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方人,我并不挑食,什么粗茶淡饭我都吃得下。一点都不给杂食动物抹黑。
即便是到了四川之后,尝过了很多美味川菜。我依然可以清粥咸菜。主打个好养活。
但是,有一种所谓的南方美食我都实在无福消受。
前段时间我找店面,我发现大学校园这种美食很受欢迎。竟然被称为"校园三剑客"。
可见其受欢程度超过了火锅。

我以前的一位小年轻同事,跟我讲起过一件事儿。让我难以置信。
就是她为了一碗螺蛳粉儿和她婆婆闹得很不愉快的事儿。
我这个小同事,在公司里负责网站工作。有时候要加个班什么的。就赶不上饭点儿回家。
有一次,她加班回家很晚,就买了一份螺蛳粉。放在客厅里。当时她的婆婆正在看电视。
她进卫生间洗手的功夫,婆婆做了件事让她很气愤。
她从洗手间出来,她的粉儿不见了。婆婆指了指门外。她看见了,她的螺蛳粉被送到了门外。好在,婆婆还给她放了张小凳子上。

她坐在楼道里,几乎是含泪把螺蛳儿吃完。满心怨言。
当时,听她这么讲,我还以为她和她的婆婆都小题大做了。
一碗粉儿而已,有啥大惊小怪的。不至于闹出家庭矛盾。
直到我真正见识过了这碗粉儿的影响力,并且近距离接触过。才知道。这种食物的魔性。
爱吃的人爱到骨子里,享受不了这种味道的,恨不得把它归到敌人一列。
我就站队在后种人行列。

就是去年夏天,一个中午,我误入了家螺蛳粉店,一股异样的气流,从鼻子冲到了脑门儿,然后又回旋到胸腔。我赶忙又退到门外透个气。
主要是,怕我下意识的动作影响现场食客的正常进食流程。
这家伙臭的!我可谢谢它了!
若不是早知道是家粉儿店,我有理由怀疑是在搞生化 试验。
在那之前,我真没预料到,螺蛳粉的臭有那么大的杀伤力。这时我又想起我那个被驱赶到楼道里吃粉儿的小同事。
并不是婆婆不爱她,而是婆婆一种在保命的无奈之举。

我听说,正宗的螺蛳粉在广西。那我就想问问,广西的朋友,你们是怎么发明的这碗螺蛳粉儿,又流放到各地有什么目的。是想熏翻几个人吗?
我又听说,有去过广西本地的朋友说,广西的那儿的螺蛳粉根本不臭。
那为啥到了四川就变得奇臭无比了?
我没在外地见过,不知道外地的螺蛳粉是不是也这么臭。
俗话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难到螺蛳粉这个东西也是这样,粉在广西就不臭,粉在外地就"胖臭"!

我还发现个奇怪的现象,喜欢吃螺蛳粉的大部分是年轻人。每当有一家螺蛳粉店开业,挤满坐满的都是年轻人,而且女孩子居多。
很少发现中老年人喜欢吃这一口。
就连发单子的小哥都这样说:"带你女儿来吃"。像我这种没福气有女儿的人连宣传单都不敢接。
我有种错觉,螺蛳粉是不是专为女孩子们设计的呢?
有没有中年朋友们也喜欢螺蛳粉的我不得而知,反正我接受不了?
其实,臭也是一种口味,虽然小众,但是,看得出它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比如,长沙臭豆腐能在各地风糜,徽州臭鳜鱼作为传统名菜的代表之一被人喜欢。
说明臭和香一样,都是人们为了满足味蕾的需要。
小伙伴们,你怎么看?
喜欢,臭豆腐吗,喜欢臭鳜鱼吗?这两样我也没尝试过。但感觉上比螺蛳粉更能接受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