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有约,一号诗巷欢迎各位的到来。
冰天雪地的日子,有客远来是幸事,拥被翻书是幸事,围炉煮酒是幸事……,而伴月咏梅同样也是幸事。
就如杜耒在他的《寒夜》中所写: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逢故知可千杯不醉,独一人则与融自然;生活,简单便快乐,快乐,知足便易得。
喜欢与屏幕前的各位相逢于每一期的古诗词分享,醉于诗香,暖之冬日,乃是诗巷的快乐。
在本期,诗巷为大家带来的,是宋朝著名大才子周紫芝的一首诗。
这首诗简单精炼却又异常美妙,后两句堪称神来之笔,读来令人颇为动心。
腊月宿斋房,赵尉灯下送蜡梅宋·周紫芝
半昏灯火宿斋房,惊见梅梢破蜡黄。
夜静月斜帘不卷,步虚声里得花香。
周紫芝,字少隐,号竹坡居士,我国南宋文学家、诗人,
在诗歌创作方面,受到过苏门诗人的影响,总体来讲,周紫芝比较推崇张耒的创作理念,讲究“先严格律然后及句法”。而又因为在早年生活中遭受过很多疾苦,所以在周紫芝的笔下,往往会产出反映民间疾苦与社会黑暗现实的作品。
不过除此之外,周紫芝的更多诗作则倾向于描写隐居生活与交游唱和,其风朴素淡雅,宽人心胸。
腊月的一天夜晚,友人特意送来腊梅,作者心头倍觉欣喜,于是写下此诗以抒兴。
诗的首句先扣住题目:半昏灯火宿斋房;寒冷的腊月,夜宿于灯火昏暗的斋房里。
首句所营造的氛围很静谧也很清幽,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到,此句所呈现出来的画面色彩也比较暗淡。
“灯火”这一物象虽然为冬夜增添了几分暖意,但又因为“半昏”一词的特意修饰,所以我们所感受到的暖意又并不那么鲜明、浓郁和充分。
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来就很寂静的“斋房”也便显得更加清冷寂静起来。
承句将题目完全点了出来:惊见梅梢破蜡黄;突然有友人送来腊梅,而“我”还惊奇地发现腊梅枝上已经有破萼而开的梅花。
首句的“暗淡”“凄清”,无不为承句的内容打下了基础,无不为承句的情感与色调的转变做出烘托。
当在看到承句的时候,相信我们每个人的心情都在一瞬间变得欣喜和欢愉起来,而这也自然是作者当时的心情,也是作者在首句中营造特殊氛围的意图。
友人的到来已经让这个寒夜变得富有了温度与逸趣,而他带来的梅花则更是锦上添花,在让作者眼前一亮的同时,也让作者的居室与心境充满了无限的春机。
一个“破”字下得尤其精恰,它不但写出了梅花欲开却掩的那种盎然之貌,更是写出了春光与春机的十足珍贵。
“夜静月斜帘不卷,步虚声里得花香。”;夜晚静悄悄的,月亮斜挂在天空,帘暮随意垂下,在步虚声中,“我”嗅到梅花醉人的香气。
友人送作者梅花,自然说明他深知作者的秉性,自然说明他们二人之间有着共同的追求与爱好,也自然说明他们二人之间的情谊很深厚。
记得明朝诗人郭谏臣曾在他的《雪后》中有云:幽人策蹇来相访,为道寒梅己放花;二句简单勾勒,就让我们看到了人间最为美好的友谊和冬日无比鲜活的画面。
那么在周诗中,我们也是读到和郭诗一样的意境与韵味。
友人与梅花,让作者在斋房度过了一个快乐丰富而又诗意的冬夜。
作者兴情大增,他一边漫步一边吟诵诗句,梅花的香气缓缓飘来,弥漫了整个房间,也弥漫了作者的心田。
后两句通过举动描写,呈现出了作者的形象与心境,与承句紧密呼应,将全诗脉络贯通起来,将全诗的情感色彩作出升华。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作者在诗中特意写梅花,当然也是有“借物言志”的一层意蕴。梅花的高洁性情,代表的正是作者与友人不入俗流的高洁性情。
寒夜,故人,梅花,明月;一首诗,一幅图画,一种生活,令人沉醉,亦令人向往。
寒夜所欣逢故友,窗前对月嗅梅花;读完一首,味留唇齿。
视诗词为知己,将读写进行到底;关注一号诗巷,我们下期精彩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