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
[1]姜晓杰,熊阳昆,龚名洋,等.莫诺苷调控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介导的铁死亡改善果糖饮食小鼠肾损伤[J].中草药,2025,56(07):2375-2384.
[2]谢沂宏,李小丝,黄璐瑶,等.藏族患者中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监测与治疗效果和肾损伤风险的相关性研究[J/OL].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7[2025-04-07].
[3]李宁,王金霞,邹娇,等.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在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进展[J/OL].现代医药卫生,1-5[2025-04-07].h.
陈浩,43岁,是一家跨境电商平台的运营负责人。每天早上八点进办公室,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常常忙得连水都顾不上喝。他有意控制饮水量,为的是尽量减少上厕所的次数,尤其在项目上线期间,经常一连憋尿四五个小时才匆匆去一趟洗手间。晚上回家也不休息,继续盯着后台数据,常常熬到凌晨两三点才睡。他认为“水喝多了反而累”“夜晚效率才最高”,然而很快他的身体就亮起了红灯。

2016年7月18日,清晨起床后,陈浩照常打开电脑准备处理前一晚的订单数据,可坐下不久,他便感觉下背部有种说不清的钝痛,像是从肾区慢慢浮出的沉重感,他本以为是昨晚坐太久导致的肌肉僵硬,但这股酸胀感并不随着活动而缓解,反而持续缠绕在两侧腰部。他起身去洗手间时发现,小便的颜色比平常深,泡沫多且不易散。他皱了皱眉,心中闪过一丝不安,却又很快归结为“水喝少了”,便也没有太在意。
午饭后,他靠在椅子上休息,忽然感到一阵莫名的疲惫,眼皮发沉,四肢有些乏力,和以往熬夜后的疲劳不同,这种感觉像是身体从内部被掏空,没有精神,也提不起劲。他勉强继续工作,下午处理客户投诉时频频走神,整个人状态低迷。更让他奇怪的是,脸上开始出现轻微浮肿,尤其是眼睑,看起来比平时肿了一圈。原本紧绷的裤脚也勒得更紧了些,忙于工作的他也没有太在意。
夜里十二点,陈浩准备洗漱休息,刚站起身就感到一阵轻微的头晕。他进浴室刷牙时,突然恶心了一下,胃里泛起一股酸水。他靠着洗手台缓了好一会儿才平稳下来。照镜子时,他注意到脸色发灰,眼下的黑眼圈比平日更深。他再次小便时,发现尿量比白天明显减少,而且仍带有浓重的异味。发现自己身体出现问题的陈浩知道自己的身体出现了问题,便急忙去了医院。

陈浩因反复腰部酸胀、眼睑浮肿及尿量减少就诊。查体显示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血压142/96 mmHg。尿常规检查发现蛋白尿(++)、隐血(+),尿沉渣镜检可见红细胞管型。血生化显示血肌酐升高至146 μmol/L,尿素氮9.8 mmol/L,eGFR下降至56 ml/min/1.73m²,提示中度肾功能减退。24小时尿蛋白定量达1.4g,血白蛋白轻度下降,肾脏B超显示双肾回声增强、皮质稍变薄。结合临床症状与实验室结果,最终确诊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度肾功能不全,伴轻度高血压”。
医生将检查报告轻轻放下,语气平静却不容忽视:“陈先生,您目前的情况属于慢性肾炎,已经发展到中度肾功能不全。接下来,您必须严格控制血压,保持低盐、低蛋白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定期检查肾功能,并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及利尿药物,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如果您能按时服药,严格控制生活方式,依然可以稳定病情,避免透析的发生。”
从那天起,陈浩开始调整生活习惯。每天早起做适度的晨跑,严格遵守低盐低脂的饮食原则,拒绝晚餐后的宵夜和酒精。他调整了作息时间,保证每晚七小时的睡眠,告别了熬夜加班的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是,他开始认真对待每一次体检,不再把身体的不适当作小事,而是积极寻求专业帮助。

六个月后,陈浩带着最新的检查报告回到医院复查。医生看着报告,点了点头,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陈先生,您的情况比我们预期的要好得多。血肌酐降至126 μmol/L,尿蛋白也显著减少,肾功能稳定,血压控制得很好。您的努力得到了回报,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如果能继续保持这种生活方式,您的肾功能不会进一步恶化,甚至有可能有所改善。”听了医生的话,陈浩终于松了口气。
2018年7月6日,清晨,陈浩醒来时,感觉整个人像被压在重物下,身体沉重,四肢发软。他勉强从床上坐起来,低头准备穿鞋,却发现脚踝处有种不寻常的紧绷感。细看之下,他发现自己的双脚竟然微微浮肿,皮肤变得有些光滑紧绷。脸的时候,他感觉到脸上有些浮肿,他心里隐约有了些不安,却没有多想。
工作时,陈浩的状态越来越差,精神恍惚,头晕目眩,甚至有些力不从心。下午,他突感胃部不适,一阵阵恶心,想吃东西却怎么都提不起胃口。突然,他觉得腹部也有些胀气,像是肚子里被气塞满了。他频繁跑去洗手间,排尿量少得惊人,尿液的颜色比平时深了许多,甚至有些刺鼻。他试着多喝点水,想让自己好过些,但腹部的胀气感一直没有消失,反而加重了身体的不适。

