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好,就回家继承上亿家产,这富二代用一句话,酸倒整个科研圈

美辑的课程 2024-05-25 11:20:40

又到毕业季。

有人忙着毕业找工作,有人则面临要不要读博的选择。

「穷人到底该不该去读博做科研」一直是个常聊不衰的话题,与之对应的话题「有钱人读博做科研的优势在哪里」同样也很火。

有了对比,才更接近问题的真相。今天,我就借身边的真实案例,分别演示下小镇做题家和富二代各自不同的科研人生剧本。

小镇做题家的科研人生

当小镇做题家拿到科研人生剧本后,会经历怎么样的人生呢?

「他」的科研故事,有可能是这样的。

尽管出生于一个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小镇上,可凭借父母的严格要求,自己对学习的热情和自律,以及比周围同学高出那么一点点的天赋,成绩优异的他总是能毫无悬念地考到全年级前几名,成为老师和同学们眼中的学霸。

当然,代价也是巨大的,那就是几乎不曾和发小们一起疯玩过,也没有什么课余爱好。

好在付出总有回报,何况是年复一年的付出。

16 岁那年,他考进了县城最好的高中。

在高中里,他接触到的人更多了。在见识到越来越多的同龄人的生活状态后,他在此时已彻底看清,下定决心一定要走出这片穷乡僻壤。而高考无疑是唯一的救命稻草。

为了考上理想中的 985 大学,第一年高考后他选择复读。

复读的一年是难熬的,然而命运也没有亏待他。第二年在进入梦中情校后,他的人生开启了新的一页。

生活的城市比小镇和县城大得多,学校里各种各样籍贯、背景和出身的同学,也让他在了解完别人的故事后,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

答案很简单:继续读书。

反正没什么爱好,也不必加入社团。他把书本的知识掌握好,继续做个听话的学生。

拥抱扎实的书本知识在优越的学术环境中总会发光,他得到有机会可以加入导师科研团队,进入实验室学习。

叩开科研的大门,他渴望在未来也能做科研。

为了减少家里负担,他在业余时间也找点零工打。做过超市收银员也发过传单,甚至一些像作业代写、替人开家长会这类不那么光彩的事情也做过。

除了金钱,这些工作并没有给他带来一丝快乐,因为在实现生活费自由后,他却只能看着自己心仪的女生跟别的男生谈恋爱。

终于本科毕业了,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出国深造。

一方面是对科研的兴趣使然,另一方面,他也需要获得日后能在大城市生存下去的唯一依仗 —— 更高的学历和海外的背景。

顺利读研后,他和家人都非常开心,尽管意识到即将掏空家底。

可就在他研二圣诞节假期「衣锦还乡」,顺带参加发小的婚礼后,家人第一次有了催婚的意思。

他不以为然,觉得自己年龄还小,而且科研还没上正轨。当然,真实的原因是他担心承担不了谈恋爱所付出的时间和金钱成本。

转博后的日子并不轻松,因为他有一个患重度拖延症的导师和两个神秘的老外师兄。

其中一位师兄,不怎么来实验室,但每次一来,总会莫名其妙地搞坏些仪器设备,这严重耽搁了他实验的进度。

而另一位同门,则总是追着他讨论问题,让他帮自己「顺手」完成些小实验。

后者毕业时,他惊奇地发现,其中至少三分之一的数据是他的。

临近毕业,实验基本做完。

图源:图虫创意

他终于在读研后第二次回到老家。

在高中同学的聚会上,那个当年成绩远不如他的同学,已经在省城买了房子,准备要二胎,而他却还在焦虑着自己回国前投出那篇 SCI 论文什么时候收到回信 —— 这篇代表着他六年心血的论文,导师足足拖半年才改完。

