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生今年54岁,在2年前因高血脂而发生急性脑梗,因送医及时没有留下后遗症,出院后一直服用阿托伐他汀控制病情,病情控制的很稳定。
2个月前,他外出旅游时突发心梗,在当地的医院植入了支架,术后医生给他开具了瑞舒伐他汀服用。当时刘先生没有细问医生还要不要服用之前的阿托伐他汀,而是自己做主将2种药一起吃了。
吃了一个多月身上出现了严重乏力、食欲不振的症状,去医院一查发现转氨酶指标几乎“爆表”,被诊断为急性肝衰竭。
之所以会发生肝衰竭,与他联用2种他汀相关,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汀竟然会伤肝吗?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降脂药物之一,通过抑制体内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脂。此外,它还可以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常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
尽管他汀类药物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非常好,但也有不少患者害怕长期吃他汀会伤肝。
不可否认,他汀类药物确实有可能会导致肝功能异常,那怎样判断自己有没有出现肝损伤呢,主要看转氨酶和胆红素两项指标。

转氨酶指标上升在服药过程中很常见,一般会在最初用药的3个月内出现。有关数据显示,继续用药,有70%的患者指标会恢复正常、20%的患者需要停药才能恢复正常,还有约3%的患者会持续上升,直至指标超过正常值3倍,此时则需要停药。
还有些人服用他汀后检查,出现转氨酶水平正常,但总胆红素却升高了,这种情况也要密切关注,因为胆红素水平升高比转氨酶水平升高更能直接反映出肝脏的损伤程度。
总胆红素包括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这两个指标上升说明肝脏病变或胆道阻塞,上升的程度则预示着肝功能异常的严重程度。一旦总胆红素指标超过正常值上限2倍时,即使转氨酶没有超过正常值3倍,也需要及时停药,进行保肝治疗。

近年来关于他汀的研究越来越多,多项研究发现他汀除了可以降脂外,在抗炎、抗组织纤维化以及抗氧化等方面也有作用,甚至有研究指出本身患有慢性肝病的患者,在药物的这些作用下或可延缓病情发展。
但这似乎与传言的内容不符,不是说他汀会伤肝吗?怎么还能延缓病情发展了?
近日,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联合韩国蔚山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发表了一项论文研究,调查了RPDR队列数据内400万患者的临床记录,并纳入2000年7月~2023年6月期间年龄在40岁以上且诊断为慢性肝病的16501例患者数据,其中有3160例使用他汀类药物、12891例未使用。
经分析发现,与没有服用他汀类药物相比,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慢性肝病患者,肝癌风险下降33%、肝功能失代偿的风险下降22%,而且服药时间越长,风险下降幅度就越大。

此外,研究人员还分析了不同他汀类药物对肝脏的保护作用,降低肝癌风险方面,亲脂性他汀作用更加突出,其中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可让慢性肝病患者患肝癌的风险下降36%;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这类亲水性他汀,则可让风险下降21%。
尽管不少研究发现他汀对抗癌有一定潜力,但不建议普通人或慢性肝病的患者盲目服用他汀来抗癌,毕竟这些研究多还处于临床前阶段,具体的机理尚不明确,还需要更多研究佐证。
至于对于本身需要服用他汀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则一定要遵医嘱积极、规律的用药,切不可随意更改用药。

服用他汀期间,有不少需要注意的事情,这几点一定要做好,避免不当的用药方式给健康带来影响。
1、要定期复查监测
服药2~3个月内应该检查血脂、肝肾功能、肌酸激酶以及血糖指标,之后根据检查结果调整用药以及检查的频率,无异常的情况下可将检查间隔延长至6~12个月一次。
2、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他汀类药物服用期间要避免与伊曲康唑、红霉素等强效CYP3A4酶抑制剂联用,否则会增强药效,导致副作用的发生风险增加;也要避免与甲氨蝶呤、氯霉素联用,否则容易增加肝损伤的发生风险;与华法林、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联用容易增加出血风险。

3、要注意健康饮食与运动锻炼
用药期间也不能忘记生活调理,包括饮食上要控制脂肪、糖分摄入,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果蔬,避免食用西柚相关的食物。同时要注意积极运动,运动可促进新陈代谢,对降脂能起到辅助作用。
4、不要随意调整剂量
他汀剂量大小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呈正比,他汀剂量越大,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越大,在用药时一定要遵医嘱进行,切不可随意增加剂量。

他汀类药物对心血管疾病治疗有重要的意义,正确服用的前提下一般不会伤肝,对此不必过分担心。
参考资料:
[1] 《服用他汀类药物转氨酶升高,该如何应对?》.PSM药盾公益2024-09-29
[2] 《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降低肝癌风险33%,还能改善肝纤维化》.路汀生命科学研究2025-03-02
[3] 《【医疗服务】再三提醒:服用他汀类药物,一定要注意这些!》.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部2024-12-22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