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鼎山和几江在长江以南,对岸的德感工业园、双福工业园与滨江新城已经组成了新的城市产业链。单轮数量来看,江津在长江以北的工业园数量和企业数量要远远超过几江老城,滨江新城与几江老城算是南北两地各自的文化中心,双福与珞璜南北各一家,长江北岸多了一个德感工业园,江津在南岸除了珞璜几乎没有像样的产业。不知道当时江津的规划是如何考虑的,江津先锋有个中小产业园存有屈指可数的几家小企业。
现在江津后方产业空虚,江津后方大部分面积及人口仍然需要背井离乡去外地打工,双福与珞璜更像是重庆主城的郊区。李市镇、白沙镇还开开启了到双福的长途大巴车,双福的产业发展好,但对江津整个区域影响有限。德感拥有了成熟的产业体系,但终归隔着一条江,夏坝、杜市、嘉平、永兴、夹滩、李市的大量地域人口都跑去德感就业吗?
江津的旅游产业全集中在四面山,所以江津的产业除了白沙工业园,全部布局在江津地图的外围边线上,内部全是农村农产区。只要有心人打开江津的地图就一目了然。这样的产业布局,江津的商业和旅游怎么可能强大起来,珞璜和双福就已经分散了大部分消费力。与璧山、永川比起来,江津这种分散的组团模式弊端有很多。
、
就拿江津、璧山、永川三地的旅游产业来说,永川的野生动物园也就是现在的乐和乐都经久不衰,在近10年来璧山的城市园林和文旅兴起后把永川的游客“截胡”了。但永川和璧山的文旅热度还是相持不下,反观江津,曾经一度大力宣传的中山古镇、塘河古镇现在还有多少旅客记得?四面山若不是旅游地产在支持,谁会大老远长途跋涉去四面山?江津的旅游产业弱,不是没有原因的。
再看江津鼎山的高牙和双宝,规划上属于江津几江和鼎山,但是却没有江津主城的样子,去鼎山仙池坝看看高牙小学的联络交通和周边的环境,谁都不敢相信这些地方就是江津的主城。江津鼎山、先锋、支坪、李市乃至夏坝等地区最急迫的是五举沱长江大桥和支坪长江大桥,江津几江老城地理位置拖累了江南城市片区的整体发展。虽然几江拥有三座长江大桥,另外正在修建一座轨道长江大桥,但几江半岛太小终归是耽误了江津以南片区的发展。
江津江南城市的寄托还得依靠支坪、先锋、龙华镇、甚至李市镇联合片区坐镇。如果再保守着几江老城,江津南部与北部的差距会越来越大。江洲湾的启动恰好遇到房地产这一波冲击,生不逢时。支坪长江大桥迟迟不能启动建设,有时候会怀疑江津南部的气运真的有这么差?江津南互通为代表的渝泸高速通车运营多年,现在渝泸北线高速路都即将开通了,去看看江津南互通周围的先锋、鼎山半拉子一样不成器。要产业没产业,要人口没人口。
再去看看支坪,外环高速路通车多年,鱼嘴、茶园、曾家哪一个板块不是发展得红红火火,唯独外环线上的支坪还是穷乡僻壤。现如今外环高速公路都准备扩建了,看样子支坪还是跟不上时代节奏。19号线轨道明明可以改道进入支坪,却还是规划在几江半岛,就几江半岛那个巴掌大的地方不断地将南部资源添加进去,估计未来20年还要拖累江津南部片区城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