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金融强国之金融学十大原理(前)

杨梅说商业 2024-03-22 04:22:39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多年来,我国金融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银行市场,以及全球第二大保险、股票、债券市场。一定程度上我国目前已经成为金融大国,但还算不上金融强国。所以,应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和贸易大国向工业和金融强国迈进,进而走向核心国家是国家崛起的自然逻辑安排。

  那么,金融学基本原理必当先行!

  原理一:金融与实体经济相互依存,但它又取得相对独立的存在。

  现代金融体系与手机、汽车、服装、食品的生产和销售似乎是完全不同的平行世界,但金融却是脱胎于实体经济、从实体经济中演化而来的。

  比如,银行就是在中世纪西欧集市贸易中为商人们保管钱财和货币兑换发展而来的。随着分工越来越细,交易也就越来越复杂,贸易链越来越长、规模越来越大,于是,集市贸易就逐渐兴起了。封建时代的欧洲,人们使用的是金属货币,商人携带的货币成色和重量都不相同,交换就常常遇到困难。更重要的是,商人们卖出商品后,若携带货币回家,半路就有被打劫的危险。况且,不同国家(城邦)铸造的货币间兑换比例也不一样。于是,在集市中就出现了替人保管货币和从事货币兑换的商人,他们就是早期的货币经营商。后来,除了保管和兑换货币外,他们还开发了汇票,通过异地汇款,来完成远距离贸易的支付,这就避免了长途携带大量货币的风险。

  金融将分散的短期剩余资金集中起来,转化为大规模的长期投资,促进技术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工厂制的规模化生产、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都需要大规模资本投入。然而,储蓄却是分散于不同的企业与个人手中的,若没有金融体系将它们组织起来,储蓄终究像散沙。金融的基本作用就在于,将原本分散在经济各个角落的储蓄集中起来,实现资本集中,这就克服了储蓄(盈余资本)的分散性与社会化大生产资本集中要求之间的矛盾。没有金融,实体经济就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也难以实现如此细密的社会分工,更不可能享受现代化的如此便利的生活。

  金融还通过分散和转移风险来服务于实体经济。作为分散和转移风险的重要的机制——保险,就是从为中世纪欧洲远洋运输和贸易中商船队分担风险而发展起来的;股票和股份公司是也是从合伙企业演变而来的。早期的合伙,除了几个相熟的人各自出一部分钱为开办企业筹集资金外,还是为了在合伙者之间共同承担风险和分享收益,同样是在中世纪的远洋贸易中,由于船的吨位小,常常有在海上倾覆的危机,在股份公司和保险兴起之前,合伙就是远洋贸易中的常用方式,通过合伙,既筹集了资金,又分担了风险。在合伙制中演变出来的股票和股份公司,则完全承袭了合伙几个方面的基本功能。期货、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也是为规避谷物等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应运而生的。

  总之,现代金融体系不管多么复杂,它最终是为实体部门的生产和消费提供融资、支付、风险管理等等方面的服务。服务于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本源,是金融的天然职能。

  金融的稳健运行也离不开稳健的实体经济支撑。金融活动的所有回报,最终都来源于实体经济所创造的价值。就股票价格上涨而给投资者带来的回报而言,企业持续增长的利润增长率越高、持续的时间越久,则股票投资的回报率也会越高。是故,实体经济创造的价值越高,则金融投资的回报也会越高。反过来说,一旦实体经济中的企业和个人出了问题,尤其是,实体经济恶化,就会直接给金融体系带来大麻烦。

  2008年之前的数年里,许多美国人从银行借入了大量低(甚至零)首付的住房抵押贷款,但后来房价下跌、收入增长缓慢,违约率大幅攀升,最终演变成了一场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股市大幅下挫,乃至于美国原本的五大投资之一的雷曼兄弟,就在这场危机中破产了。中国一些上市公司因经营不善,经年累月亏损,入不敷出,无力按约定条件及时偿还债务,结果,它们发行的债券和股票价格双双大幅下挫,给投资者带来了沉重的损失。总之,实体经济的稳健是金融稳健的基础,经济不兴,则金融难强。

  虽然金融与实体经济是相互依存的,但它又取得了相对独立的存在形式,乃至人们习惯于将金融称为“虚拟经济”。金融相对独立的存在,不仅表现为金融机构有独立的组织形式、管理机制,而且还表现为,在一个特定的时期,金融市场可能脱离于实体经济而波动,金融资产价格也并非亦步亦趋地随经济扩张而上涨、随经济衰退而下跌。2020年全球股票市场的表现就是生动的写照。受新冠疫情的影响,许多国家经济几乎陷入停顿,但在央行超低的利率和宽松货币环境下,股票市场在最初的恐慌下跌后,又大幅上涨,乃至美国的道琼斯和纳斯达克等指数还在经济增长率数十年糟糕时段,不断创出其历史新高。再者,金融活动更容易受乐观、恐慌、羊群效应等心理因素所左右,金融市场的调整往往较实体经济的活动要大得多。

