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作为鲁苏豫皖四省交界的战略要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8年,台儿庄战役爆发,中国军民在这片土地上英勇抗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战场上涌现了无数英雄,其中一位年轻的女兵刘守玟,虽然年仅18岁,却毫不犹豫地投身到这场生死决战之中。在台儿庄的硝烟中,她为国家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直到66年后,她的英魂才得以归乡,是什么让这位勇敢的女子,成为了无名英雄?
1937年,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刘守玟早已决定了自己的命运,淞沪战役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刘守玟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共产党员丁玲领导的女学生卫生队,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战场,肩负起了救治伤员的重任。
淞沪战役的惨烈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战场上炮火连天,血肉横飞,国军与日军在上海的街头巷尾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激战。刘守玟和她的队友们并没有退缩,坚定地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她们要治疗伤员,还要与战友们一同对抗这股强大的侵略力量。日军的猛烈进攻,女学生卫生队在战斗中的伤亡十分惨重,队伍中的成员几乎损失过半,战斗结束后,幸存下来的刘守玟与其他女学生卫生队员们撤退至湖南。
撤退后的刘守玟并没有选择停下脚步,而是继续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在湖南,女学生卫生队员们被整编成了谭道源将军领导的22军第50师的卫生队,刘守玟也随之加入了新的队伍,继续与日军展开着生死较量。刘守玟的心中早已不再只是一个年轻女孩的梦想与憧憬,她的眼中闪烁着更加坚定的信念,那就是——为抗战的胜利贡献自己的一切。
1938年春,台儿庄位于徐州东北30公里的战略要地,是日军向徐州发起“南守北攻”战略的最后一道屏障。日军装备精良、武器先进,矶谷师团在空中掩护下,携带坦克、大炮对台儿庄进行猛烈进攻,但中国军队不曾退缩,誓死捍卫这片土地。
中国守军在没有任何战略支援的情况下,坚守阵地,进行顽强的抵抗,士兵们心中唯一的信念就是守住这片土地,哪怕代价是生命。随着日军不断增援,第三次进攻开始,台儿庄的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
就在这场恶战的焦点——台儿庄东18里处的邳县禹王山,刘守玟所在的连队遭遇了日军的突袭。战斗的局势瞬间变得异常紧张,空气中弥漫着火药味与血腥味,炮火声、枪声、喊杀声交织成了一曲悲壮的战歌。在她连队激烈抵抗的过程中,一颗子弹几乎从刘守玟的身旁擦过,她的脚下是战友们的尸体,眼前是不可预测的生死。在一阵爆炸过后,连长中弹倒地,鲜血染红了泥土。那一刻,刘守玟毫不犹豫地丢下了武器,背起急救包,快速向连长的方向冲去。
就在刘守玟准备实施抢救的瞬间,那个日军军官,残忍地挥舞着血腥的军刀,冲上来继续对白刃战的连长展开致命攻击。连长已经受伤严重,在死亡的边缘挣扎,但日军军官的无情砍杀还是结束了他最后的挣扎。
没有任何防护装备的她,依然毫不犹豫地冲向了日军军官,她飞快地抓起旁边的石块,凭借一股猛劲,毫不犹豫地将石头砸向日军军官的头部。石块重重地击中对方的头部,鲜血喷洒出来,日军军官的表情在瞬间凝固,刘守玟的愤怒并未就此平息,她奋力再度挥动石块,直到那名军官倒地,彻底失去了生命。
正当她的双手握住石块,奋力击倒敌人时,一颗子弹突然从不远处飞来,准确无误地击中了她的后背。剧烈的疼痛让她瞬间失去力气,几乎要倒下。她踉跄着步伐,勉强站立,感到生命一点点流逝,但她依旧没有放弃,她用微弱的力量将自己支撑起来。
刘守玟被迅速转移到徐州铜山县(今铜山区)的陈塘村的伤病所,在这片离战场不远的地方,她的伤势得到了初步的处理。陈塘村的居民退休教师陈开灵的奶奶,成了刘守玟的临时照顾者。当时的医疗资源极其匮乏,但陈奶奶和家人们用他们尽可能的方式,尽力为刘守玟提供最好的照料。
面对死亡,刘守玟没有一丝恐惧,临终之际,她没有抱怨,也没有后悔,只是安静地请求在她身边的村民大嫂完成一个小小的心愿。她将随身携带的一张照片和一封已经写好的遗书递给大嫂,嘱托她将这些东西寄回自己的家乡。
