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末庚子年间,为反抗清政府的对外宣战政策,东南各督抚自发联合起来,与帝国主义达成了《东南互保章程》协议的合作,史称“东南互保”。“东南互保”实际上维护了东南地区的稳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对于国家权益的维护起到了不容忽视的力量。
然而,关于这段历史,人们对“东南互保”中各地方督抚所做的行为是否为卖国仍有争论。李鸿章作为参与“东南互保”的重要人物,对“东南互保”的发展举足轻重。本文试图以他为例,全面客观地分析此历史事件到底含多少卖国成分。
关键词:“东南互保” 李鸿章 地方督抚 西方列强
“东南互保”形成1900年,义和团运动自兴起后迅速席卷北方各省。在这内忧外患的局面下,慈禧公开向西方列强11国同时宣战。然而,宣战诏书尚未传至国外,就被东南各督抚扣下了。
暂且不论慈禧此番举动有何深意,在宣战书下传至地方时,邮政大臣盛宣怀首先下令将宣战诏书进行扣押,并电告各地督抚,不要服从此命令。
广东督抚李鸿章闻讯赶来,在致盛宣怀的电文中表示“廿五矫诏,粤断不奉”。各地督抚见李鸿章如此公开表态,纷纷应和。
其实,早在慈禧未宣战之前,两江总督刘坤一、 湖广总督张之洞、 两广总督李鸿章、邮政大臣宣怀各督抚眼见北方战乱流民之苦,不愿东南各行省也遭此大难,曾多次密议盘算。
随后,盛宣怀立即提出与西方各国互保东南的“补救”方案,经张之洞加以补充,各地督抚的逐渐响应,很快便到了和列强谈合作这一步骤。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盛宣怀是封建官僚阶级大买办的拥护者和既得利益者,他在列强和各地督抚之间牵线策划,是为了维护南方地区的稳定不假,但更多的是在利益驱使下所做出的顺应时局之行为。
此前,义和团运动的蓬勃发展已经损害了列强的在华利益,以英国为首的列强一直在寻找机会,活跃在东南各行省。
当清政府表示要利用义和团来对抗八国联军时,坚决镇压义和团运动的东南各督抚和不断攫取在华利益的列强似乎“不谋而合”。
很快,以刘坤一、张之洞为首的东南各督抚与列强们达成了协议,史称“东南互保”。“互保”一事过程看似迅速顺利,实则并未签署只有协议,很是微妙,仍需探究。
李鸿章在“东南互保”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世人大多认为,李鸿章“粤断不奉”之诏指的是慈禧所表达的“宣战之诏”,实则不然。经过对史料的考证分析,可以得出,李鸿章回复盛宣怀电中所谓不诏,指的是清廷同日所发的“集义民御外侮”谕旨。
当时,对李鸿章来说,内忧尚未解决,利用“内忧”来解决外患,不是明智之举,这是他首先反对的。何况“东南互保”尚未形成,最要紧的还是北上进京一事 。
由于事态紧急,“东南互保”一事发展得十分迅速,加上盛宣怀在刘坤一、张之洞和李鸿章之间积极沟通,李鸿章对“东南互保”的核心思想逐渐认可。
要知道,盛宣怀可是李鸿章的心腹幕僚。即使李鸿章不是“东南互保”的核心人物,他也是对这件事的整个过程洞若观火的。
在时局等各方面不可控的因素影响下,最终,李鸿章在最后一场商谈“东南互保”约款前表态,同意一致行动。
自此,李鸿章成为“东南互保”的重要人物。
“东南互保”是地方与中央关系突变的标志性事件。在我国悠久的朝代文化中,即使中央和地方的权力抗衡处在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央集权统治也始终是主旋律。
而“东南互保”之局向我们直观呈现的是,南方督抚的实力以及对时局的把控能力都在提升,晚清政府对地方势力的控制和影响反而削弱了。
实际上,不是晚清政府对南方的影响变小了,而是列强的不断入侵对中国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尤其对列强有着诸多开放区域的南方,效果更加显著。
作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的李鸿章,他较早地认识到了西方科技的先进性,并将西方科技引入中国,并做出了很大的成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江南制造总局的建立。
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列强给中国带来的一切影响,李鸿章也开始用辩证的思维来看待。
以李鸿章个人为例,扩大到东南各督抚,甚至可以说,他们对西方的先进文明展现出一种推崇性,在看待问题上也会不可避免地亲近西方列强。
因此,当西方列强表示要与东南督抚合作时,两方一拍即合。
显然,在维护东南稳定这一点上,两方具有一致性。否则,一旦开战,东南各行省数百万人的身家性命顷刻之间化为灰烬,各国数百万亿资产化为虚有。
但在关于清王朝和地方事务的管理上,两方则持完全对立的态度。
毕竟,东南督抚就算再推崇西方先进的文明,也不可能对西方列强昭然若揭的野心装聋作哑。
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地方督抚与西方列强的关系从表面上看,东南督抚在与列强合作互保之时,他们的态度是较为妥协的。
这也是为什么在一段时间内,世人大多认为“东南互保”是地方各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而与帝国主义狼狈为奸所做出的无耻卖国行为。
其实不是,站在东南各督抚的立场上,他们想通过这个协议确立的,是与西方列强互不干扰,坚决避免出兵的原则。
早对中国长江流域垂涎欲滴的英国正想趁着北方大乱之时,加深对中国的侵略。在欣然同意与东南督抚寻求互保后,英国下令增派兵舰前往南京和汉口。
这一举动立刻引起了盛宣怀的警惕,他直接致电刘坤一并建议道:
“自吴淞以迄长江内地,公应饬沪道告知各国领事,自任保护,勿任干预。”
在明确抵制西方列强侵略后,以刘坤一和张之洞为代表的东南督抚们则开始根据“以夷制夷”方针对列强进行了积极的外交攻势。
这种想法是有所依据的,事实上,《东南互保章程》最后协议的确定也证明了“以夷制夷”方针的正确性。
在英国意图往长江流域派兵之后,各列强紧跟其后,纷纷有所行动。但是,列强们在中国都有各自的势力范围,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只有英国受益,其他列强也不会甘心。
“以夷制夷”方针正是通过利用列强与列强之间的矛盾,相互制约,在外交上与各列强进行谈判,从而最大程度上保障国家的权益和东南地区的稳定。
那么到底是什么支撑着地方越过中央,能够与西方列强达成“东南互保”合作呢?