  虽然金融有自身内在的运行规模和相对独立的存在形式,但无论如何,金融终究要受实体经济的束缚,从来就没有一个国家,实体经济的长期表现非常糟糕,却有着持续繁荣的金融市场。可以说:“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这深刻地阐明了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原理二:金融是在信息不对称中通过契约建立的信任与合作。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契约经济。现代经济的良好运转,是建立在互利互惠、相互信任的契约之上的。契约规定了立约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以自己认可的方式平等地追求自身利益,立约者必须自愿接受契约的约束力,人们享有的经济权利和约束是通过契约来规范的。

  契约有多种表现形式。有的是私人之间的契约,有的是社会契约;有的表现为成文的契约(或合同),有时也表现在不成文契约。成文契约,就是通过白纸黑字来约定的。你从银行获得住房抵押贷款,就要与银行就被抵押的房产、借款期限、利率等等,签订借贷合同,这既是成文契约,也是你与银行之间达成的私人契约。张三在餐馆消费,餐馆就要保证向他提供安全、卫生的菜品。尽管他并没有与餐馆签订任何正式协议,但吃了它家菜导致肠胃严重不适甚至大病一场,餐馆就得给他赔偿。到市场买苹果,你和商户之间也有不成文的契约。你把钱交线他,他就得保质保量地把苹果给你。你家任何物品,其他任何人都不能来把它强行取走,这是以法律为后盾的社会契约。所以,契约“是商务的基础,也是文明进步的基石”。

  金融是基于契约的活动。所有金融契约,本质上都是对参与各方进行的风险—收益的约束与分享的界定。虽然不同金融工具的契约内容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但无非是关于资金的转移与流动、收益分享、风险分担、偿还条件和期限等方面的安排和约束。你平常不过地到银行去存款,银行就会跟你约定存款的期限、年利率等,银行应当保证存款本金安全,并按约支付利息。

  同样地,你从银行贷款买房,你也要与银行约定贷款年利率、贷款本金、偿还方式(等额偿还或等额本金偿还)。债券就约定了发行人向其持有人支付的利率、支付利息的时间和本金偿还的安排,也可能约定债券行人提前赎回或持有人将债券在到期前回售给发行人等等。企业发行股票时,会在招股说明书中约定募集资金的投向、股利支付方式等等。期货与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合约),同样约定了履约的标的产品、交割方式、价格、数量(或金额)和日期等。

  金融契约为参与各方提供了相应的激励-反应-约束机制。债券在特定的时间内为其投资者支付约定的利息并承诺本金的安全,为人们将自己的钱出让给债券发行人去使用提供了激励;企业发行股票后,所有股东都有权利按持股比例参与分红,也可享有股价上涨的收益,这正是人们愿意承担风险去购买公司股票的激励——尽管投资者与公司董事长(或高级管理人员之间)互不相识。是故,金融是人类建立的信任与合作的最高表现形式。

  然而,所有金融契约的达成和取得都是在信息不对称中完成的。金融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无处不在,高级管理人员比外部投资者就拥有更多公司经营和财务状况、重大事项决策方面的信息,外部投资者却常常被“蒙在鼓里”。更恶劣的是,有的公司还利用信息不对称,造假财务数据,公然虚构销售合同和单据,虚增利润、掩盖亏损,进行“财务欺诈”。总有人抱着发财的梦想踏进金融投资的世界,却最终“上当受骗”了。若金融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不能得到约束,不仅会损害金融消费者的权益,金融体系的功能也无从正常发挥,人们无法建立起信作与合作,就无法将分散的储蓄让渡给那些有创造力、创新能力的企业家去使用,也无法通过资本集中来改善公共基础设施,人类就只能处于低水平的陷阱之中了。

  因此,金融契约的取得和达成,首先依赖于良好的信任。投资者购买股票,是基于对公司管理层的信任,相信他们会勤勉尽责、诚实守信地带领公司发展,为股东创造价值;投资者购买企业债券、银行向企业提供贷款,也无非是相信,债券发人或借款者能够在约定的时间、按约定的条件履行承诺,及时归还本金并支付约定的利息;人们买卖金融衍生品,也无非是相信,交易对手会无条件地履约(不管其履行是自愿的还是强制的)。总之,金融体系的良好运转需要对市场参与各方严格遵守约定,金融需要契约精神。

