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父母之需,点滴之处尽孝道

拂晓之燕育儿记录 2024-07-23 15:21:21

如何孝敬老人,经常闪入我们耳中的是“孝顺”二字,顺着父母的意愿就是“孝顺”,那父母表达的意愿是否真实呢?那到底何为“孝敬”呢?是否要等父母身体有恙,甚至卧病在床,子女衣不解带的照顾才算是孝敬呢?久卧病榻之人,感受最深的莫过于病痛,子女的孝敬之感恐怕是杯水车薪,“久病床前无孝子”在我看来有两层含义,一种是子女真的不孝,一种是父母眼中的不孝,“久病”无论是对子女还是父母都是一种考验,他们的感受与行为都会受到影响。我们不能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时去抒发心中的感慨,要从力所能及时,心系父母之需,从点滴之处尽孝道。

我的母亲是个农民,父亲是个工人,退休后也变成了农民。上学时候的我,以为孝顺就是把优异的成绩单寄给父母,上班后的我,以为孝顺就是把工资交给父母。结婚后的我,以为孝顺就是买东西回家,不空手。身为人母的我,体验到了为人母的不易,我再也不“我以为”,我从点滴处发现了父母的需要,发现了自己真正可以做的。

夜深了,还不时的传来父亲擦鼻子的声音,那是父亲的鼻炎又犯了。我和妹妹想带父亲去看看,可父亲不愿意,总推说没事。于是我们准备了外用的鼻炎药和洗鼻器,鼓励父亲试一试。渐渐地,父亲夜晚擦鼻子的声音越来越少了,父亲说得回我们买了这些好东西,晚上可以睡好觉了。

农忙了,父母天没亮就起,天不黑不回。我和妹妹虽有心但却无力,有自已的工作要忙,有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于是妹妹上网搜集购买各种干活的神器,超快镰刀、摘柿子神器等,凡是家里干活能用到的,她就买来让父母用一用,效果还真是不错,尤其是那镰刀,父亲还强调多买两把,超好用。他说自己干活的时候就想,虽然孩子帮不上忙,可这镰刀好用,就相当于孩子们帮忙了。

日久了,我们发现孝敬父母的方法,那就是“心系父母之需”“想其所想,行其所愿”。常回家看看,不是单纯的陪着吃顿饭,说几句不痛不痒的关心话,而是将父母的一言一行,家里的一事一物放在心上,这样才能发现他们真实的需要,才能从点滴之处尽为人子女的孝道。

放下手机,我们一心一意的陪父母聊天,走入他们的世界,他们不仅是那个可以给我们力量的人,还是需要我们力量的人。我们用自己的所学所知,宽解父母心中的不快,提供好的建议,解决邻里的矛盾,让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希望父母能少一些烦恼,生活里的幸福多一点。

放下手机,我们会发现柜子上的尘土一摸一层,是该擦了;母亲的梳子脏了,是该洗了;沙发上的脏衣服成堆了,是该洗了;家里的口罩快没了,是该买了……这些是父母疏忽的事情,却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挽挽袖子动起来,能做一件是一件,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愉快的做事不强迫自己。当父母发现这些微小的变化时,他们还会夸奖我们几句,我们心中的那份幸福感都强了,心更近了。

放下手机,来到农田,来到院子,来到厨房,帮父母做些小灵活——拔萝卜、砍萝卜缨、剥豆子、摘花生、摘菜洗碗……一边干活一边聊天,既舒活了筋骨,又涨了农业知识,父母还是我们眼中那个无所不知的人。

母亲总说这些都是小活,他们可以干完,不用我们回家帮忙,还不够回家的车油钱。我们却说虽是小活,但我们干一点父母就能少干一点,身上就能松快一些。父母把我们养大不容易,大的帮不了小的伸伸手,作为子女,我们的心里也会舒服一些。况且晚辈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点滴的事情从金钱上衡量感觉不划算,但从亲情上衡量却是大大的投资,这就是孝道的传承。

母亲被我们说服了,她讲了一个小故事。村里一个母亲的三个女儿都在外面上班,当听母亲说要洗白薯时,三个女儿都请假回家帮忙洗白薯,因为母亲的腰不好,洗不了白薯。三个女儿请假都要扣工资的,这个白薯的价值已经超过了它原有的价值,三个女儿不能阻止母亲种白薯洗白薯,只能“想其所想,行其所愿”,亲情无价呀。

“想其所想,行其所愿”是尽孝之道,与其相伴的还有一个原则,这一切都应是子女心甘情愿为之,不应该是受世俗影响无奈为之。无论是哪种为之,作为子女都不能像教育孩子那样与父母交往。我的姥爷有8个子女,在没有雇佣保姆的时候,每个孩子都会轮流照顾姥爷,买食物、做饭、洗衣服、洗被子……姥爷被照顾的无微不至,可姥爷偶尔也会发些小牢骚,原因是有的子女一边打扫卫生一边评价,什么被子也不知道叠一叠,卫生纸满地扔……总之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姥爷说你们是来照顾我的不是来说我的。

当母亲说起姥爷的事儿时,我告诉母亲一个词“边界”,在姥爷的家里怎样生活,是姥爷自己的事情,只要没有危险,姥爷自己不觉得有什么就不用干涉。被子帮忙叠起来,屋子帮忙整理好,无需评价干涉父母的生活。

如果真的有需要引导的地方,也要注意自己的语气,父母的内心没有原来那么强大了,甚至会有些敏感,他们也需要温和的话语去呵护。我们不用太在意父母的生活习惯是否良好,只要不影响健康就可以。我们的语言应是欣赏、崇拜、表扬鼓励,让父母觉得很舒服,自己还不错。我们的行为应是做些实实在在的事,助父母一臂之力,给他们一个支点。生活在这里的是父母,不是我们,既然他们没有觉得这些影响生活,只要没有危险,作为子女就不要去干涉他们。

孝敬父母不是从子女的角度出发,而是从父母的角度出发。从前者角度出发,有可能就是小猫送给小白兔一条小鱼的效果,小猫想“我明明送了你,我最喜欢的东西,可你却不高兴”,小白兔想“你真是不懂我的心,白花钱。”最后的结果就是双方都不满意。

从父母的角度出发,就要常回家看看。这个“看”不是无心的走马观花,而是用心的观察,发现他们的需要,平淡真切的满足他们的需要,就像给自己的小家庭置办物品那样,自然而然,不做作。

说一千道一万,“心系父母之需,从点滴之处尽孝”需要拉近子女与父母的身心距离,身体的距离近了,才能发现真实的需要。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虽然外面的世界很美好,但父母身边的世界却是独一不二,无法取代的美好,为人子女者所做的每一个选择都关乎着是否“孝敬”,不能仅从自己的需要出发,要“心系父母之需”,才能成为那棵可以为父母遮风挡雨的大树。

0 阅读:0

拂晓之燕育儿记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