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真的会爱到没有了自己。
——青玖情感
用全部去爱你
假设一个人对你说,“亲爱的,我用我的全部去爱你”,你会如何想?
或许你会觉得甜蜜、幸福,认为这是最浪漫的爱情表达。这样毫无保留的爱,是如此的深刻。但同时我们也要明白,如果一个人真的这样说,并且这样做了。那就意味着,在我们一个人身上,承载着两个人的世界。这是一份双倍的甜蜜,但同时也是双倍的责任。
所以,所谓的“我用我的全部去爱你”,并不是一件好事。爱情可以让生活变得幸福。我们需要爱情,但并非离不开爱情。在我们获得爱情之前,我们仍然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生活。
如果此刻,你的爱情是用自己原本的世界交换而来的。那么,这是非常糟糕的相爱状态。你以为,抛却了自己去爱,是一种无比深情的爱意表达。但事实上,你很可能正在葬送自己的爱情。
我们能够拥有爱,首先是因为我们是一个独立的人。我们健全的人格,自信的态度,积极地状态吸引到了伴侣,因而收获了爱情。当我们开始失去自己,也就开始了失去爱情。
托底心态的作用
总是会有朋友在一段恋情中,渐渐地失去自我。这种情况是如何产生的呢?是因为太爱了吗?事实上并非如此,导致失去自我的,是托底心态。
所谓托底心态,就是总是着急做那个给这段关系托底的人。你会将所有处理糟糕状态、糟糕问题的任务,施加在自己身上。而为了解决这些难题,你甚至会愿意,用降低自己的底线,放下自己的需求,作为交换。
在托底心态的影响下,你会不断地牺牲自己,再大的伤害也无法刺激起你的警惕,最终你会彻底模糊掉自我边界,只能任由对方来侵害利益,掠夺感情。
那么托底心态是如何产生的呢?主要有两大原因,第一害怕失去,第二亲子关系的倒错。
害怕失去的人,需求也极低。他们这种强烈的不安全感,往往是因为受到了原生家庭的影响。我们每个人的择偶观、爱情观,都与同性父母在爱情和婚姻里的相处模式有关。当同性父母在婚姻和爱情里,表现出了逆来顺受,无底线付出等行为。受其影响,其子女就可能会认定,想要维持住一段婚姻,就必须变成过错的承受方,只有承受了这一切才能保住自己的爱情。
亲子关系的倒错,也与原生家庭有一定的关系。在很多出现矛盾的家庭中,父母中的一方会习惯性的,不断向子女灌输自己的伴侣对自己如何如何不好的内容。而接收了这些信息的孩子,就等于被拉入了父母的纷争之中。当父母再次发生争执时,孩子就成了争执的调停者,肩负起了不应该肩负的责任。那么当孩子长大之后,也就会习惯性的承担亲密关系中负面的部分。他们会强压下内心的不满,来包容对方的一切,以求解决矛盾和事端。
如何避免托底心态
我们知道,托底心态的主要表现就是失去了自我。那么要避免托底心态,关键也就是找回自我。
在亲密关系中,换位思考与失去自我是两码事。我们需要感受伴侣的情绪,了解伴侣的需求,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下自己。感情是两个人的事,爱情应该让我们感觉愉悦,而非痛苦。
我们要学会在亲密关系中,更多的独立思考,更多的从自身的需求出发。将自己的人生规划,与爱情分隔开来。即使没有爱情,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奋斗目标。这些目标,不应该受到伴侣的影响。
除此之外,我们要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对于自身要有正确的认知,要善于肯定自己和自我激励。我们要坚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先从爱自己,重视自己开始,伴侣才会愿意爱我们,重视我们。
另外,在我们为伴侣进行付出,或承担一些亲密关系中的责任时,要多从自我的角度进行思考。多问自己,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承担这些是我们自愿的吗,做了这些事,我们感觉幸福吗?一定要在保证自我舒适感的基础上,再去满足对方的需求。
我们,都不要做那个背负一切,为爱情托底的人,而要做那个为幸福增砖添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