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的大手笔:刚一登基就营建东都,好大喜功还是为了国家稳定?

调侃历史 2022-02-20 08:04:56

仁寿四年(604年)十月,杨广将父亲安葬在太陵,立庙号高祖,谥号文皇帝,后世习惯称为隋文帝。

传统史书评价杨广能够继承皇位,是自己苦心经营的结果,而这种经营并非正当手段,而是费尽心机打击排挤兄长杨勇,利用父亲的猜忌心理除掉四弟蜀王杨秀。但前边我们也说了,很多事情记载模棱两可,唯一可以证明的是,杨广是杨坚五个儿子中最有能力的,而且即位之初气度恢宏、志向远大,这从他即位之初就开始营建东都洛阳便可以看出来。

杨广是个十分精明的人,他势必会听到人们对他当上皇帝的一些评价,虽然很多内容都是负面的,但他并不在乎,为了证明自己是真命天子,他期望即位之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建功立业,甚至建立"奄吞周汉"的伟业,成为"子孙万代莫能属"的千古一帝。坦白地讲,无论杨广先前做过什么,既然已经成为皇帝,衡量他就只能用"政绩",就像后来唐太宗李世民杀兄逼父登上帝位,也并没有影响他历史上一代明君的形象,可见杨广能够将国家治理成什么样子,是他登上皇位后迫切要思考的问题。

杨广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他在即位转年的正月初一,就宣布改元大业,寓意要干一番大事业,要成就千秋万代的瞩目伟业,并宣布大赦天下。当时也有谶语认为是"于字离合为大苦末也",并不吉利,但杨广并不在意,下诏立萧妃为皇后,长子杨昭为皇太子,隋朝就这样进入了第二代君主执政时期。

杨广成为皇帝顿时一扫多年的压抑之气,皇帝老爸和众兄弟都已经不再成为他的掣肘,他终于可以放手大干一场。但是纵观杨广在位的第一年里所干的事儿,他的起点并不好。

在即位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杨广连续大兴土木,掘长堑、置关防、营建东都、大修离宫、开凿大运河、巡游江都等,役使数百万人口,可谓是轰轰烈烈,大手笔开始自己的登场表演,但是成效却自古至今评价不一。

营建东都洛阳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洛阳地处中原腹地,在隋朝之前已经有众多王朝在此建都。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王朝实行两京制,例如西周定都长安,周公姬旦营建东都洛邑,后来洛邑成为东周的都城。东汉时期也是实行长安、洛阳两京制,隋朝和后来的唐朝也同样如此。除了首都长安有中央政府之外,东都洛阳也有一套行政官僚班底,皇帝时而在长安,时而在洛阳处理政务。到了明朝则实行南京和北京两京制,清朝则实行北京和盛京两京制。

历代王朝实行两京制的目的在于强化国家的统治,在古代被认为是一项卓有成效的重要举措。

平定杨谅叛乱后,籍没流移的晋阳逆党有二十万家,杨广下令将其中大部分迁徙到洛阳附近,以便集中控制。洛阳周围群山环抱,地势平坦,河流纵横,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是个建都的好地方。仁寿四年(604年)十一月,杨广到达洛阳,随即颁布了营建东都洛阳的诏令,在诏书中他详细述说了营建洛阳新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杨广看来,洛阳的优越地理位置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都可以让他大展宏图,让他能够治理好国家。最关键的是,经历了杨谅造反事件后,杨广更加认识到了洛阳战略地位的重要性。

从诏令的内容可以看出,杨广即位之初决定营建洛阳,乃是出于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洛阳战略地位的充分认识而做出的重大决策。杨广尤其提出了"民为国本,本固邦宁"来说明营建洛阳是为国为民。为此,他更是提出了"变则通,通则久"和"有德则可久,有功则可大"的名言,说明自己即位的改革乃是时代之需,是合乎道义顺天应人的。

当然,杨广营建洛阳的直接原因是杨谅造反,由于长安地处偏远,无法及时顾及中原地区,致使杨谅叛乱声势浩大,一度达到十九个州跟着造反,而从长安调兵前去平叛费时费力,甚至错过最佳平叛时机,以致山东地区被杨谅造反影响,成了到隋朝灭亡为止都无法解决的棘手问题。这让杨广一度十分惊恐,甚至到后来大业三年(607年)北巡河北时,杨广依旧念念不忘杨谅的造反事件,发出了"山东经乱,须加存恤"的叮嘱。

杨广之所以如此心有余悸,是因为山东地大物博,如果山东局势不稳,则国家的统治基础就不能稳固。后来唐朝人杜牧分析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的中原形势时指出"山东者,不得不可为王,霸者不得不可为霸",正因如此,隋朝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要山东稳定。

