癌变的地方给切掉了。

手术做是做完了,但结果并不理想。接下来的几天里,陈毅老是发高烧,伤口还感染了。医生没办法,只能在伤口旁边插了两个管子来排液。手术过去一个月后,陈毅的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糕,张茜心里焦急万分,饭也吃不下,整天都守在丈夫身旁。

1971年快到12月的时候,陈毅被送到了日坛肿瘤医院接受治疗。但遗憾的是,因为病情发现得太迟,治疗也晚了,他的癌症已经发展得很严重。那时候,张茜一边照顾着陈毅,一边心里头特别难受,结果自己也因为太过劳累,患上了癌症。尽管如此,她还是坚持要亲自照料陈毅,尽量多陪陪他,希望能帮他缓解一些病痛。

1972年1月6号,陈毅的情况非常危急,毛主席知道后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到了下午,叶剑英赶到医院探望陈毅,还告诉他毛主席的意思:

这次啊,是毛主席特意派我来看望你的。他老人家知道你现在身子骨不太利索,特意叮嘱我,让你别操心别的,好好养病。我们大伙儿都坚信,你肯定能慢慢好起来。我还盼着你早日康复,咱俩一块儿继续干工作呢!

随后,叶剑英把纸条上的字念了一遍,接着递给陈姗姗,让她也跟着念一遍。陈姗姗眼泪汪汪的,凑近父亲耳边,把纸条上的话读了出来。读完后,她轻声说:“爸,要是您能听见,就眨眨眼。”这时,说话已经很费劲的陈毅,用力眨了眨眼,算是回应。

但就在那天晚上,陈毅好像心愿已了,23点55分的时候,他安静地离开了人世,终年70岁。

【毛主席将悼词中的“有功有过”删除】

1972年1月10号那天,陈毅的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的大厅里举办。因为一些特别的情况,中央这边做了几个安排:

追思仪式由军委出面举办,李德生同志站出来当主持人,叶剑英同志上台讲了悼念的话。周恩来总理也到场了,其他政治局的大佬们就没再来了。

另外,追悼会的参加人数也被严格管控了。像宋庆龄这些跟陈毅关系很好的人,他们想参加追悼会,但都没能如愿。之后,治丧小组开了个会,会议快结束时,有人就跟陈毅的秘书杜易说:“杜易啊,你想想,陈老总生前还有哪些老朋友需要请来的?要是有的话,你列个名单给我们。”

杜易瞅了瞅对方,开口说道:“咱老总生前交的朋友确实不少,可大多数都是倾向于民主那边的。要是民主人士都不请的话,那基本上就没啥人需要我们去通知了……”

会议结束后,杜易立马回去找张茜,跟她讲了所有的安排,还劝她说:“事情都这样定了,咱就顺着来吧。”张茜听了,默默点了点头。午饭过后,张茜带着孩子们急忙往八宝山赶,结果到了那里一看,追悼会的安排跟之前说的不一样。一问才知道,原来是毛主席突然决定要来参加追悼会。

陈毅是在1月6号那天走的,直到1月8号,毛主席在查看陈毅追悼会的文件时,才得知了这个消息。一看到“陈毅逝世”这几个字,毛主席立马就愣在了那儿,感觉这事儿太不真实了。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叹了口气,开始仔细看起来,接着把悼词里的“有功有过”这四个字给去掉了。

毛主席在1月10号午饭过后,突然决定要去参加陈毅的追悼会。他没时间换衣服,直接披上大衣就坐车往八宝山赶。周恩来知道毛主席要来后,立刻做了决定。他先是把追悼会的档次提了上去,接着就通知了宋庆龄、西哈努克亲王夫妇等人,让他们也来参加。

毛主席在追悼活动还没开始时就到了八宝山,他由工作人员带着去了休息室,在那儿碰见了陈毅的夫人张茜。张茜一见到毛主席,眼泪立马就掉了下来,她赶紧走到主席身边,用力抓住他的手,问道:“主席,您怎么亲自来了?”

毛主席瞧着张茜那难过的样子,心里头也翻腾起了自己跟陈毅的过往,眼睛里泛起了泪光。他开口说道:“我来送送陈毅同志,他真是个不错的人,一直以来都很支持我……”

跟张茜他们聊了几句后,因为来参加陈毅追悼会的人越来越多,毛主席只好停下聊天,转头跟旁边的工作人员说:“帮我拿条黑纱来。”张茜赶紧劝阻:“主席,您稍微坐一下,然后就回去吧,不用……”话音未落,毛主席就轻轻摇了摇手,打断道:“陈毅的追悼会,我得去,我们是老朋友了,不去不行。”

1月10号下午三点钟,陈毅的告别仪式正式拉开帷幕。毛主席在张茜和西哈努克亲王两人的搀扶下,慢慢走进了礼堂,之后就在最前面中间的位置站好了。仪式一开始,毛主席和其他在场的同志们都对着陈毅的骨灰盒和他的遗照,深深地鞠了三个躬。很多老同志因为陈毅的突然离世,心里头特别难过,那会儿,礼堂里头哭声一片……

追悼会原本打算让叶剑英来念悼词,但因为毛主席也要出席,所以最后决定让周恩来来讲。那篇悼词不长,就五百来字,可周恩来念着念着,好几次都哽咽了,读得断断续续的。追悼会一完事儿,毛主席又紧紧握了握张茜的手,跟她说了声再见。张茜和一些老同志就站在那儿,一直看着毛主席走远……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