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之战,志愿军89师仅冻伤400人,只因政委的一个重要决策

苹苹说过去 2025-02-22 06:09:17

1950年11月到12月,在朝鲜战场上进行的长津湖之战是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非常重要的一场战役。在严寒天气、兵力不足且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美军的情况下,志愿军第9兵团在与美军王牌军第10军的交锋中大获全胜,全歼对方一个整团,一举扭转了朝鲜战场上的双方形势,为后来的停战谈判打下了坚实基础。

不过,由于是在极为苦寒的环境下作战,第9兵团虽然最终取得了战役的胜利,可在此战中被冻亡冻伤的减员也多达3万人之多,其中在战地上被冻死的有一千多人。

但在第9兵团所有的部队中,20军所下辖的89师却在苦寒的环境下最大程度上限制了减员,在全师1万多人的情况下只冻伤了400人。而之所以能够创造出这样的奇迹,有一个人功不可没,那便是89师政委王直。

王直,福建人,1916年出生在上杭县,15岁时参加红军,由此踏入革命道路。

初入红军队伍时,王直曾长期负责革命宣传方面的工作,担任过福建军区的宣传队员,红12军团34师宣传队长以及福建分军区宣传干事等职务。期间,他在瑞金的墙上所画的两幅宣传漫画,曾经得到过毛主席的高度赞扬。

土地革命时期,王直随红军历经多次“反围剿”作战,在中央红军长征后,他留在了南方领导队伍开展艰辛的游击作战。国共二次合作后,他随部队编入新四军,历任6师16旅政委、47团政委、苏南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等职务,先后历经浙西、天目山等战役,为抗战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解放战争时期,已经身经百战的王直,早已成为了解放军中一位杰出的政工和军事领导,曾任华野6纵16师副政委以及30军89师政委,率领所部参加了淮海、渡江、苏中、鲁南等一系列重要战役,战功赫赫,为全国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

建国后,王直调任20军89师政委,搭档师长余光茅将军率领所部于1950年11月初赴朝作战。当时,89师从山东兖州出发北上,离开时天气已经很冷,这引起了王直的高度重视,于是便下达指示,要求师团政治机关务必要在战前动员中向战士们强调防寒防冻的重要性。

89师的军列抵达沈阳停靠期间,王直意识到当时部队所穿的单衣肯定无法抵挡朝鲜的寒冷,于是便想办法多方筹集,让师里的战士们都穿上了可以抵御高寒天气的棉衣。

然而,由于时间有限,当时依然有战士没能分到棉帽、棉鞋和手套。于是到了朝鲜之后,王直就让战士们拆掉多余的棉被,掏出里面的棉花,自制这些棉物件,尽量保证每个人都能包裹得结实点儿。同时,师里也号召战士们互相关爱,在宿营的时候挤在一起,大家互相取暖。

89师入朝后,所属的267团很快就打了一场胜仗,击溃了美军的一个运输大队,缴获三千多条羊毛毯。如何使用这些稀有的毯子呢?王直最终决定,让人把毯子拆成小方块,分给所有士兵,让士兵用来包手包脚包耳朵,进行御寒,正是他的这英明一决定,使得89师在长津湖一战后因为冻伤减员只有400人(一说40),极大地部队的保存了战斗力。

后来在朝鲜作战期间,王直率领89师再立新功,并在战时政治工作中屡有创新,回国后便因功晋升为26军政治部主任,并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此后,王将军历任福建军区副政委、28军政委以及福州军区政治部主任等职务。2014年,老将军在福州逝世,走完了自己光辉的一生,享年98岁。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