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清政府为镇压国内运动,不得不将中央权力下放,依靠地方自救来实现对全国的统治。
这个时期,地方各督抚及私人军队顺势发展,逐渐掌控当地的军权和行政实权。地方督抚势力的膨胀很快也引起了中央的警惕,中央试图收回地方的军权,但收效甚微,反而激化了地方与中央的抗衡。
以刘坤一、张之洞为代表的督抚们力保东南地区的稳定,除了保护无辜的百姓免受战乱之苦外,维护东南地区经济的正常运转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要知道,长江流域经济较为发达,它所担负的不仅仅是清朝政府的财政收入,还有巨额的外债。
如果东南地区的经济受挫,外债势必不能及时归还,西方列强可能会趁机向中国索取更多的利益补偿,到时候,清政府将会陷入更大的危机。
除此之外,清政府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地方官员可以直接办理外交事务。
晚清时期,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地方官员与西方列强的交涉频率逐渐增加,对列强的了解也在逐步加深。
当慈禧向地方下达对各列强宣战的谕旨时,东南督抚率先看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清政府不占优势的前提下,盲目开战会给大清带来更加沉重的打击。
于是,东南督抚利用他们可以直接办理外交的权力,让盛宣怀从中斡旋,不断与各国领事商讨方法,最终促成了“东南互保”协议。
通过分析“东南互保”协议的确立过程,可以得出,作为东南督抚领袖的刘坤一、张之洞、李鸿章等人,他们是热爱自己辖区的。而作为大清的子民,他们对清政府的忠诚也是显而易见的。
由此看来,“东南互保”是东南各督抚们在当时复杂的历史背景下,所作出的最为明智的选择。
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东南各督抚是否卖国事实上,在“东南互保”形成初期,李鸿章是不甚在意的。从他决定奉诏北上,一路上走走停停,完全忽视朝廷的催促可以看出他又是犹豫的。
他决定奉诏北上,是因为对朝廷仍抱有期待。面对北方之乱局,他明知清廷的统治已经名存实亡,但他还是想拼一拼,想用自己的力量为大清、为百姓做点实事。
当慈禧下达向各列强开战的时候,李鸿章知道这是荒唐的。以八国联军的军事实力,清朝打不起也拖不起。
北方的战乱已经给衰弱的大清沉痛一击,此时,若执意让东南各省无意义地前往京城送人头,这对大清王朝来说将是一场毁灭性的战争。
正是因为知道这些道理,李鸿章刚开始对“东南互保”的态度是默许的,但也没有完全将希望寄托在与列强合作上。
毕竟,西方列强不会放任东南各地区轻易形成互保局面,如果合作没有谈妥,东南地区与列强之间的抗衡局势破裂,他在外围尚且可以寻找转圜之机。
在盛宣怀、刘坤一等人积极的外交谈判下,“东南互保”合作逐渐成形,李鸿章见时机到了,便同意一致行动。
在这种关键时候,李鸿章的积极参与无疑是给“东南互保”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李鸿章在“东南互保”中的自主性是经过深思熟虑,理性分析时局后,所做出的最有利于大清和百姓的行为。
历史之所以被称为是历史,是因为我们不可能重走一遍前人的路,自然也评判不了哪个才是正确的道路。
从表面上看,八国联军都打到京城,东南各省竟然为了自保公然反抗中央,与列强进行合作,这就是妥妥的卖国行为。
如此这般,那凡是参与“东南互保”的地方各督抚便全是卖国贼了。
实则不然,以慈禧为代表的清朝皇族统治集团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向帝国主义投降,割让领土,送出海关权,奴役百姓,诸如此类行为,才是真正的卖国。
而东南各督抚在效忠大清的前提下,对时局进行了理性的分析,趋利避害,最终选择“背叛”自己的朝廷。
顺应局势之行为,只能算得上是妥协,实在算不上卖国投降。
-END-
【文|祁䄂】
【编辑|长庚】
参考文献:
徐锋华 中外激荡下李鸿章的北上心态与庚子政情【J】期刊文章,2016梁复生 庚子粤督李鸿章“不奉诏”考辨——兼论东南互保之奠局【J】期刊文章,2022张艳 晚清地方与中央相抗衡的制度因素——以东南互保为例【J】期刊文章,2011董丛林 “东南互保”究竟保了谁的利益?【J】期刊文章,2022梁复生 论“东南互保”中的地方督抚与西方列强——晚清地方政权与列强的一种关系【J】期刊文章,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