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偏高的人,饭后常有4种表现,若你没有,说明血糖控制比较好

奇妙本草 2025-04-13 12:50:36

黄大爷今年65岁,每年都会去医院做个全面检查,这次检查发现空腹血糖的指标为6.5mmol/L。这给他吓得不轻,以为自己患上了糖尿病,赶紧拿着报告去找医生。

医生告诉他,这个血糖值需要进一步检查糖化血红蛋白、OGTT指标,如若这两个指标正常的话,则属于糖尿病前期阶段,可以暂时不吃药,通过生活方式调理改善。听完医生的讲解后,黄大爷才稍微放下了心。

一、血糖高,就一定是糖尿病?

糖尿病最为典型的表现之一就是血糖上升,以至于很多人在血糖上升之后第一反应就是自己患上了糖尿病,然而血糖升高一定是糖尿病吗?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徐谷根教授刊文介绍,高血糖不一定是糖尿病,但糖尿病一定是高血糖,血糖高有可能是由于过度体力活动、过度兴奋、感染、发热、大出血、手术、创伤、麻醉等因素造成的应激性高血糖,出现糖耐量下降、血糖飙升的暂时性高血糖。

也有可能是因为服用了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口服避孕药、阿司匹林、消炎痛等药物所致的一过性血糖上升。

另外,患有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疾病,也可能会导致继发性糖尿病发生。

这几种情况引起的高血糖,在应急状态解除、停药以及原发病治疗好之后,血糖即可恢复正常。

根据世卫组织提出的标准,糖尿病诊断标准是伴有多食、多饮、多尿以及体重下降等“三多一少”症状的同时,附加以下任意一个或多个条件:

糖尿病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7.0 mmol/L、口服葡萄糖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0 mmol/L、随机血糖≥11.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

值得关注的还有一种介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间的代谢状态,即糖尿病前期。这时候如果不加以控制,下一步可能就会发展成为糖尿病。

大多数糖尿病前期没有明显症状,很多人都是在体检时才偶然发现。糖尿病前期的空腹血糖值在5.6~6.9mmol/L之间、口服葡萄糖糖耐量试验检查结果为7.8~1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5.7~6.4%,如果你的血糖值没有超过这个标准则没必要过分担忧。

二、饭后若没这4种表现,说明血糖控制不错

糖尿病患者餐后的血糖越高说明血糖波动越大,长期如此会给身体带来一系列的慢性并发症,其危害甚至比持续高血糖还高。

但不同健康状态糖友的餐后血糖值控制目标也不同,普通成人二型糖尿病应控制在10mmol/L以内,新诊断、病程较短、年龄较轻且没有并发症的糖友应控制在7.8mmol/L以内,中等程度的并发症或伴有原发病的老年人,可控制在11.1mmol/L以内。

那糖友怎样判断自己的餐后血糖控制情况呢?除了测血糖之外,如果饭后没有出现以下4种情况,说明您的血糖控制得还不错。

饭后困倦:很多人在饭后会明显感觉困倦、想睡觉,这多半是因为血糖上升导致保持清醒、警觉的神经元受到抑制所致。

饭后口渴:血糖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状态下,会导致渗透性利尿,大量的水分随着尿液流失让身体缺水,会导致饭后口干。

饭后易饿:不少糖尿病患者在吃完饭后很快会感觉饥饿,这是因为胰岛功能较差导致血液内的葡萄糖无法被身体利用,大量随着尿液排出。缺乏葡萄糖供能的患者只能消耗蛋白、脂肪供应能量,饭后很快就会感觉饿。

饭后困倦: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糖代谢紊乱,餐后血糖上升身体却无法利用,餐后会比普通人更容易犯困,不睡会感觉整个人都累得不行。

三、糖友进餐时做好这4点,不怕餐后血糖升高

想要避免餐后血糖大幅度上升,可在进餐的时候做好这几件事,对血糖的控制非常有帮助。

1、控制碳水

糖尿病患者要控制米、面、馒头等精制主食的摄入量,每日应保持在200~350g左右,注意要粗细粮搭配,如精细米面搭配全谷物、杂豆等,尽量避免只吃精细米面。

2、多吃蔬菜

绿叶蔬菜内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含量很高,且能量低,食用后可延缓胃排空的速度,让葡萄糖消化吸收减少,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很有帮助。建议患者在餐前吃一碗绿色蔬菜,可增强饱腹感,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量。

3、餐后运动

吃完饭后要离开餐桌溜达溜达或是做做家务,增加一些日常的活动量,不要换个地方站着或躺着。

4、药物治疗

降糖药几乎都可以降低餐后血糖,只是程度不一样,其中以降低餐后血糖为主的降压药有格列奈类促泌剂、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α-糖苷酶抑制剂、短效磺脲类促泌剂等,但糖友不能随意换药,如果出现餐后血糖容易升高的情况,要告诉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药物。

糖尿病是无法治愈的慢性疾病,发现血糖有上升的趋势一定要及时咨询医生进行干预,别等到发展到糖尿病期了才重视!尤其是年轻人一定要注意。

参考资料:

[1] 《血糖高不一定是糖尿病!》.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糖胖逆转中心2024-01-29

[2] 《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是多少?不同人群控制目标不一样!》.成都西南中医医院糖博士2025-01-08

[3] 《中国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的餐后高血糖,这3大管理策略要牢记!》.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内分泌2022-08-15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