  金融活动中的信任和契约精神首先源自于内在的自觉,但是,内在的自觉需要有法律上的强制为后盾,若没有后者,自觉的信任也会崩塌,契约精神也就无从谈起了。若没有法律对债务人的约束,借款人也就不会自觉地去遵守契约了,借出去的钱也便“有去无回”,信用崩塌了,金融也就崩溃了。当借款者无法还本付息时,法律手段维护债权人权益的维护,就对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上市公司管理层恶意侵占公司资产或以公司为代价谋取私利,就不仅会受到监管处罚,严重者当有牢狱之灾。因此,金融是基于平等的、自愿的契约关系,又是以法律为后盾的经济活动。

  原理三:金融创造流动性,同时,流动性也是金融的生命力所在。

  金融对经济发展的首要作用在于动员和分配储蓄资源,将分散的短期资转化为长期投资,促进物质资本的形成和技术进步,最终增进人类福祉。建设大规模的工厂、修建高铁和机场等,无不需要集中社会上分散的储蓄。但这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把分散的短期资金集中起来转化为长期的物质资本后,人们需要将变现或退出,该怎么办呢?

  设想,甲公司为建设动力电池生产线,很顺利地从5000个人那里获得了10亿元资金,工程建设需要两年时间、调试设备和试生产需要半年,形成规模化的生产(量产)和在经营中获得足够收入以收回初始投入的10亿元建设资金,还需要10年时间。若没有其它措施,所有向其投资的人,就只能等到10年后才能收回初始投入的资金。但是,工程进展到第二年,王小二等1000人有紧急需要,又没有别的资金来源,他们就可能要求该公司提前偿还,但它又没有别的渠道来补充资金,不难想见,它动力电池生产线的投资就会成为“半拉子工程”。若为了使工程投资得以继续,对王小二等需要变现的要求不予理采,他就无法解燃眉之急。这就是流动性问题。

  金融体系可以从两个方面为投入资金的人提供流动性。

  首先,商业银行为存款者创造了流动性。由于商业银行拥有许许多多分散的存款者,他们一般又不会同时去取款,因此,银行只需掌握少量准备金,就足以应付人们的日常取款和支付需求,而将其它绝大部分资金贷放给企业,让企业建造厂房、购置机器设备等固定资本。比如,上述5000位资金出让者不是直接向甲公司提供资金,而是将钱先存入银行,再由银行向它提供10亿元的贷款用于建设动力电池生产线。王小二等1000人急需资金时,只要向银行发出取款要求就可以得到满足了。因此,银行实际上为存款者提供了一种流动性保险。通过提供流动性服务,商业银行就顺利地实现了期限转换,保证借款企业建设厂房、安排生产线等物质资本投资,实现规模化生产;也保证了人们可以通过长达30年的住房抵押贷款,平滑生命期内收入与支出时间错配的矛盾。

  其次,金融市场也能为人们提供流动性。金融市场有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分。在一级市场中,企业、政府等通过发行各种证券而筹集资金而用于长期投资。某公司发行股票,你成功中签,就是在一级市场上完成的。假设上述甲公司为建设动力电池生产线而向王小二等5000位投资者发行股票筹集了10亿元的资本。但王小二等1000人购买甲公司股票半年后因资金需求而变现,他们跑到公司董事长办公室去要求退还股本金么?。

  若如此,董事长一定会回答他们:“工程刚出地面呢,退了你们股本金,工程就没法建下去了,况且,股本是不退还本金的,只有以后在盈利的前提下分红!”不过,他们的需求可以借助于二级市场来满足,二级市场就是供在各种金融工具流通和转让的市场。王小二可以在二级市场上将其股票卖给别人,这不仅满足了他们需要变现的要求,也不会因为他们转让股份而影响公司在设备、厂房等方面的投资,可谓各得其所。

  流动性也是金融体系得以稳健运转生命力之所在,它就像生命体内的血液,需要循环流动、而且需要自身有造血的功能,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金融机构失去流动性,也就是当面临大量的资金流出需求时,若没有及时的、充足的资金来源,那它就可能失去偿付能力,加剧人们的恐慌心理,于是,可能发生挤兑——大量的存款者蜂拥而至,要求提取其存款。挤兑会加快其破产的进程。2023年美国硅谷银行——全美第16大商业银行——就因为流动性的丧失而破产了。若有相当一部分金融机构流动性不足,则金融体系就会瘫痪,信用与货币供应萎缩,进一步的后果自然是失业攀升、经济衰退。