她没有多言,唯一的要求就是请大嫂把信带回家,告诉她的父母,她从未忘记他们,也深知自己未能提前告别。她轻声地说:“我不后悔为国捐躯,虽然离开了你们,但我心中始终有你们。你们不要再为我担心了,记住我在这里,依然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一份贡献。
看着这个面容稚嫩,仍然带着些许孩子气的女孩,她不禁想起自己的孩子,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悲凉。她能够感受到刘守玟父母的痛苦,那个深爱她的家庭此刻一定无法承受这突如其来的噩耗。她答应了刘守玟的托付,心中默默发誓,一定完成这个承诺,不论付出什么代价。
大嫂冒着日本军队的封锁,偷偷地赶往邮局,她希望尽快将遗书和遗物寄出,让刘守玟的父母能够知晓她的壮烈牺牲与英勇事迹。猛烈的雨点很快将她手中的信件与照片打湿,原本完整清晰的字迹被无情地模糊,信纸渐渐变得湿透。
大嫂几乎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她的小心翼翼与无数次的期盼,被这一场大雨所吞噬,信中的内容,原本应该让刘守玟的父母了解她的心意,告诉他们她为何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战斗中,但这一切随着雨水的侵袭都化作了泡沫。她的心一阵阵沉痛,自己曾立誓一定要将遗物送回,可如今一切都已经成了空谈。大嫂并没有放弃,她继续小心翼翼地保存着湿漉漉的信纸与照片。
大娘深知自己无力完成刘守玟的最后愿望,唯一能做的,就是将她安葬在这里,她不舍地把女孩的遗体安置在村子东边的乱葬岗上。无数人对这个女兵的背景一无所知,她的家人、她的家乡成了一个谜。村里人时常谈起这位英雄的英勇事迹,但都没有确切的信息能够揭示她的真正身份。
1967年春,陈塘村的老奶奶——年事已高的陈奶奶,深知自己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决心为一位抗日女兵完成她未曾完成的愿望。这位女兵已经长眠在村里的乱坟岗上,作为抗日战争中的一位无名英雄,她的故事无人知晓,只有陈奶奶知道,那个年轻的女孩曾为保卫家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每年的祭扫日,陈奶奶都会一人前往荒凉的坟地,带着沉痛的心情清扫墓碑,默默地祈祷。
陈奶奶将这个故事讲给了自己的孙子——陈开灵听,孙子听得入神,眼中满是崇敬与震撼。他从小便受到奶奶的熏陶,知道历史的沉重和先辈的牺牲。听完奶奶的叙述后,陈开灵毫不犹豫地走到那座新筑的坟前,深深地鞠了三个躬,然后静静地站在那儿,久久未曾离开。
直到陈开灵的奶奶去世,也未曾找到刘守玟的家人,这成了她心中一直未解的遗憾,临终时,奶奶在弥留之际再次嘱托家人:“一定要把她的遗物交给她的家人,一定要告诉他们,刘守玟为国家献出了生命,她的故事不该被遗忘。”对于奶奶的嘱托,陈开灵深知其重,他保证一定会履行承诺,尽全力找到刘守玟的家人,给她一个应得的归宿。
陈开灵一直坚守着奶奶的嘱托,2012年,陈开灵在一次公开讲述中向媒体详细回顾了刘守玟的故事。记者们为寻找她的家人,纷纷展开了调查,开始通过照片、遗信以及那些零星的历史线索,追寻这位抗日女英雄的家族踪迹。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媒体联合社会各界力量,最终调阅了大量的档案资料,从徐州、枣庄到南京、长沙等地的历史档案馆,都成为了寻找刘守玟家人的线索源泉。通过与当年刘守玟所在部队的幸存者、她的同学、亲属的不断接触,所有人终于在一份偶然的文件中发现了她的身份。那时,大家才知晓,这位英勇的女兵,正是刘守玟——一个为国家、为民族付出了生命的年轻姑娘。
2012年10月25日,距离刘守玟牺牲已有66年之久,她的遗骸终于被迎回了故乡,刘氏家族在军刘村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迎灵仪式。迎灵队伍中,少先队员举起右手,敬礼的姿势庄严肃穆,族人们在烈火与纸钱中默默行礼,为这位久别的英烈送上最后的敬意。
我们有责任将刘守玟这样的英雄事迹,一代代传承下去,永不遗忘,在未来的岁月里,岁月如何变迁,刘守玟将永远是那个在抗日烽火中为国家和民族抛洒热血的年轻女孩,她的事迹将继续被铭记。作为今天的我们,承载着历史的使命,也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去面对每一份属于我们的责任与挑战,继续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英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