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来四川就爱上了"肥肠血旺",看了315晚会,我做了个决定

思炊烟 2024-03-17 16:16:39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东北人其实也是很能承受辣味的。

只是东北的饮食习传统决定的,辣椒只是辅助材料,不像川菜,辣椒是主要佐料。

这可能是因为东北本来气候干燥,辣椒吃多了会上火。说白了,这也是老祖宗的智慧!

但是,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东北人一旦,来到个适宜吃辣椒的环境,那就彻底放开了。吃辣的能力一下子就爆表了。一发不可收拾。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外地人来四川后,变得无辣不欢。这其中包括东北人。

相信四川的小伙伴儿,身边肯定也有这样的例子。有些外地人一吃上火锅就上瘾,甚至比四川人还能吃辣。

我就是这样的例子。

不过,我吃上瘾不是火锅。

我上瘾的是另外一种川菜。而且是见了必吃,有时候还自己买来做。

我和这道川菜结缘纯属一次偶然的机会。

有一年,我参加了一个旅游团。行程是去蒙顶山走茶马古道这一条线。

一路上团友们有说有笑,很开心。很多人大包小包买了茶。我也买了很多包准备寄回东北老家。

常听人说:"扬子江心水,蒙山顶山上茶"。虽然不是特别明白这句话的背景,但是可以确定,蒙顶山上的茶不会错。

见大家都买,我也就凑热闹地买了。

返程的路上,有团友专门提出要求,要去大邑县停留。

我只听大姐们用四川话说:"到大邑县刹一脚"。具体这一脚是干什么我也不知道。

一开始,我还以为她们是想去西岭雪山呢!

因为杜甫老先生的那句诗:"窗含西岭千秋雪"。西岭雪山可是名声在外了。

结果,令我意想不到的是,车停在了个古朴而简易的店铺旁。

有意思的是店门口支着一个冒着热气的大铁锅。其实也,看不出来里边煮的是什么。

我是个随波逐流的人,跟着团友下了车,又跟着她们走进这家店然后围坐在一个大圆桌前。

老板上前招呼很热情。菜不一会儿就端上来了。

桌上的氛围立马就高涨起来了。饮食挑剔的大姐们,对这道菜都赞不绝口。

我学着她们的样子,尝了一口,果然,回味无穷,一种香的感觉从舌边一直窜到了心里。划重点,我说的是香的感觉,而不是气味。

我当时就感慨,四川人太会发明吃的了。

这是我头一回吃"肥肠血旺"。从那以后,我只要见到肥肠血旺这四个字就迈不动腿。

但是,我只限于碰到才吃。不会像四川朋友一样,很远都要赶过去吃。所以,我每次吃的味道都有些区别。

有两次吃了之后,觉得实在不好吃,在十分后悔的情况下。

我跟成都的一位明友学会了做"冒血旺"。

所以,我经常会在超市或市场买鸭血回来自己做。我们家里人也挺喜欢吃。于是,我就更加动力十足了。时不时就会做这个菜。

就在昨天,我偶然看到了315晚会。妈呀!有些牌子的鸭血被爆出问题。

看了这个消息我真后悔!

我在市场上买的那些鸭血制品,根本也不知是哪个品牌生产的。我真没有养成买生鲜制品,要溯源码的习惯。

亏得我,还在餐饮公司混迹了那么多年。

想想我拿这些东西给家人吃,我这不是在犯错吗?

想想真是欲哭无泪呀!由此我想到个问题。

小伙伴儿们,你们在菜市场买猪肉,买鸡肉,买鸭肉时,会不会要溯源码呢?

我想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一点,如果你有这个习惯,我给你点个大大的赞。

因此,我决定了,从现在开始,养成这个买散装生鲜制品要溯源码的习惯。

那些预包装的除外,因为我们能从包装上,一眼能看到品牌和厂家。但我们也要细看配料和日期。

建议小伙伴们,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安全,我们也一起来养这个好习惯吧!

0 阅读:134
评论列表
  • 2024-03-18 22:13

    这波操作可以[呲牙笑]

思炊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