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战略转向,对华放宽限制敲打美国

诗珊谈国际 2025-03-27 10:32:19

印度政府正悄然调整对华政策,2020年边境冲突后实施的600余项贸易投资限制有望大规模松绑。据《印度快报》披露,新德里计划重启中企投资审批、恢复直航航班、放宽技术人员签证,这场时隔四年的政策逆转,不仅折射出莫迪政府的现实考量,更是向华盛顿发出的战略警示。

2023年10月中印达成边境脱离接触协议后,双方在军事热线机制、联合巡逻等方面取得突破。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内部报告显示,边境摩擦导致的军费超支已占GDP的0.8%,而中国连续7年稳居印度最大贸易伙伴,2023年双边贸易额突破1360亿美元。经济逻辑最终压倒地缘博弈,印度商工部开始清理积压的214件中资项目申请,涉及新能源、电子制造等关键领域。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威胁加速了印度转向。2024年2月莫迪访美期间,美方强硬表态将对印征收对等关税,直接冲击印度服装、医药、IT服务等支柱产业。

更令新德里警觉的是,美印所谓“印太经济框架”缺乏实质内容——承诺的340亿美元基建投资仅到位7%,而中国在RCEP框架下对印出口准入清单扩大至92%。印度财政部评估认为,维持对华限制导致其年度GDP损失1.2%。

莫迪力推的“生产关联激励计划”遭遇滑铁卢。该计划耗资260亿美元补贴电子、汽车、医药等行业,但制造业占比反从15.4%跌至14.3%。富士康退出195亿美元芯片厂项目、特斯拉暂停建厂计划等挫败,迫使印度产业界联名上书要求解禁中国供应链。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数据表明,印度60%的光伏组件、45%的消费电子零部件依赖中国供应。

印度此举隐含着对美国的战略敲打。美情报机构被曝资助印度国大党2000万美元竞选资金,引发印议会紧急调查。同时,美国在孟加拉国部署军事顾问、施压印度制裁俄罗斯等举动,加深了新德里对沦为“战略棋子”的担忧。正如印度外长苏杰生所言:“印度不会成为任何国家的附庸。”

转向中国的背后,是印度对自主发展道路的追寻。从限制到合作的转变,不仅关乎数百亿美元的经济利益,更预示着亚洲地缘格局正在经历深刻重塑。

0 阅读:7

诗珊谈国际

简介:五星闪耀皆为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