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中,可谓独具特色。先不说前面的周文王、周武王,这两位那是开万世基业的先驱,天下无礼而此二人创了礼。
再是说周成王、周康王,这两位承继两代先王之精神,呕心沥血建设西周和发展西周,让西周江山逐渐稳固。
然后说周昭王、周穆王,这两位虽不如前面几代,但也是心有志向的天子,征荆楚,打戎狄,西周的天子尊严多少也得了保全。
再而后则有周孝王、周厉王,一位执政时间不长,而另一位试图在国内推行改革,所谓是操之过急,坏了贵族群体的利益,被逐出了天子都城。但这两位也还不算破了先王礼制。
然后就是周宣王和周幽王。这两位在史书中的评价,是为两个极端。一个是中兴之主,一个是亡国之君。其中,又以周幽王的声名为更坏,宠幸后宫,荒废国政,废长立幼,玩弄诸侯,诸般作为都算是礼之反面了。
周幽王大致是与夏桀、殷纣差不多的评价了,坏掉礼数那是毋庸置疑。可是,周幽王的坏掉礼数,并非是没有来由的坏,如果要说更早一点的坏掉礼数,其实他的父亲周宣王就要坏得更早。
我认为,周宣王虽是中兴之主,可是也是坏掉天子礼数的第一位。
第一件事,周宣王任用诸多权臣,至少在史书中有所记载的朝中人物,就不少于十余位。这与前面几代周天子相比是要超越许多了。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军中,因为周宣王大面积开展对外攻战之事,于是便更多的依赖诸侯之力,朝中臣子很多有都有了军权,如召穆公、尹吉甫。外面的诸侯,如虢国、申国等国,也在这个时期做大做强。诸侯之权,在很多时候已有超过天子的现象。
第二件事,周宣王曾经听说过一个童谣,也就是所谓的“月将升,日将没;桑弓箕袋,几亡周国”。因为这个童谣,周宣王不止禁止买卖弓箭,甚至还为此杀掉了一个无辜百姓,杀掉了两位忠心谏臣左儒、杜伯。天子犯了滥杀的罪过,也是坏了礼数的表现。
第三件侍,更是影响极坏。鲁国鲁武公带着长子公子括、次子公子戏到天子王城拜见周宣王,这本来也就是一个例行公事。对于这件例行公事,周宣王倒是没有犯什么错。可是公事完了后,周宣王宴会鲁武公时,看到了公子括、公子戏后,就出了大毛病。
在正常的情况下,周人推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也就是老大享有第一继承权。鲁国的公子括是老大,也没有犯什么错误,未来成为鲁国国君也就理所当然。可是周宣王不知道是喝醉了还是什么了,他竟然觉得老二公子戏很适合当鲁国国君,就对鲁武公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周宣王表达的是什么意见呢?那就是鲁国未来要让这个公子戏成为鲁国国君。天子的命令,鲁武公当然不能违背,回到鲁国就确定了公子戏的储君位置。后来公子戏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国君。可是,公子括没意见,不代表公子括的儿子没意见。后来,公子括的儿子鲁伯御就发动政变,杀掉了鲁懿公,也就是那位公子戏。
虽说鲁国公族与周天子一脉相承,可是毕竟也有上百年的时间了,鲁国人的这件事情也就是自己的家事。但是周宣王可不认同,听说自己指定的鲁国国君被杀掉了,立马就联合诸侯发动大军攻打鲁国,杀掉了鲁伯御,重新又立了鲁武公的第三个儿子公子称当了国君。
这个事情就影院深远了,此后诸侯列国皆有乱局。天子都可以随便破坏嫡长子继承制,列国公族为了争夺一个至尊位置,那也就可以无所不用其极,不用顾忌什么礼的约束了。西周之礼,可谓破于周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