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粉丝私下问,36岁,县直行政编,没人没关系也没出众能力,是不是可以躺了?
我说,可以躺了!事实上,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组织已经不把你列入培养对象,你只要做好本职工作,等着晋级就好了。接受自己的平庸,是需要勇气的。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开始,觉得提拔越来越没什么意思了。
虽然说人到中年,应该算是年富力强,经验丰富。

当发现比自己年龄小的,晚参加工作的,一个个都提拔了,心里就凉凉了。
也许是那“一口气”出来了,没有动力,觉得实在吃不消。比如,每天对工作都提不起精神,对什么都没有太大的兴趣。
当然,这只是局限于工作上。
下班后,我热情满满地辅导孩子功课,与球友打得火热,有空就带孩子出去玩玩,不在乎什么名胜古迹,感觉新鲜就好。
上周,分管领导来找我,说的文笔好,是单位公认的“笔杆子”,想让我负责写这次巡视整改的材料,把工作撑起来,新来的“小孩”不顶用。
我心说,L子写这么多年,也没见到有什么回报!
我表面平静地说,我年龄大了,也写不动了,家里事情一大堆。再说,得给年轻人机会才对,越不用越不会用,年轻人对提拔还是懂的。
年纪大了,想明白了,就会发现,提拔也就那么回事。
领导的话,已经学会分析着听了。什么情怀,奉献,抱负,理想,甚至觉得有些可笑。

当你的心变了,就没有动力了,干啥你都会觉得没有意思,特别是在工作上,更觉得累。
年纪越大,想得越开,看得越透,脸皮越厚,对批评越没有感觉了。领导说啥就是啥,不解释,一点内耗都没有。
如果三十多四十多不提拔,心态就变了。
年轻时候,谁不想往上走?提拔意味着更高的职位、更好的待遇、更多的资源。
可到了四十岁,很多人发现,提拔越来越难。
身边提拔的人,过得并一定顺意,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家庭、健康、个人生活全都被挤压得所剩无几。
提拔不再是维一的出路。
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过“天花板效应”,很多人到了某个层级就再也上不去了。
年轻时候觉得这是失败,可到了四十岁,反而觉得这未必是坏事。
有编制的稳定性,给了你“躺”的底气。你可以选择不再为提拔焦虑,而是专于自己想要的生活。
但无论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才是重要的。
四十岁,人生才刚刚开始,何必急着给自己设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