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生活中,许多人在不经意间,就陷入了随大流的怪圈。
网上最近的热点话题,即便还没了解事件全貌,不少人总是条件反射般地先点开评论区,急于窥探他人的想法和态度。
在这些评论中,只要某个观点获得了大量的点赞,看起来似乎足够权威和主流,就对其深信不疑。
事件本身的具体细节和来龙去脉却不关心,哪怕是某些有心之人的刻意引导,也难以察觉漏洞。
在这样的环境中,渐渐失去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变得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这也正是为什么许多人总是抱怨,外在环境太容易干扰人的心智,导致自己在做事时,总是容易迷失方向。
平时为茶友答疑解惑时,也发现了这样的问题。
许多人对茶叶的了解和认知,几乎完全依赖于网上和书籍中的信息。
但不少观点存在冲突,让人越看越迷茫。
最近就有这样一位茶友前来寻求茶叶推荐,在网上几乎挑花了眼,却还是难以决定。
最后他只提出了一个重点,茶汤的香气要够足。
有哪些茶叶能满足这位茶友的要求?有同样追求的看官们,不妨一起接着往下看。
《2》
推荐一:白茶白牡丹。
白毫银针、白牡丹与寿眉,由于生长气候存在细微差异,让香气滋味也有着各自的不同。
第一次喝白茶的茶友,往往在品类的选择上就犯起了“纠结恐惧症”。
而生长时间恰好介于中间的白牡丹,香气结合了白毫银针和寿眉的特点,就能轻松解决这一难题。
正如其名,白牡丹有着“茶中仙子”的美誉。
不只是因为一芽一、二叶的秀美结构,更是因为蕴含的花香层次极为丰富。
按照国标,白牡丹有四种等级划分,越高等级的白牡丹,采摘时间越靠前。
紧接着白毫银针之后采摘的特级白牡丹,即俗称的牡丹王,嫩芽饱满,外表覆盖着一层浓密细腻的白毫。
因此,牡丹王经过沸水冲泡,首先展现出的是浓郁毫香,其次才是花香,导致一部分茶友会将其错认为白毫银针。
而排列其后的一级白牡丹,花香作为主要香型,层次更加丰富,更能满足香气爱好者的需求。
2024一级白牡丹,储存的时间还未满一年,依旧处于新白茶的行列,香气清新明丽。
玉兰香、栀子香、小苍兰香……一部分凝结成盖香,一部分落入水中。
随着稠滑的茶汤进入口中,轻柔的花香与清郁的植物鲜香在舌面上争先恐后地涌现。
直至汤水已经完全咽下,口腔里出现了回甘与生津的奇妙感受,仍然氤氲着清盈花香,又鲜又活。
一呼一吸间,纷纭柔香持久不散,只觉沉浸在温柔乡里,不忍心将其打断。
《3》
推荐二:岩茶肉桂。
在没有暖气的南方,除了依靠取暖器和厚重衣物,人们也善于通过饮食来温暖身心,消除寒意。
以前在外出差,结识了一些来自川渝地区的朋友。
在那些寒冷的冬日里,他们总爱围坐在一起,享受一顿麻辣鲜香的火锅。
用热烈的火候和浓郁的麻辣味道,驱散湿冷气候带来的不适与阴郁。
在福建地区,特别是福州,辣并不属于主流口味,喝岩茶的习惯更常见一些,尤其偏好选择正岩肉桂。
提起肉桂,大多数人脑海里第一反应就是独一无二的桂皮香,瞬间就能唤醒因寒冷而变得有些迟钝的感官。
辛锐的桂皮香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即便混在其他香气里,也能被快速辨认。
挑选岩茶除了注重工艺,来自什么样的山场,也是众多茶友们关心的因素。
这里要推荐的,就是出自著名武夷岩茶“三坑两涧”的慧苑坑肉桂。
汤水细腻柔滑,却又芬芳四溢,每一冲的滋味感渐强。
抿一口茶汤,能感受到浓郁而清冽的桂皮香,浑厚而绵长的木质香,轻盈而明媚的兰花香、甜蜜的焦糖香……
而清凉的薄荷香,尽显端庄的坑涧气息,彰显着正岩好茶的中正平和与高贵典雅。
各种香气组合在一起,在口腔中横行激荡,如同千军万马般奔腾而过,却又温柔地拂过舌面,留下一路的顺畅与舒适。
即使汤水咽下后数十分钟,那份木质香、桂皮香与清凉感依然霸喉不退,持续散发着强大的气场。
《4》
推荐三:红茶正山小种。
如果对红茶稍有了解,一定听说过正山小种的名号。
甚至在一些超市的茶叶专区里,也能发现它们被包装得极为精美,摆在最显眼的位置上。
即便到了年底,超市里做起了力度不小的促销活动,以极低的价格就能将这些茶叶带回家,也希望大家谨慎一些。
挑选六大茶类,仅凭包装和价格判断是远远不够。
亲眼目睹茶叶的实物,亲自品味茶香与茶味,才是了解茶叶品质的关键。
对品质没有大致把握的情况下,因为价格低而草率入手,无疑大大增加了踩坑的几率。
线上或线下买茶,始终要认准可靠的销售渠道,品质有保障、且符合自己口感喜好的茶叶,才是真正的物有所值。
这里提到一点,正山小种与正山烟小种,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风味大有不同。
正山烟小种,使用的是最传统古老的烟熏工艺制作,带有特殊的烟熏香,在所有香味中极具辨识度。
然而,这种烟熏风味在茶圈内的接受度,却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
有些人喝完后仍然念念不忘,新茶友或对红茶接触不深的人,往往喝一次就不会再喝。
因此,还是不含烟熏工艺的正山小种更推荐大家尝试,积累一定的品鉴经验后再深入探索也不迟。
桐木高山的气候,使得茶叶孕育出丰富的芳香物质,对红茶来说,花果香是不可或缺的基础香型。
用盖碗冲泡,盖子上和汤水里,蕴含着浓郁的花香与多重果香,清新花香起着衬托作用。
抿一口茶汤,花香、果香、蜜香、焦糖香等香型起初不分彼此,相互交织融合,带来了鲜润温和的风味体验。
待茶汤完全咽下后,这些香气各自在舌面上占据领地,持续散发着鲜甜的气息。
生津与回甘在舌上迅速生成,同时涌起的还有甜美的花香,连续攻势之下,令人有些猝不及防,品味间久久难以回神。
《5》
喝茶许多年愈发感受到,香气是一种承载着记忆与情感的信息。
提到一款茶,脑袋里瞬间就会浮现起当时的场景和味道,也忘不了那些深邃悠长的气息。
白牡丹的花香、肉桂的桂皮香、正山小种的花果香……
每一丝气味,都是宝贵的嗅觉享受,更是心灵的慰藉。
在弥漫周身的馥郁芳香中,仿佛能触摸到生活的脉搏,感受到其中的满足与幸福感。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