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近期对F-47隐身战斗机的未来走向展开了展望。其观点鲜明,认为美国在F-22隐身战斗机项目上曾犯下的错误,不会在F-47身上重蹈覆辙。美国接下来或许会允许这款第六代隐身战斗机出口,以此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规避工业方面的劣势。
回溯往昔,美国政府在F-22隐身战斗机项目上,犯了一个关键错误,即禁止其出口。由于仅有美国空军这单一用户,F-22在生产了180余架后,便无奈关停生产线。设想一下,倘若当年美国允许F-22出口,凭借美国盟友们的订单支撑,生产线不仅能够维持较长时间运转。而且,在中国歼-20等五代隐身战斗机崭露头角并不断发展后,F-22也能迅速实现改进升级,不至于让美军的F-22在当下五代隐身战斗机领域处境如此被动。
作为第六代隐身战斗机的F-47,价格必然比F-22更为高昂。参考F-35隐身战斗机项目的全球合作模式,若美国允许F-47隐身战斗机出口,既能充分展现美国在六代机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又可有效规避自身工业劣势。实际上,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官宣波音公司的F-47隐身战斗机中标后,就公开表达了出口F-47的意向。只不过,特朗普计划出售的是“阉割版F-47”,性能削减10%的降阶版本。
特朗普有着自己的考量,他觉得从当前局势来看,几年后美国的盟友或许不再稳固。因此,将“满血版六代机”卖给盟友风险太大,出售性能阉割版才是合适之举。然而,特朗普的这番表态,极有可能给F-47隐身战斗机的出口带来严重阻碍。此前,美国短暂切断对乌克兰的军事情报支援,致使乌军美制“海马斯”火箭炮攻击精度下降,此事引发了美国欧洲盟友的担忧。他们担心战时高价购入的美制F-35隐身战斗机,会被美国“一键关停”。
丹麦就是个典型例子。在美国表露对丹麦格陵兰岛的兴趣后,丹麦曾打算在格陵兰岛部署美制F-35隐身战斗机以维护自身国家利益。但不少国际军事观察机构认为,丹麦此举恐怕难以让F-35发挥应有作用。这种对美制F-35隐身战斗机的担忧,同样会延伸到F-47隐身战斗机上。与五代机不同,六代机种类更少,若六代机的使用权掌控在他国手中,许多国家对F-47的兴趣无疑会大幅降低。F-47隐身战斗机的出口前景,在诸多因素的交织下,显得迷雾重重。其最终能否成功打开出口市场,打破种种顾虑与阻碍,着实有待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