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浅方营养师。去年我接触过一位53岁的女性,她长期为体重问题困扰,尝试过节食、代餐,但结果总不理想。
后来调整了饮食方式,用她的话说,“早餐吃饱蛋白质,晚餐吃够菜叶子”,半年后从138斤减到了103斤。今天就来聊聊她的经验,以及背后的科学依据。

早餐吃够蛋白质,一上午不容易饿
这位女性过去早餐习惯吃白粥配咸菜,但上午10点就饿得慌。我建议她把粥换成水煮蛋、牛奶或无糖豆浆,再加半根玉米或一片全麦面包。调整后,她发现上午更有精神,也不会总想吃零食。
国外一项研究跟踪了200名成年人后发现,早餐摄入20克以上蛋白质的人,一天中吃高热量零食的几率降低了30%。蛋白质需要更长时间转化能量,所以饱腹感更持久。
普通人可以这样搭配:1个鸡蛋+1杯牛奶+半根玉米,或者1小碗豆腐脑+1个茶叶蛋+几颗坚果。

晚餐重点吃高纤维食物,第二天起床更轻松
很多人觉得“晚餐不吃主食就能瘦”,但这位女性最初晚上只吃水果,结果半夜饿醒。后来改为清炒菠菜、西兰花等绿叶菜,搭配半块红薯或一小把糙米饭,反而更容易坚持。
纤维含量高的食物体积大、热量低,比如一盘水煮青菜的热量不到半碗米饭,但吃下去更满足。建议晚餐用2/3的盘子装蔬菜(如芹菜、豆角、茄子),剩下1/3搭配少量杂粮或瘦肉。

食材不用复杂,关键是搭配比例
很多人误以为减肥要吃昂贵的“超级食物”,其实普通食材就能做到。比如早餐的鸡蛋可以换成卤蛋或蒸蛋,牛奶喝不惯可以选无糖酸奶;晚餐的青菜可以水煮、清炒或凉拌,但注意少放油盐。
这位女性分享了一个细节:她常把晚餐的蔬菜提前焯好分装冷冻,回家直接加热,节省时间又避免偷懒点外卖。
别怕吃主食,选对时间和种类
这位女性把主食集中在早餐和午餐,比如早上的燕麦片、中午的杂粮饭,晚餐则用红薯或南瓜替代。
主食提供必要的能量,完全不吃反而可能影响状态。重点是控制总量,比如每顿不超过一拳大小,优先选糙米、燕麦等粗粮。

最后提醒小伙伴们,任何饮食方式都要结合自身情况。比如身体弱的人,蔬菜可以煮软一点;体力消耗大的,午餐适当增加主食。
参考文献Bellissimo, N., et al. (2020). "The Effect of Protein Intake at Breakfast on Snacking Behavior in Adults." Nutrition Journal, 19(1), 45. doi:10.1186/s12937-020-005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