  金融市场同样需要充分的流动性才能维持其正常的功能。与金融机构不同,金融市场可以公开地对金融资产进行定价并通过价格变动来反馈相关信息。在金融市场上,证券价格是公开、透明的,而且随时在变动。证券价格要能够充分地反馈相关信息,就需要金融市场有充足的流动性。设想,若金融市场缺乏流动性,人们想买进或卖出证券,很难成交,这就难以通过竞争形成合理的价格,以反映证券发行人的基本面信息。若在金融市场在较长时期内丧失了流动性,这实际上意味着市场参与者的信息已荡然无存了,金融市场也就难以为企业筹集长期资本了,金融市场也就丧失了其基本的功能。

  原理四:同质金融资产因时因地出现价格差异时,会激发套利行为。

  人们常说:“低买高卖”,这就道出了套利的实质。当一种同质商品在不同市场的价格有较大差异时,就出现了套利机会。《史记》“货殖列传”写道:“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意思就是,一种东西价格便宜时,就贩到别处去寻求高价卖出,价格昂贵时,就到外地寻求低价买入。这实际上就讲到了套利的思想。左拉《金钱》中的戈尔“……在各地以低价买进金元,然后熔化,把它铸成金条拿到金价较高的国家去卖。”这就是他利用黄金在两个国家的价格差异而进行的套利。

  加罗和塔特吉在《衍生证券、金融市场和风险管理》中讲了一个套利的故事。一天,一位金融学教授和他的两个学生甲、乙走进麦当劳,麦当劳正在做巨无霸“买一赠一”促销活动。甲正想告诉导师这个好消息,但他发现,导师和乙的餐盘里已经有了两个巨无霸,他们正在低声讨论将第二个巨无霸按半价给卖给他。导师告诉他:“将麦当劳赠送的巨无霸以半价卖给你,是一个很好套利!”还有一个足球世界杯决赛中的套利故事,巴西和德国在世界杯决赛相遇,山姆就与他的朋友比尔打赌,若巴西夺冠,他就给比尔1万美元,否则,比尔就给他5千美元。同时,他又与罗伯特打赌,若巴西夺冠,罗伯特就给他1.1万美元,若德国夺冠,他就给罗伯特4千美元。通过这个套利,山姆不仅完全对冲掉了风险,而且,无论是哪个球队夺冠,他都稳妥地赚得1千美元。

  在金融活动中,套利则更加普遍。当两个国家利率之间出现较大的差异时,会激发大量套利交易。若日本借款年利率为0.5%,中国三年期国债利率却高达3%,那么,套利者就会在日本借入日元,将其换成人民币后再买购买中国国债,若它对人民币与日元汇率风险进行了完善的对冲,它就可以得到2.5%的套利收益。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从低利率国家借入资金,再到高利率国家买入债券或放款,就叫“携带交易”。在国际外汇市场,若某两种货币的汇率在不同市场出现差异时,人们在汇率低处买入、高处卖出,这就是套汇,也是一种套利行为。在金融市场上,套利活动每天涉及的金额非常巨大,尤其是在各类金融衍生品市场中,激进的交易商利用计算机获取不同市场上实时价格,并从中寻找套利机会,赚取财富。

  若套利交易没有什么约束或障碍,则套利最终会让同质产品的价格差异缩小甚至消失,即便在不同的市场里,套利交易也会使同质产品的价格相同,这就是一价定律。根据该定律,同质商品,比如黄金,扣除运输费后,无论是在上海还是在纽约抑或是伦敦,按同一种货币(美元、人民币或英镑)表示的价格是相同的。这就好比两个水位不同的木桶,中间通过管子连接起来,两个木桶里的水位最终会相同一样。

  虽然套利无处不在,但依然有一些因素妨碍了套利,因此,同质产品或金融资产在不同市场上的价格仍可能相异悬殊。根据一价定律,中国同一家公司在上海或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的A股和在香港发行的H股,按同一种货币(人民币或港币)来计算,其股价应是相同的。但长期以来,A价格明显高于H股价格,这就是A、H股溢价。即便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之间建立了沪(深)港通和港股通,但A、H股溢价的现象依然存在,且十分明显。

  这说明,现实中,有种种因素制约了套利交易。首先,缺乏卖空机制。所谓卖空,就是以一定的保证金卖出自己账户里本没有的证券,然后在价格下跌后反向买入了结交易的金融行为。在A、H股溢价的例子中,套利交易需要投资者在香港买入H股,同时在沪(深)证券交易所卖空其A股,但中国大陆并没有个股的卖空机制,这就阻碍了A、H股的套利交易。其次,金融市场的交易也涉及到诸多的交易成本,每一次交易都会发生诸如印花税和佣金之类的成本,这也会制约套利交易。

