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不下的手机,你的未来。

中科书综合 2025-02-08 10:58:43

在探讨手机对当代人生活的影响时,一位读者针对《放不下的手机》所发表的评论,为我们打开了全新视角:

“这让我想到了非常少人关注的老年人网瘾问题。老年人甚至一部分中年人受教育程度偏低,却在人生后半场赶上了数字媒体大潮,他们自己深陷其中不说,还在养育下一代/第三代。这样的环境会不会给他们造成脑损伤?会不会给那些小孩子造成脑损伤?他们不会读到这本书,也不会相信‘看视频多了会变笨‘这样的理论研究’。这个浪潮下的新世代会不会并未因互联网的便捷而跨过知识鸿沟,反而因为应对新媒体的准备不足而成为新的‘脑科学贫困阶级?”

这一连串发问,深刻揭示了数字时代下被大众忽视的群体困境。不仅仅是老人,还有他们养育的孩子们。

过年期间,本该是阖家欢乐、亲情升温的温馨时刻,春节走亲访友,我发现这并非个例。有许多孩子不再像从前一样嬉笑玩耍,而是聚在一起沉浸在手机、电子平板的虚拟世界里。就连幼童都能熟练操作手机看视频,不给就哭闹不止。

有句话说得好:“穷人沉迷多巴胺,富人追求内啡肽。”

有一些精神富足的大人们已经在培养孩子远离这类“短暂快乐”。管控孩子手机使用,引导他们追求自律、有价值的快乐。带他们去户外活动,或者参加阅读会,研学。

《放不下的手机:你的失控,来自被重装的大脑》

[美]卡尔·D.马尔奇(Carl D. Marci)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而《放不下的手机》这本书,或许能为我们深度剖析这一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本书作者[美]卡尔·D.马尔奇,是社会与消费者神经科学领域权威专家,Cava资本首席医学官,还在哈佛医学院任教,在马萨诸塞州总医院担任精神科医生。

他在书中指出,过度使用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正在让我们的大脑经历“重装”。大脑中独特的结构使人类形成牢固的社会纽带,然而日益强大的科技和无处不在的社交媒体抢走了我们的注意力。点赞和上滑带来的快感,使神经奖励中枢受到过度刺激,与数字时代生活方式相伴而来的习惯,给我们大脑中与注意力、情绪和记忆有关的关键部位带来了巨大压力,改变了我们处理信息的方式,也改变了我们沟通、交流的方式,甚至改变了我们的生理。

久而久之,我们会忽略能被长久支持的现实关系,转而关注那些更微弱短促的关联。放不下手机,并非因为不自律。无论是对电子产品成瘾的孩子还是父母,还是回不完信息、干不完工作、全天候待命的打工人,或许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科学解答。

孩子的未来不该被手机埋葬,老一辈对孩子的教育,是让他们挣脱手机束缚、走向光明未来的希望之光。同时,《放不下的手机》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手机影响大脑机制的契机,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这一数字时代的挑战。

0 阅读:4

中科书综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