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宣布波音公司中标美军第六代战斗机NGAD项目,引发的热议一直未停歇。目前,美国空军确认名为F-47的第六代战斗机尚处于验证机阶段,真正用于高强度试飞的原型机还未首飞,甚至首架原型机可能都没造出来。不过,这不妨碍有人对官方发布的少量效果图深入观察与挖掘。
有人注意到,若未来F-47战斗机与美国空军给出的效果图一致,有个惊人之处。F-47不仅有在美军战机上罕见的鸭翼,还疑似保留两具垂直尾翼。从官方图片看,F-47背部上方有一左一右、高度一致且并排的黑影。正常情况下,若机背平顺光滑,不该出现这两团黑影。合理推测,这是机身尾部的一对垂直尾翼。
鸭翼的出现已让不少人诧异,而疑似垂直尾翼的存在,更引发质疑,人们怀疑波音公司是否有能力打造真正的六代机。我们知道,五代机虽提升了雷达隐身效果,但难以做到“全向隐身”。多数时候,五代机机首对敌时隐身效果最佳,侧向隐身能力则明显降低,被敌方雷达探测的距离更远。原因在于,与机身呈一定夹角的垂直尾翼,是侧向雷达回波的主要来源,相当于天然的角反射器。所以,要提高飞机侧向隐身效果,直接办法就是取消垂直尾翼,让机背无明显凸起。
中国试飞的两款第六代战斗机,无论是三发的成飞六代机,还是双发的沈飞六代机,都没安装垂直尾翼,这体现了对隐身性能的高要求。同时表明,即便取消垂尾,这两款战机仍能保持较强空中机动性,特别是转向和滚转能力。这侧面印证两机大概率采用了推力矢量发动机,以及复杂完善的飞行控制系统。
反观波音公司的F-47,若最终真安装一对垂尾,其能否算第六代战斗机就存疑了。至少在全向隐身性能上,可能难以与五代机拉开代差。当然,不排除F-47垂尾采用先进透波材料,最大程度让雷达波穿透;或者垂尾能在飞行中竖起和放平,隐身时放平以提升侧向隐身性能。但这两种手段都有代价。
若用透波材料制作垂尾,成本必然增加,透波材料昂贵且生产工艺复杂。而且,透波材料也不能保证雷达波100%穿透,仍会有部分反射,导致F-47侧向隐身性能不如取消垂尾的中国六代机。若让垂尾具备竖起和放平能力,需用可转动动作筒连接垂尾根部与机身尾部,这套控制系统会增加飞机额外重量、挤占机内空间,影响飞行性能并降低空间利用率。
进一步思考,若未来F-47真装垂尾,很可能说明波音公司没足够技术把握取消垂直尾翼,反映出其技术能力有限。如此情况下,F-47是否算得上合格的第六代战斗机?答案恐怕不乐观,说不定更接近5.5代战斗机水平。一旦在潜在军事较量中与中国两款六代机对抗,F-47胜算恐怕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