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近现代革命史上,李济深这个名字可以说是非常的响亮。作为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民革的创始人和杰出领导人,他自青年时期投身辛亥革命以来,一直到解放战争结束前夕北上参与组建新政协,并当选为新中国的副主席,参与了那个时代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一直奋斗于民族振兴的事业中,一生可谓波澜壮阔。

在国民党内,李济深曾经担任过黄埔军校副校长、国军陆军上将等一系列职务,是实力派的代表人物和元老。不过他虽是国民党的元老,却曾因屡次反对蒋介石而被后者三次开除党籍。同时,他虽在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中走过弯路,但最终还是成为了我党的亲密朋友。
抗日战争胜利后,李济深坚决反对蒋发动内战,坚守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并拥护党的领导,在解放战争期间做了大量的军事策反工作,组建反蒋武装,为最终的胜利做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出任过中央政府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以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为新中国的建设和祖国统一而奋斗,后于1959年逝世。
李济深一生子女众多,他的第五个儿子李沛瑶也和父亲一样,曾担任过新中国的副国级领导。然而在其年过花甲之际,李沛瑶却遭到了一名警卫员杀害,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1933年,李济深公开痛骂蒋介石,并宣布与其绝交后移居香港暂居,不久后,李沛瑶便出生在这座著名的国际大都市。
少年时期,李沛瑶曾在香港的皇家中学读书,后来他跟随父亲去到北京生活,于上世纪50年代考入了北京航空学院,就读于飞机制造专业。1957年毕业后,他先是被分配到南昌航空学院任教,成为了一名教师,但这段教学生涯并不长,仅仅不到半年便结束了。

1958年,李沛瑶去到了新的工作单位-南昌飞机制造厂。在那里,他工作奋斗了将近20年的时间,从技术员一直升到高级工程师,期间参与了我国第一、二款战斗机的研制工作,为我国的国防事业贡献了力量。
上世纪80年代,中央培养党外干部,江西统战部推荐了当时已经年过半百的李沛瑶,就这样,作为技术专家的他从此走上了从政道路,并在此后十年间曾担任过政协常委、劳动部副部长、民革主席等一系列重要职务。1993年,他又担任了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一职,期间一直兢兢业业,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贡献。
据与他相熟的人回忆,李沛瑶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为人话不多,仁慈厚道。在担任了副国级的领导人后,李沛瑶生活依然非常朴素,也一直保持着作为一名工人知识分子的本色。有一次他回南昌看望以前厂里的同事,工人们依然像以前一样喊他为李师傅,他曾说过自己一起和工人们工作了三十年,双方之间是有共同语言的。

1996年2月,李沛瑶在其住所被人杀害。事发后,案件迅速被警方侦破,凶手张金龙竟是其住所一名执勤的武警战士。
原来,就在1996年2月2日的凌晨,张金龙在执勤的时候偷偷溜进了李沛瑶的家中准备进行偷盗,没想到被后者发现,罪行暴露后他便起了杀心,拿着一把菜刀朝着李的身上砍去。李当时虽然已经年过六十,但依然英勇与行凶者进行了奋力搏斗,只是由于身上多处受伤,最终他还是因流血过多而不幸去世,时年63岁。

此案在当时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案件侦破后,行凶的张金龙被判处了死刑。同时,时任武警部队司令员的巴忠倓将军因为对此负有管理责任,遭到了免职,不久后退出现役。此后,巴将军担任了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会长等职务,在环境和水资源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李沛瑶牺牲后,党和国家在八宝山为这位优秀的领导人举办了告别仪式,他的遗体被安葬在了八宝山革命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