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与不幸,皆有尽头。
上午,市区第二批涉宅类土地出让,6宗地块全部成交,总出让金额约24.8亿元。其中,天然居地块和凤舞铭居东地块溢价成交,其余地块均底价成交。
此次土拍,呈现出三大特点:
1、土拍热度两极化。
天然居地块和凤舞铭居东地块,成为“热门选手”毫无意外。
前者是扎扎实实把地价调低了,起拍楼面价每平米下降了两千多。作为市中心仅剩下的土地,天然居地块溢价率最高,达到26%,被万盛竞得。后者是在“K型复苏”下,面向更为稳定的改善客群,也是难得一见的可以做出产品溢价的地块,最终被明珠以溢价率10%拿下。
其余地块,和之前的情况差不多,几乎是地方平台兜底。比如苍梧六期南地块,被苍梧拿下;九岭路南、瀛洲路东地块,被同城拿下。
2、全国性品牌房企消失了。
大环境这样,很多全国性品牌房企早就暂停拿地了。就算还有拿地计划的大房企,也是更倾向于一二线城市。可明确的是,未来活跃在连云港土地市场的房企,大致有两种:区域深耕型的本土房企和地方国企。
3、本土房企是大赢家。
此次土拍,我们见到了好几个本土房企的身影,万象、万盛、明珠等。当然,也有名不经传的本土小房企,要么就是主业并不是房地产的企业,要么就是虽然在连云港开发过项目,但也只是“入股”的方式。
相对来说,他们有自己的拿地优势。一方面,大多数没有选择大肆扩张,而是稳健发展的路子,所以资金方面没什么太大的压力,可以实现“拿地自由”;另一方面,本土房企对连云港这些地块更加了解,也有自己的口碑。
结语:
拍地规则没变,市场行情也没起色,大量房企还处在困境当中,能在土拍场上拿地的房企,自然也不太会有变化。
和大部分城市需要地方平台公司托底不同,连云港还有不少稳健且有实力的本土房企在场,并且在今年的二次土拍中,都占到了“绝对主力”。
尤其是明珠,这个老牌本土房企在今天的土拍出手了,令我多多少少有点意外。这也是时隔很多年,继开发了皇冠花园、万福新城后,明珠在海州区又落下一子。
尽管全国楼市趋冷,连云港依然是值得押注的市场,优质地块就不愁没人要。
[呲牙笑]地方城投,来回倒,没意思
使劲吹。
加油吹
睁着眼睛说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