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重伤倒地,伪军发现其装死,附耳说:别动,我们一会就走

青灯台纪 2025-03-13 16:38:47
一、民族危机

1876年,刚刚经历了明治维新,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飞速发展的日本,决定测试一下自己的军事力量,他们将目光放在了亚洲邻邦朝鲜身上。彼时的朝鲜还是清政府的附属国,因此,在日本与朝鲜开战期间,日本与当时的清政府也频频发生冲突。

1894年,日本以清政府插手朝鲜战争为借口,在朝鲜半岛与清朝交锋,中日两国爆发了大规模冲突,最终中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让日本尝到了甜头,他们将目光放到了地域更加广阔、物资更加丰富的中国身上,但因为西方列强的干预,日本有贼心却无贼胆。

1929年,华尔街股市崩溃,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作为一个经济依赖美国的国家,日本首当其冲,进入了经济“大萧条”时代。经济持续衰退,进一步加剧了日本社会形势的恶化,中国再次被日本放到了“砧板”上。

当时的中国刚刚结束了一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各系军阀陆续崛起。为了将中国紧紧掌握在自己的掌心里,日本决定加紧行动。1931年,凭借“九一八”事变,全面侵华战争正式拉开了序幕。

而在这场持续14年的侵华战争中,伤亡尤为激烈的,莫过于是抗日战争。前文提到的,“狗熊”中的例外,正是在抗日战争中后期的某次战役中出现的,“活烈士”秦光,就是一位见证人。

二、活烈士秦光

1917年,湖北红安县的某户农家里,传来了一阵婴儿的啼哭声。哭声嘹亮惊人,仿佛一束光,照亮了那个黑暗的时代,父亲给婴儿起名秦光(原名秦昌银)。

贫困的家庭让秦光早早就看清了生活的艰辛,也让其对地主的压榨深恶痛疾。1927年,红军镇压当地恶霸的情景,点燃了小秦光心中希望的火焰,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成为一位红军,为百姓打抱不平,将邻里乡亲从水火中救出。

1929年,一支红军队伍路过红安县,在秦光家附近休整。小小年纪的秦光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召集了父老乡亲,为红军提供食宿,并提出希望成为红军队伍里的一员。指导员见他稚气未脱,想也没想便拒绝了他的请求。

红军梦已经在秦光心里扎根多年,他当然不会就此退缩。在小秦光的苦苦哀求下,指导员最终还是同意他留在队伍里,小秦光正式踏上了期待已久的红军路。

1934年,国共战争陷入炽热阶段。为了让队伍保存实力,从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中逃脱,党中央决定让毛主席带领红军,踏上长征之路,秦光所在的“童子军队”也在其中。彼时的秦光不过才17岁,但在面对海陆空三面围追堵截时,他并没有流露出丝毫恐惧。“童子军队”在他的带领下,屡次冲出重围,给予敌人一记又一记的重拳。

勇猛和机智很快就将他的名字送到毛主席耳边,1935年,毛主席在陕北根据接见了秦光。有了毛主席的肯定和鼓励,秦光作战时更加英勇,他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重大战役,数次带领队伍,在战役中取得胜利的果实。

三、与死神擦肩而过

1943年3月,日军在侵华战争中逐渐变得被动,丧心病狂的日军在情急之下,对共产党发动空前规模的大扫荡。当时,刚刚成为政委的秦光,正率领部队前往山东寇县,谁知刚进入寇县,就被敌军发现了踪迹。

长久的侵华拉锯战,早已让日军变得疲惫不堪,狗急跳墙的日军,眼见着一支装备落后的红军从自己眼前经过,顿时犹如打了鸡血一般,带领着伪军将秦光所率领的队伍围得水泄不通。

在那个“小米加步枪”的年代,几十人对抗装备精良、兵力充足的日军,无疑是螳臂当车。秦光当机立断,决定趁日军摸清自己的底牌前,带领部队找到日军的突破口,冲出重围。

可惜敌我悬殊太大,面对日军火力上的压制,一个又一个战士倒在了血泊中。为了让更多的战友存活下去,秦光从战友手中夺过两颗手榴弹,跳出战壕,将一颗手榴弹投入敌群中。就在他准备扔第二颗时,一枚子弹打穿了他的腰部。

见秦光倒下,日军并没有就此放过他,一声枪响过后,秦光身上又多了一个鸡蛋大小的弹孔。剧烈的疼痛让秦光不得不躺在地上,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战友在厮杀中逐渐倒下。

不知道过了多久,枪声终于停止了。日军举着刺刀对地上的战士逐个进行补刀,眼见自己的战友去世,还要遭受日军的凌辱,秦光不由得握紧了手中剩余的手榴弹,准备等日军靠近时,跟日军同归于尽。

就在秦光准备拉响手榴弹之时,一名伪军走了过来,伏在秦光耳边,低声说道:“别动,日军很快就走。”

最终,在伪军的掩护下,秦光躲过了日军的搜罗,被送到了后方医院进行手术。此后,秦光又带领队伍,陆续辗转在多个战场。

结语

新中国成立后,秦光被授予开国大将的军衔。2019年4月9日,秦光传奇的一生终于走到了尽头,享年102岁。

也许在最后一刻,除了家人,以及曾经生死与共的战友,秦光的记忆里,还有那个伏在自己身上,低声劝阻自己的伪军。为了活命当汉奸的行为固然可耻,但冒着生命危险,保护同胞生命的举动,却是值得尊敬。

0 阅读:11

青灯台纪

简介: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