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成都生活了近20年了,潜移默化地喜欢上了成都这座城市的烟火气和兼容并包的气质。
多年来,我自己都没发现,我养成了个"毛病"。就是相当喜欢向亲朋好友以及刚认识的和我一样的外地人推荐川菜,推荐成都。
搞笑的是,要是一旦有人问我关于四川的事儿,我一下子就支愣起来了!用四川人的话说,我马上化身为,"站花翎子"。用东北话说就开始"嘚瑟"了。

此时的我,生怕落下点啥信息,影响别人了解四川及成都全貌。我会把我所知道的关于四川,关于成都,吃,住,行,游,购,娱一股脑地倒出来,然后,再归整回去。
在倒出来,归回去,这一倒一归的过程中,我产生了以下五点疑问。不知道四川本地的朋友怎么看?
第一点疑问。
我常听成都人自己说:"成都是摆不下一张书桌的城市"。她只能摆下麻将桌。

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是成都一年四季太好耍了,好吃,好玩的太多了,哪有时间读书啊。
这么一来,就让我非常疑惑了!既然成都都摆不下书桌,那就是说成都人不爱读书了。
那四七九这些名校的孩子又怎么说?什么泡桐树,盐道街这些小学的娃娃们也都个个了不得。
还有,那些985,211的大学。我所知道的,就有电子科大,川大,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等
我知道的仅川大就有两三个校区。
成都范围内,有多少大学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的这几个肯定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既然这样,那么"成都放不下书桌",这句话是不是成都人又在放烟雾弹。
正像四川人口中的"水煮鱼","水煮牛肉"和"开水白菜"一样根本就是反起来的。
成都真的摆不下书桌吗?要我看成都人又"假打"了!

第二点疑问。
是关于川菜,关于四川人好吃的问题。
四川人好吃是出了名的,而且,川菜自成体系与湘菜,粤菜等齐名。并且,川菜取材广泛,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河里游的,包括土里钻的昆虫都能入菜,百菜百味,一菜一格,成就了川菜庞大的体系。
据说,有人把川菜进行了归纳,一下子归纳出了两本书籍。听起来数量就挺惊人的。
那么我的疑问是,川菜那么大个体系,四川人每样菜都吃过吗?
我想知道好吃的四川人,从小到大你们吃过的不常见的川菜到底有哪些?
第三点疑问。
我发现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很多身边的四川朋友,从外地归来,特别是旅游回来,仅仅几天时间就变了个样。

一下飞机或者火车,便恶狠狠地奔向火锅店,川菜馆,先来一顿和辣椒的亲密接触才能心满意足。也算是恢复了元气。
我也看见,在外地工作的朋友,家里人经常会寄豆瓣酱和老干妈给他们。
按说,吃辣椒和花椒是为了抵御本地湿气。那么四川人到了外地,比如东北,那里并不潮湿了。为什么他们还是对辣椒还那么情有独钟呢?
难道四川人真的离了辣椒就跟丢了魂一样?

第四点疑问
四川美景那么多。神奇的九寨童话世界,神秘的乐山,诱惑力满满的稻城亚丁;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雪山,冰川,溶洞,自然景观应有尽有。
你们还愿到别处去旅游吗?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到,我的一位做旅游的朋友说的一句话:"四川人出门旅游的特点是,下车找吃的,之后找个地方打麻将。"
四川得天独厚,这里的人对大自然的美景都司空见惯了。也难怪,他们出去旅游就是换个地方打麻将。
突然发现,我这个疑问有了答案,这个就不用辛苦你们来解答了。

第五点疑问
这一点是关于四川人的种优秀品质。
我曾看到,有小伙伴发了一篇文章。其中有段文字把我肚皮都笑疼了。
说有四川小伙伴儿,去医院看病把人家医院自助排号系统当游戏机来玩,这是真的吗?
我想知道,四川人为啥什么时候都能过得淡定从容。
其它不说,就说512地震的时候,我就亲眼见,我们小区里的男男女女,很多人该打麻将打麻将。还口口声声说:"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脱"。
我想全国各地的人要比生活态度上的松驰感,谁也比不过四川人。
作为东北人,我自认为胆大心细性子刚,但是我们多数时候会着急。真羡慕四川人这种,泰山压顶面不敢色的精神,还有火烧眉毛了还押口茶的英雄本色!

我想知道,四川人这个优秀品质是不是天生的?
我真想知道,四川的小伙伴儿们那种松驰的生活态度,到底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养成的?
今天,我的疑问有点多了,看到这里估计小伙伴儿们,都该忘得差不多了。
如果还记得,那你的大脑真跟电脑差不多。
反正我是没那么好的记忆。
我还是来捊一捋我的问题。
1、成都摆不下书桌是不是假话,你所知道的知名大学还有哪些?
2、你们吃过的不常见的川菜有什么,可以分享一下!
3、不吃辣椒真的不行吗?
4、四川人旅游为啥换个地方打麻将?
5、四川人松驰的生活态度是不是与生俱来的?
这就是我想问四川朋友的五个疑问,欢迎小伙伴儿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