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个粉丝的私信:33岁的省农业厅二级主任科员,有个到县农业局当副局长的机会,该不该去?
今天“不绕弯”,直接掏心窝子说说“下派”背后的门道。
我先给你说个真实的事儿。另一个31岁的粉丝,是省发改委的主任科员,被派到县发改局当副局长。

领导也承诺他,基层经验够了,再回来提拔得快一些。再说,两年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现在交通也很发达,高铁个把小时就到了。
现在省直机关要提副处,没有基层主官经历基本没戏。他也以为下去就是镀金,结果发现要协调十多个部门,对于没有基层经验,没有背景,又有领导的支持,难上加难。
特别是一些老大难的问题,在基层都十多年没有解决得了。别人解决不了,他也解决不了。过去没法解决,现在同样没法解决,将来可能会解决。
有天半夜,他给我发消息,说,哥,我现在比在省厅写材料时瘦了十多斤,感觉每天活得特别累,是心累。早知道这样,真不如在省里靠着。
在省厅,平台虽高,但33岁还在正科级,确实面临提拔瓶颈。现在县里给的是副科实职?可是,县农业局局长才是正可是正科级配置。
省厅下派的和在县里土生土长的,完全两码事。

从职级来看属于“平调”,但从权来看,在县里管着十几二十几号人,签字就涉及到“真金白银”,比在省厅写材料的存在感强多了。
如果想快速积累基层经历,这就是跳板,但千万别被"副局长"的头衔冲昏头脑,一定要考虑清楚几个现实问题。
其一,家庭能不能跟着动?县里工作节奏很快,加班是常态。夫妻长期异地,孩子上学怎么办?
其二,收入应该是下降的,省直机关工资普遍比县域高20%左右。省厅的住房补贴,绩效奖金县里可不一定有,如果有,也不是太多。
其三,基层工作模式和省里不一样了,在省厅,你是写材料的笔杆子。到基层,你就是“一方大员”,至少得主持一个部门的全部工作。
一个县的副局长,一个省厅的二级主任科员,到底是什么可比性,你得自己清楚啊。
县里的环境和省里的环境,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在县里,当到副局长这这种实职副科,基本上这辈子就到头了。如果还想进一步,当一把手,当副县,那基本不太可能的。
不过,还是要提醒你一下,下去前务确认三件事:
其一,是公务员编还是事业编;
其二,是挂职还是调任;
其三,服务到底几年?想回来容易不容易?千万别稀里糊涂签了五年服务期,想回省厅时肠子都悔青了。
33岁正是关键时期,如果你本身有这个抱负,个人条件也允许,单身或者对象支持,建议下去闯两年。

但是,如果家里有老人要照顾,或者爱人工作调动困难,孩子没有人看,千万别硬扛。
你图安稳等退休,省厅你就是闭着眼也能到三调退休,再好一些,能到一调退休。
如果配偶在省城有稳定工作或孩子要上学,慎选,县域教育资源的情况,无需多说,懂的都懂。
你会放弃省厅省会城市的生活教育条件吗?你会放弃陪伴孩子老婆吗?有勇气舍家波业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