晚上回到家,陈浩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感觉整个人比白天更疲惫。刚刚吃过晚饭,他的胃却依旧觉得空虚,似乎吃进去的食物没有任何的满足感。低头一看,他发现自己的双手和手腕也开始浮肿,皮肤变得紧绷,连手指都有点麻木了。体内似乎有种沉重的感觉压得他喘不过气,他努力挪动身体,试图站起,却觉得四肢怎么都使不上力气,身体像被拖着走。陈浩不敢耽搁,立马就冲去了医院。
陈浩因反复感到疲倦、恶心、浮肿以及尿量减少前来就诊,检查结果显示血肌酐水平升高至362 μmol/L,尿素氮为12.4 mmol/L,eGF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降至42 ml/min/1.73m²,提示中度肾功能减退。尿常规显示蛋白尿(+),尿液比重降低,血钾水平轻度升高。肾脏超声显示双肾回声增强,皮质变薄,肾体积略缩小。结合临床症状与实验室结果,最终确诊为“慢性肾功能不全(CKD3b期),伴轻度高血压”。
医生坐在陈浩对面,语气平稳却不失严肃:“陈先生,从您的检查结果来看,您已经进入了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中期。血肌酐和尿素氮的水平较高,eGFR降到了42 ml/min,说明肾脏的过滤功能受损,已经无法像正常人一样清除体内的废物。您的尿常规显示有蛋白尿,肾脏的损害正在逐步加重。如果继续忽视治疗,您的肾功能将进一步衰退,最终可能需要透析治疗。”

陈浩听完后,愣在座位上,脸色变得苍白,眼神中满是无法理解和震惊:“医生,您说的……肾功能不全?我一直觉得自己身体还挺健康,怎么会突然变成这样?我也一直注意控制血压,为什么肾脏会受损得这么严重?而且这段时间我一直清淡饮食、规律作息、坚持锻炼、戒烟戒酒,怎么会有这样的情况?”
医生翻看了陈浩的既往检查记录,轻轻皱了皱眉,语气带着疑惑:“陈先生,您的情况确实比较特殊。虽然你有肾炎病史,但是一直规律作息,一般不会恶化这么严重,这其中一定另有原因。”为了查明情况,医生详细询问了陈浩的生活习惯和日常作息,果真发现了端倪。
医生叹了口气说道:“真的是无妄之灾啊,虽然你已经做的面面俱到,但是百密终有一疏,正是因为你忽略了这三点才导致你的肾脏衰竭,临床上很多肾病患者,就是因为不注意这三点,才导致肾衰竭、尿毒症,严重危害生命啊!”

陈浩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并非突然发生,背后隐藏着三种长期被忽视的习惯,它们悄无声息地将他的肾脏从轻度损伤推向了不可逆的肾衰竭。
第一,长期忽视高血压的控制,导致肾脏持续负担。尽管陈浩知道自己有高血压,并且定期服用降压药物,但他从未真正重视过血压的波动和长期控制的重要性。每次血压偏高时,他只是简单增加药量,而没有遵循医嘱去做全面监测。他习惯性地认为,只要降压药能控制住瞬时的高血压,就可以忽略它对肾脏的长远影响。然而,长期的血压波动在无形中加重了肾脏的负担,高血压对肾脏血管的持续压迫最终导致了微小血管的损伤和功能衰退,这也成了他肾脏损害加速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长期高盐饮食和暴饮暴食,增加肾脏负担。陈浩生活中几乎没有控制过自己的饮食,尤其在忙碌的工作中,他习惯了用外卖和高盐高脂的食物来应付三餐。他喜欢重口味的食物,几乎每天都摄入大量的盐分与脂肪。长期的高盐饮食不仅加重了血压负担,也让肾脏的排泄功能不断受到压迫。盐分的过度摄入促使体内水分滞留,增加肾脏的负担。而暴饮暴食则让他的体内代谢紊乱,导致尿酸升高,尿酸沉积在肾脏中,进一步加速了肾脏的损伤。

第三,长期熬夜加班,忽视休息和身体信号。陈浩的工作节奏快,常常熬夜加班,甚至为了赶项目进度,几乎不休息。他认为熬夜不过是为了工作,完全不把身体发出的疲劳信号当回事。久而久之,缺乏充足的休息和恢复不仅加剧了身体的疲劳感,也干扰了身体的自我修复功能,尤其对肾脏的修复和代谢能力产生了严重影响。长时间的精神压力和熬夜让他的免疫系统变得脆弱,进一步影响了肾脏的功能,成为肾功能恶化的重要推手。
总结来说,陈浩的肾脏从初期的损伤到最终的衰竭,源于对身体的长期忽视和错误的生活习惯。高血压未得到彻底的控制、高盐饮食未被调整、熬夜成了常态——这些看似日常的习惯,正是肾脏慢性损伤的“无形杀手”。这些行为累积在时间的长河中,渐渐让陈浩的肾脏走向衰竭的深渊。医生的叮嘱再一次提醒我们,健康不仅仅是一个指标,而是日常生活中每一个细节的结果。
(《16年,43岁江西男子确诊肾衰竭晚期,流泪坦言:早有异常,没有重视》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