眼看要进入而立之年,他情急之下用这篇只登上二区期刊的论文毕业,也算为自己的博士生涯画上了句号。

虽然,隐隐然感觉到自己被同龄人中的优秀者甩开身位,可他仍不愿放弃科研。因为除此之外,他似乎也没有其他谋生的技能。

在导师的帮助下,他继续做博后。

两年的时光飞逝而过,尽管每天早出晚归,在实验室兢兢业业,他仍然没什么拿得出手的科研成果。

好在国外博后出站基本没什么要求,他依旧能够顺利做完。

终于还是到了该找工作的时候,他留在国外的希望非常渺茫,而且必将面对更长时间的奋斗和挣扎,何况他还是家中独子,怎忍心将日益年迈的父母留在家中。

于是,他到离家不远的城市里找了份高校教职工作。

找工作的过程很顺利,他的履历不错,唯一的短板就是科研成果。就职的高校科研底子差,要求也并不高。

他耳闻目睹了很多「非升即走」的反例,所以在选择高校的时候非常谨慎,宁愿减少收入,也要求一个稳定。

33 岁的春节假期是他本科毕业后享受的第一个完整的假期,可是并不轻松。

他一边熬夜准备自己的国自然青基本子,一边以每周相亲三四场的高强度挑战与不同的女性极限拉扯。

他沮丧地发现,除了博士学位和高校讲师名头,他并没有太多挑拣别人的资本。

不出任何意外,他的本子未获立项,但他却幸运地找到一位各方面都「合适」的女孩。

结婚后,生活有了奔头,他也终于赶上贷款买房子、生孩子、过平淡日子的人生列车。

孩子出生的时候,他觉得世界从此不一样了 —— 此时,他发小的老大已经上初中。

孩子出生后的生活更加忙碌,而在学校踩熟地皮后,他又刚好来到事业的上升期。工作生活的各项任务纷至沓来,他分身乏术却不得不单独面对。

图源:图虫创意

不惑之年,他的科研积累过线,评上了副教授。体检单里,他的两个慢性病也逐渐露出苗头。

对于未来,他能确定的似乎只有不确定。

富二代的科研人生

富二代的人生,可能会比一般人的轻松,他们搞科研也不例外。

他含着金钥匙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家中资产有几个小目标。他并不是纨绔子弟,从小就有一个成为科学家的梦想。

父母也有心引导,八九岁之前就有机会尝试各种爱好,所以涉猎广泛。至于英文,他三岁开始就上读绘本的辅导班,水平已在同龄人之上。

小学、初中、高中,他一路重点 —— 买得起学区房,也交得起择校费。优质的公共教育资源很早就汇聚到他的身上,城市里最优的社会辅导机构也任由他选择。

在父亲好友的介绍下,他读初中时便有机会进入全国顶尖的科研机构进行参观,还去做了一个假期的观摩实习。

高中后他顺利进入 985 高校。

自由宽松的氛围,让他利用业余时间广泛参加社团活动,拓展爱好。校方的国际交换交流项目他也没有错过,增广见闻,周游世界,既开阔了视野又打开了格局,还在自己履历上增加亮点。

当然,他最大的兴趣还是科研,所以能在本科还未毕业时就收获了人生中第一篇学术论文,虽然排名比较靠后,但发表的期刊非常好。

本科毕业后,他拒绝了父亲推荐的几个职位,在海外继续追逐自己的科研梦。

为了节省通勤时间,他租住学校旁边的公寓,并专门请阿姨做饭洗衣打扫房间,住习惯后,干脆买下了这套公寓。

图源:图虫创意

因为在读博前找了很多人充分打听,他的导师比较佛系,课题组整体氛围也非常好。

读博并非一帆风顺,他的压力无法向家人倾诉,因为每次谈到这里,家人总是要他不必读下去,回家继承家业。

在项目推进最艰难的时期,他差点就答应了。幸运的是,正在犹豫的他,等到了论文发表的好消息。

读博五年,他发表了 3 篇 SCI 论文,档次有高有低,但足够顺利拿到博士学位。

为了进入全球顶尖实验室,他在自荐信中表达了自己不差钱的条件,只要有保险,不在乎拿多少薪水。而这,也成功打动了业内大牛。

博后阶段他没能做出超越博士阶段的成果,进入而立之年,在家人千呼万唤下,他回国择业。

国内的发展令他震惊,国内的内卷也令他恐惧。

在家人的帮助下,他选择进入一所双非高校,原因只有一个:横向经费到账达到一定金额,也能安全通过考核。

两年过去,他没有申请到任何项目,空背负光鲜的履历。在外界暗伏的质疑声里,他逐渐丧失了意志。

在父亲朋友的介绍下,他娶了位门当户对的太太。妻子是位很有生活情趣的人,带她补足了年轻时因为科研而错过的精彩人生。

反正科研就那样,慢慢积累吧。

不惑之年,勉强过线,评上了副教授,随后他放弃了自己的实验室,有时会自嘲自己是个「废物」。

对于未来,他觉得父亲那边,还是需要个帮手。

图源:图虫创意

写在最后:

在以上两段不同的人生里,可能有很多的延伸和叠加。小镇做题家也好,富二代也罢,都是现实中正态分布的少数两端。即便身处其中,面对的具体情况也会不同。

再回到开头要不要读博或是谁更适合做科研的话题,我只能说,主要还是看天赋、兴趣,以及努力。也有科研人靠着自己的努力,拿着寒门子弟的脚本过上了富二代的人生。

当然,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并不一样,不同的人生也会有别样的精彩。

不知道作为读者的你是属于哪种呢,搞科研后又是什么状态?期待看到你的留言和故事。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