  原理五:决定金融资产价格的长期因素是它未来能够带来的现金流。

  萨缪尔森曾说,一只鹦鹉,只要教会了它说“供给”和“需求”,它就成为一名经济学家了。这当然很夸张,但供给和需求的确是经济学分析最基本的出发点,它们共同决定了均衡价格。需求越多,价格就会上涨,反之,则会下跌;供给越多,价格就可能会下跌,反之,则可能会上涨。反过来,价格本身也是平衡供给和需求的重要机制。当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下跌后,一方面刺激新的需求,另一方面供给又会减少,使供给和需求重新趋于平衡;当需求大于供给,价格上涨后,一方面会有新的供给进入市场,另一方面更高的价格会抑制需求,使供需建立新的均衡。经济学的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金融资产的价格。

  但与实物商品不同的是,金融资产价格上涨的最初阶段,由于原来已经买入了它(如股票)的投资者,预期其价格将会进一步上涨,他们就会产生惜售心理,这将使市场上的金融资产供给反而会趋紧;其他新进入的投资者则在乐观心理预期的驱使下,会急于以更高的价格买入,创造更多的需求,这就会在资产价格上涨的一定限度内加剧资产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推动金融资产价格快速上涨。当资产价格上涨到更高水平后,人们的预期开始会逆转,先前买入并“见好就收”的投资者就会大量抛售,资产供给会大量增加,需求则会因价格昂贵而疲弱,最终导致资产价格进入螺旋式的下跌过程。

  然而,就长期趋势而言,归根结底,金融资产的价格都是由该资产在未来能够带来的现金流所决定的。假设你到银行存入10万元的一年定期存款,年利率5%,一年后,你到银行去取款时,银行支付的本利总额应该为10万元×(1+5%)=105000元。这是在你已存入本金、年利率和存期的条件下,一年后应该得到的本利。

  现在,把问题反过来。在利率为5%的情况下,银行一年后给你的本息总额为105000元,那你现在应该存入多少本金?根据刚刚讲的内容,你会立即给出答案:10万元!由此可见,你到银行存入的本钱,本质上就是你从银行购买了一个资产所支付的价格。也可表述为,在利率为5%时,你在1年后得到的105000元的现金流,现在的价值为10万元。因此,资产价格既是你现在购买该项资产所支付的本金,也是它未来的现金流按一定利率(也叫贴现率)折算为当前的价值(现值)。

  再设想,你购买了某种金融资产,在未来一年中,连本带利能够得到(本利总和)100元,且假设利率为5%,那你愿意为它支付多少的价格呢?根据上面的介绍可知,这个价格,其实就是你愿意投入的本金。一年后得到100元的现金流、现在利率为5%的情况下,它的现值就是100/(1+5%)=95.2381元。根据同样的方法,你可以计算一下,当利率为5%但一年后的现金流为200元时,它的价格是多少?又或者,当一年后的现金流为100元,但市场利率为8%或2%时,该资产的价格又分别是多少呢?

  从这些不同情况的结果中,你会发现,资产未来带来的现金流越多,在市场利率一定时,其价格就会越高,反之,价格会越低;在现金流一定时,利率越高,资产价格会越低,反之则反。尽管资产未来的现金流折算的现值很不精确、也难于计算,但它是决定资产价格长期趋势的“不二法则”。无论股票还是债券,决定其价格的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它能够在未来带来多少现金流!这意味着,“现金流”是金融投资分析的“灵魂”。举一个更现实的具体的例子,中国贵州茅台股价之所以“贵”,上市后价格上涨了数百倍,根本原因就在于茅台的利润在持续增长;美国的微软、苹果等公司股票之所以自上市后的上涨幅度超过一般人的想象,就是因为它们的利润持续了近40年的增长。

  理解这一点,极其重要,它将影响你在金融活动中(尤其是投资理财)的基本理念和策略。将资产价格建立在未来现金流折现的基础上,是树立价值投资理念的基础,掌握了这一点,你在投资理财中就会将重点放在对公司层面现金流或利润增长趋势的判断上,而不是去听小道消息。若仅仅将资产价格归结于市场供需波动和心理预期的影响,那就只能被“带节奏”而成为名副其实的投机者,或热衷于从证券价格的变动去预测其未来的价格。一个不能为其持有者提供源源不断的现金流的“物”,终究会丧失其“资产”的属性,沦为纯粹投机的对象;一个经营利润丰厚、而且还在持续不断地保持较高增长的公司,无一例外地会给它的长期持有者带来超乎想象力的回报。

0 阅读:0

杨梅说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