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解放军在台海及其周边海域展开了一系列演训活动,引发了岛内部分人士的紧张情绪。有人甚至猜测,这些行动可能是代号为“联合利剑-2025A”的大规模军演的前奏。尽管岛内防务部门声称在过去24小时内监测到59架次解放军战机和9艘舰艇的活动,但事实上,这些兵力规模与以往相比并不算大。那么,这究竟是常规演训,还是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战略意图?
从公开数据来看,解放军此次出动的装备包括歼-10战斗机、空警-500预警机、无侦-10侦察无人机以及攻击-2察打一体无人机等,海军方面则有052D型驱逐舰、054A型远洋护卫舰和056A型轻型护卫舰。尽管岛内媒体猜测这可能是“联合利剑-2025A”的预演,但对比前几次“联合利剑”系列军演,此次兵力规模明显较小。更准确地说,这更像是“规模更大的日常演训活动”。
然而,即便是“日常演训”,解放军的行动也足以引起外界关注。日均近60架次的战机出动规模,在全球范围内都极为罕见。相比之下,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的日均战机出动架次刚刚突破三位数,而台岛面积仅为乌东四州的三分之一。如果解放军以这种频次发动空中打击,其烈度将远超俄空天军在乌克兰的行动。
对于解放军而言,这样的演训规模只是“小意思”。仅东部战区的兵力和装备规模,就已数倍于岛内武装力量,无论是陆军、海军还是空军,都占据绝对优势。即便是将当前战机出动规模翻上几番,也远未达到东部战区航空兵部队的能力极限。这样的实力差距,足以让岛内某些人感到不安。
如果当前的演训规模已经让对岸坐立不安,那么当真正的“那一天”到来时,妄图负隅顽抗的岛内势力将面临何等程度的空中打击,答案不言而喻。解放军的强大实力,早已为台海局势划定了清晰的界限。
解放军在台海的日常演训活动,不仅展示了强大的军事能力,更隐藏着深层次的战略意图。通过逐步提升演训规模,解放军让对岸难以分辨其行动的“虚实”。今天的“日常演训”,或许明天就会转变为“收台第一枪”。这种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策略,正是解放军隐藏真实行动目的的高明之处。
从最初的“冷启动”到如今的“天天都是‘冷启动’”,解放军的演训活动已经形成了一种常态化的威慑。这种威慑不仅让对岸时刻处于紧张状态,也为未来的潜在行动做好了充分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岛内防务部门发布的所谓“探测到的战机架次”,是否真的准确?截至目前,岛内官方从未承认探测到解放军隐身战机的存在。然而,人民空军的歼-20隐身战机早已多次参与台海演训活动。这意味着,岛内防务部门所谓的“具体到个位数的战机架次”,很可能远低于解放军实际出动的兵力规模。
在各类日常演训活动中,解放军出动的战机架次或许早已突破三位数,只是对岸仍一无所知。这种信息不对称,进一步凸显了解放军在台海局势中的绝对优势。
总之,与其整日活在惴惴不安、战战兢兢的状态下,岛内某些人更应该认清“两岸都是中国人”这一无可争议的现实。解放军的演训活动,既是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维护,也是对岛内分裂势力的有力震慑。早日认清现实,才是对岸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