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不要有长远人生规划,目光越短越好。你想有,可你没有信息来源,即使你有信息来源,你也没有能力去做,更不要说实现了。
比如,很多80后参加工作之初,迷恋“基层工作经验”,论资排辈。可等到自己积累够经验后,提拔又倾向年轻人了。
那么,到底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真相呢?

01 下基层就能提拔
特别是80后,他们参加工作时,非常注重基层经历,领导也说不下基层,提拔的时候就会吃亏。
实际上,很多人下基层容易,想再回来,难上加难,一干就是大半辈子。
我身边好几个熟人,参加工作,在市县没待两年,就去基层干了。当时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把基层经历补齐,将来好提拔。
从个人角度来看这问题,一点儿问题都没有。人家也是有“远见”的,
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不是谁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同样一批下基层的,有的人三两年就回来了,而有的人,都七八年,也没有回来的迹象。这与原来提拔的计划,天差地别啊。
02 加班就能重用
很多人觉得,只要拼命加班、随叫随到,领导就会感动,然后给你机会。
现实是,重重地用,不等于重用。你对领导忠诚,也不等于能得到回报。
要知道,领导可能真的会感动,但感动不等于提拔。提拔的逻辑是"谁走了,谁能补上",而不是"谁辛苦谁补上"。
如果你所在的岗位暂时没人退休,或者上面没空缺,你再努力也不是"后备干部"。
更糟糕的是,你跟了五年的领导突然调走了,新来的领导大概率不会重用"前任的人"。没人记得是你熬夜写的材料。

03 短期看机会
普通人不要有长远规划,梦想着"我努力三年后当科长",或者“先下基层积累经验”。
你要先想想今年怎么能进领导视线,经常你去领导那露个脸。
不是所有领导都值得跟,但如果某个领导有实权、且愿意带你,一定要抓住。
普通人不要被那些"三年副科,五年正科,八年副处"的传奇故事忽悠,大多数人都是普通科员退休。
04 有能力就能提拔
刚进单位的时候,领导经常总说,年轻人要多学,多提高自身能力,机会来了,自然能提拔重用。
后来我才明白,这句话就跟"努力就能成功",“勤劳就能致富”一样,属于正确的废话。
能力只是你进入单位的“门票”,不是你提拔的“通行证”。
你能考进来,说明能力达标了,但提拔谁,从来不是单纯看谁材料写得好、表格做得快。
你仔细看一下,身边多少人,业务能力全单位公认的强,年年评优,但大半辈子还是科员。
05 长远计划的变数太大
有人说,人生要有规划,职业要有规划。可是事实上,明天发生什么,我们普通人都不知道。
作为普通人,我们自身把握的事太少。千万不要去惦记什么三五年或者六七年之后的事。
我们看到的,可能都是别人想让我们看到的,更深的东西,我们看不到。

但普通科员也可以过得不错,工作稳定,收入中间,有时间陪家人,这不就是很多人追求的"小确幸"吗?
对于普通人来说,家境一般,资源一般,如果你把精力放在考编考证,拿学历这些事上,短期内是没有任何收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