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今天太姥山的天气预报是,阴有小雨。
然而,小雨到了傍晚,才下来几滴,做做样子,意思一下。
基本上白天都属于阴间多云的天气,温度并不高,微风送爽,采茶的体感十分舒爽。
下午打了三四个电话,老S竟然不接。
失联了。
山上的信号确实不太好,时有时无,时强时弱,时断时续的。
像小时候接到表舅从绿本打来的越洋电话,那声音就是一会子有,一会子没有的,像风筝在天空飘摇的样子,仿佛随时就会断线,然后渐渐远去。
后来才知道,福清人最有名的薅小绿本羊毛事件,就是打越洋电话。
在硬币上绑上细绳子,投进电话机,等打完,再把币拉出来。
一次3-5分钟,一分钱不用给。
机智极了。
后来福清人去绿本难签,也有这个因素。
《2》
老S今天失联,确实是因为在山上,但不是因为没信号,是因为他也去采茶了。
抓紧时间采茶,能多采一点就多采一点。
过两天,估计就长老了,没得采了。
为了抢采茶,又因为已经到春茶季末期,时间短,工人难请,他发动了自己家的所有女性,一有时间,就上山采茶去。
这些人里面包括但不限于他70岁的妈妈,他的姐姐,他的太太,他的弟妹,他儿子的女朋友....
这阵仗,颇有点上阵父子兵的感觉。
这就是中国人永远斩不断的家庭亲情,一家有事,亲戚们会全部出动来帮忙,无论老小全来了,能帮多少是多少。
多少家族企业,就是这样子成长起来的。
陌生人可能可以一分钱一分货地算清楚,并且不合则分,但亲人不行。
亲人不可以一言不合便辞职,不可以算得太清楚,不可以太计较。
正因为这些亲情的束缚,一起做企业的时候,反而更容易做成功。
就像老S,给妈妈发工资,奖励她采下了一大桶标准的有机白毫银针,但妈妈不要,说给自己儿子做事哪还要收钱。
所以亲情无价。
所以在老S做出来的白茶里,不但可以喝到茶香,还可以喝到亲情的芬芳。
《3》
今天采的是高等级的春寿眉——在别家是二级白牡丹。
许多茶友分不清白牡丹的这四个等级,村姑陈借这个机会来介绍一下。
特级白牡丹,是一芽一叶,芽头肥壮,粗长,白毫密集,叶片细窄瘦小。
一级白牡丹,是一芽一二叶,芽头秀长,白毫密集,叶片细长而窄。
二级白牡丹,是一芽二三叶,芽头细瘦,略短,白毫多,叶片略长略宽大。
三级白牡丹,一芽二三叶,芽头细短,白毫少,叶片宽大,肥长。
列位看官看清楚四个等级的白牡丹的区别了吗?
主要的区别就是,芽头的大小。
次要的区别就是,叶片的大小。
按芽头的肥壮程度,从大到小,来排列白牡丹的顺序。
再按叶片的大小,从小到大,来排列白牡丹的顺序。
最高级的白牡丹,就是芽大叶小的;最末级的白牡丹,则是芽小叶大的。
所以,拿到一盘子白牡丹,看芽头肥不肥,壮不壮,叶子小不小,就可以断出它的等级来。
老S做白牡丹,喜欢做特级和一级,到了二级,叶片宽大起来,他就不喜欢做了。
所以,我们家长年只有特级与一级白牡丹在售卖,余下的二级与三级,是看不见踪影的。
因为,到了二级与三级,叶片已经较大了,芽头也较瘦了,称作白牡丹真心怪了一些。
不如叫做,高等级寿眉,更恰当。
我们家的明星产品——《花弄影》特级春寿眉,就是这样子挑出来的。
花香袅袅,夺人心魄,却是老S眼中的寿眉级。
李麻花云:谁说寿眉是粗老大叶?花弄影香过世上的大多数二级白牡丹。
《4》
炭烘白茶,即将要开始了。
老S说,到时候他更难找,要消失在炭焙房里一个多月。
退出江湖,专心焙茶。
我们支持他的决心,也敬佩他的毅力。
炭烘不是一件轻松的活计,一班人和二班人,都烘不来。
这是体力与智力的双重考验,没有强健的体魄,没有极度的耐心与认真,是烘不好炭烘白茶的。
村姑陈与李麻花只在那炭烘房里呆了十分钟,就头晕眼花腰酸背痛,逃将出来。
敬老S是条汉子。
送我们一季炭火温柔烘焙出来的好白茶。
五一节的时候应当给他发个证书。
上面写什么呢?
就写:辛勤焙茶的太姥山劳模。
李麻花不肯,说,这几个字太俗,不足以配得上老S乡村霸道总裁的身份。
那写什么?我一下子被考住了。
李麻花施施然搬出诗经来:
颙颙卬卬,如圭如璋。
真要刻上这八个字,老S估计会睡不着——想到半夜也想不出是赞美还是批评。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