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表态,愿意通过降低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来换取中国政府对TikTok出售的支持。
然而就在不久前,上台没多久的特朗普政府还频频想要通过加码关税的方式,来对中国进行重重施压,其态度可谓是强硬无比。
那么,之前从对华20%关税的步步加码,到现如今表示愿意同意降低方式,这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考量?
特朗普为何突然“变脸”?
自2024年起,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要求字节跳动在2025年1月19日前出售TikTok,否则将面临全面禁令。
不过,在特朗普上台后,其将这一期限延长至4月5日,并积极推动谈判,然而随着截止日期临近,谈判似乎陷入了僵局。
我国方面对于对出售TikTok的态度始终强硬,认为这是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打压,而美国内部对如何处理TikTok的分歧也愈发明显。
在这样的情况下,3月26日,特朗普在白宫对记者表示:
“关于TikTok,中国必须在其中发挥作用,可能会涉及到某种形式的批准……也许我会给他们一些关税减免,来推动这件事。”
这番话迅速引发热议,要知道,就在今年2月和3月初,特朗普刚刚将对华进口商品的关税从10%提升至20%,摆出一副全面开打贸易战的架势。
如今,他却愿意在这场博弈中退让一步,原因何在?
实际上,特朗普如今的转变其实并不意外,因为这就是他常用的“极限施压”、“虚空造牌”的一大手段。
毕竟,中美之间的关税问题,完全就是美国当局单方面挑事所造成的结果,美国想要用减免关税的方式来进行谈判,完全就是“空手套白狼”。
只不过,以美国现如今所面临的局面,但是将TikTok在全美范围内封禁,就可能面临极为严峻的阻碍。
该应用所拥有的1.7亿用户,不仅是庞大的市场,也是政治选票的来源,特朗普曾在竞选期间利用TikTok积累了1500万粉丝,收获了数十亿的浏览量,他深知这一平台的价值。
若TikTok真的被禁,将会激怒年轻选民,从而给特朗普政府的威信造成极为严峻的影响。
更为重要的是,贸易战带来的经济后果正在显现,特朗普政府20%的对华关税虽然看似打击了中国出口,但却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加剧。
在这种情况下,降低关税或许能为特朗普赢得喘息之机,同时为TikTok交易铺平道路。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特朗普可能意识到,中国强大的国力,已经不是美国想打压就能打压的了得。
大国竞争
特朗普将关税与TikTok挂钩,看似是权宜之计,实则反映了中美关系在2025年的新态势。
自特朗普上台以来,他延续了第一任期的贸易战逻辑,通过关税手段重塑全球供应链。
然而,与2018年不同的是,如今的中国经济更具韧性,而美国的国内压力也在增加。
对美国而言,20%的对华关税虽然打击了中国商品的竞争力,但也导致供应链混乱和物价上涨。
数据显示,自2月关税加码以来,美国进口商的成本显著上升,部分行业已开始向政府施压,要求调整政策。
而与美国这边通胀高涨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中国经济在外贸方面的持续走强,以及在拉动内需上的不断进步。
有专家指出,即便面临贸易战,中国经济增长更多依赖内需,关税减免只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因而特朗普政府想要单纯的通过自身实力,去逼迫中方在TikTok问题上做出让步的想法,无异于痴人说梦。
如今有关TikTok的归属问题,早已超过了传统的商业范畴,而是中美两国在科技、地缘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全面较量。
一旦妥协,不仅意味着巨额经济损失,更将危及中国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的战略布局。
此外,中方手握稀土、光伏、新能源车等产业链王牌,若美方执意升级关税战,必将遭遇更猛烈反制。
而有关关税和TikTok 的言论传播之后,3月2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对加征关税的立场“一贯明确”,并强调TikTok的交易应由企业自主决定。
实际上,从特朗普能够直接了当的提出TikTok,并将之于关税挂钩就可以看出,他在一开始的目的其实就是希望通过关税的方式,来迫使中方在TikTok问题上让步。
只不过,中方的强硬回应却令这位无比自信的美国总统有些“着急”了。
结语
美国的单边施压难以撼动中国经济的内生韧性,而TikTok归属问题也注定超越商业范畴,成为大国战略较量的缩影。
正如中国外交部所言,任何问题的解决都应基于平等与尊重。
若美国继续以“虚空造牌”的方式处理双边关系,不仅难以实现预期目标,还可能进一步的损害其国内已经千疮百孔的经济。
参考资料
正观新闻:《特朗普:或再次延后TikTok“不卖就禁”法案的生效期限》2025年3月7日
同花顺财经:《特朗普称愿用降低对华关税换TikTok“剥离协议”》2025年3月27日
观察者网:《特朗普还没死心,竟称:用TikTok换减税,中国不亏》2025年3月27日
等你售卖了,然后再加?出尔反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