从国家的发展战略角度来看,营建洛阳也是出于当时的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实际需要。隋朝承袭北周,从地处偏僻的秦陇地带进占关中,进而一统天下,其统治基础为关陇贵族集团,其优势就是军事实力。关陇贵族集团在掌握政权后更加看重军事层面的因素,努力加强军事优势以驾驭整个国家,但却形成了"内重外轻"之势,也就是着重经营以长安为核心的关陇地区,使长安成了西魏、北周和隋朝的政治中心,而对潼关之外的中原地区掌控能力则有所减弱。

当时中原文明面对的外部敌人大多来自西北部的突厥和吐谷浑,建都长安有利于抵御外族的入侵。但是山东地区距离长安有千里之遥,不仅人口众多,而且长久以来受东魏和北齐的统治,因此山东人对成为国家政权掌控者的关陇贵族集团并不认可,山东地区对隋朝而言一直是个不稳定因素。隋朝建立伊始就发生了三方叛乱,虽然隋文帝杨坚当时调集关中军队很快平定了这场叛乱,但整个山东地区对隋朝的逆反心理并没有消除。

江南的形势也好不到哪里去,甚至比山东的形势更复杂,原因就在于隋朝虽然灭亡了南陈,但是江南人对南陈依旧抱有很深的感情,对隋朝的逆反更为严重。在南陈灭亡后的一年时间里,南方各地相继出现了叛乱,虽然叛乱在一年内就被平定,但隋朝并没有从根本上铲除江南世家大族的政治势力,再加上南方很多少数民族不服隋朝统治,所以南方也是个火药桶。

杨广在决定营建东都洛阳的诏令里有"况复南服遐远"之句,这说明杨广看到了江南的问题所在,京城长安对江南比山东更加鞭长莫及,所以营建洛阳也是出于控制江南局势的考虑。

东都洛阳的营建正式开始于杨广即位的转年,大业元年(605 年)三月,杨广诏令尚书杨素、纳言杨达、将作大匠宇文恺以及阎毗、裴蕴、裴矩、何稠、元弘嗣等人共同筹划营建东都洛阳。杨广点名的人,当时都是手握重权或者技术能力突出之人,由这些人组成营建东都工作的班子,可以看出杨广对营建东都这件事的重视程度。整个工程从大业二年(606年)正月开始,前后历时十个月营建完毕,在那个技术并不发达的年代里堪称神速。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杨广最初发布的营建洛阳的诏令内容来看,当初他有勤俭节约的打算,并不想铺张浪费,想要在不长的时间里赶造出一个新都城,但实际营建过程并非如此。

整个工程由杨素担任总监,宇文恺担任副监及工程总设计规划师。

据史料记载,宇文恺接受营建东都洛阳的总设计规划师一职后,"揣帝心在宏侈,于是东京建都穷极壮丽,帝大悦之"。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宇文恺的设计制造一步步地进行,杨广最初务从节俭的打算便抛到脑后。

宇文恺在设计洛阳城的过程中,参照了以往他设计过的长安新城大兴城的构造,由郭城、皇城、宫城三部分组成,比后世明朝的西安城大七倍,而且这样超大的城市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初步建设完毕,堪称建筑史上的奇迹。

当年宇文恺营建大兴城时,是由内向外建设,宫殿街市布局严谨,集中体现了大一统王朝的恢宏气度,体现出了隋文帝杨坚重整国家、走向统一的追求。现在宇文恺也和当年营建大兴城时一样,不是在汉魏故城上重建,而是在汉魏故城以西约十公里(今白马寺三里之外)处修建,当然这个地点是杨广亲自选定的。

从仁寿四年(604年)十一月到大业元年(605年)三月诏令杨素、宇文恺正式营建东都洛阳四个月的时间里,杨广亲驻洛阳,对工程加以指导,参与修建规划的修改和完善。在杨广看来,新都洛阳是他帝王之路的起点,寄托着他的理想和抱负,遗憾的是后来因为战乱的缘故,杨广主持营建的洛阳城地上建筑全部被毁。

洛阳新城营建好后,为了让新城能够尽快繁荣起来,杨广下诏"徙豫州郭下居民以实东京,徙天下富商大贾数万家于东京"。大业二年(606年)五月,又迁徙江南诸州科上户六千余家。大业三年(607年)十月,又迁河北诸郡送工艺户陪东都三千余家。这些措施都让洛阳新城迅速繁荣起来。纵观杨广在位期间,洛阳有二十多万户,人口达到了一百万,与长安并称东西二都,成为隋朝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杨广即位之后,以营建洛阳新城开场,让所有人全都惊讶不已,人们隐约觉得这个新君是以营建洛阳新城树立自己的新气象为起点,尽量让人们进入属于他的时代,而不是依旧沉浸在老皇帝"开皇之治"的荣耀中。不过,杨广营建洛阳新城虽然有他的战略考虑,但如此浩大的工程,有不少人认为杨广这个新君其实是个奢靡颓废、好大喜功之人,更有人认为新君即位应该一切从简务实,而杨广如此高调地亮相,国家的前途真是令人担忧。

当然,无论是拥护者还是忧心者,都不能阻挡杨广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营建洛阳新城仅仅是个开始。

0 阅读: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