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官署衙门大理寺,到洛阳白马寺,佛教庙宇为什么要称寺?

一叶小舟文史角 2022-11-24 22:13:28

熟悉中国司法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大理寺是中国封建王朝设立的、专门掌管审核刑狱案件的官办衙署(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北齐时开始正式设置大理寺,隋、唐以后各朝都设有这个机构。

古代最高法院——官署衙门大理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系作者原创,图片素材来自网络,仅为配合叙事之用,感谢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位于河南洛阳的白马寺、嵩山的少林寺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说到这里,聪明的朋友应该已经发现了,从官署衙门名称大理寺,到佛教圣地名称白马寺、少林寺,都带有一个“寺”字。那么,今天的话题就是,佛教庙宇为什么要以寺作为名称呢?

佛教名刹嵩山少林寺

根据史料的记载,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时间是在西汉末到东汉初年,具体是在汉明帝刘庄(刘秀第四子,公元57—75年在位)永平年间。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3年),汉明帝“感梦求法”,遣使到西域迎请佛法,途中在大月氏(今新疆伊犁河流域一带)遇见天竺国(今印度)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便以贵宾的礼仪迎入中国,用一匹白马驮着经书和佛像到达河南洛阳。

汉明帝(刘秀第四子)刘庄

因为客人是来自天竺的外宾,按照惯例由大鸿胪寺(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礼宾部门)负责接待工作。在当时,官府衙门所在地都叫做“寺”,除了前面说到的大理寺、大鸿胪寺,还有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等。所以天竺僧人就下榻在大鸿胪寺。因为他们要在弘传佛法的同时还要翻译经书,需要有专门的场地以供使用。于是,朝廷就拨专款修建了宾馆性质的寓所来安置他们,这就是后来的“白马寺”。从此以后,佛教的庙宇在我国各地逐渐发展并且兴盛起来,而且在命名的时候都称其为“寺”。

洛阳佛教圣地白马寺

后来,在华夏本土又陆续地兴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隍庙、夫子庙、关帝庙、土地庙、奶奶庙等等,供奉的都是有功于我国的历史人物以及中国特有的神仙,为了与佛教有所区别,所以均称为“庙”。这就是庙与寺最明显的内外有别,即供奉境外传入神祗的庙堂均称为“寺”,而供奉华夏本土神祗的庙堂均称为“庙”。

上海城隍庙

感谢大家阅读观看!作品内容仅为个人观点,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宝贵意见。

严正声明:本文内容系作者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严禁以任何形式搬运、抄袭、拆解部分或者全部内容。版权所有,如有侵权,一经发现,必将追究责任!

0 阅读: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