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配无好坏,只要想过就能过好

芸芸评文化 2025-01-09 18:24:34

(1)对于夫妻关系,传统文化讲“相敬如宾”,讲“相濡以沫”,讲“举案齐眉”,讲“白头偕老”,讲“海枯石烂永不变心”。有些人可能会遇到非正常非理性之配偶,但从总体上讲,传统文化强调夫妻家庭责任,强调夫妻之间的感情培养,不注重夫妻之间的好恶喜爱关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两个人结婚前都不认识,我们的老祖宗就这样过了几千年。

(2)为啥呢?因为夫妻关系的实质是共事关系。传统文明是农耕文明,家庭是基本生产生活单位。一男一女,两个陌生人,走到一起,组织家庭,从事生产劳动,获取食物,维持生计,生儿育女,繁衍后代,传承家庭。这就是家庭产生的缘由,就是夫妻关系的根本。“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归根到底是合作。

(3)所以,家庭在本质上是一个单位。丈夫、妻子、儿子、女儿、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等等,都首先是一个特定职位,然后才是一个特定称谓和特定的亲人。家庭的每个人,都应当履行自己的本职工作。在生活中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惦记,相互帮助,这就是亲情的来由。传统文化条件下,“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因为家庭关系大于血缘关系。

(4)举个例子。从夏商周秦汉到唐宋元明清,中国人文历史四千年,不管是法制上还是礼制上,在主流意识形态和官方,一直都规定“继母如母”。典籍文本《仪礼》《礼记》《朱子家礼》等是,朝廷诏令全国统一施行的礼仪制度如《大唐开元礼》《大宋政和礼》《大明会典》《钦定大清通礼》等,统统都是这个规定,无一例外。

(5)为啥呢?因为继母是父亲的正妻,处在家庭母亲的岗位之上,履行母亲的岗位职责,就是母亲。是女人都会生孩子。生而不养,不尽职尽责,即失去做母亲的资格和位分。所以“继母如母”,所以“过堂不为母”。“好儿不养弃家父,孝子不养过堂母”,天道人伦,理所应当。

(6)两个人结婚,组织家庭,是过日子的,忙钱赚钱是必须,尽职尽责是根本。感情再好,没有饭吃,最终也是散伙。现实生活中,白发苍苍找小姑娘,徐娘半老找小鲜肉,大家都见怪不怪,就是这个原因。有钱能乱辈分,能乱年龄,能乱道德人伦,能乱羞耻荣辱,能乱民族种族,没钱你试试,啥都不是。

(7)所以,从本质上说,婚配无好坏,只要两个人想过好,就肯定能过好。一见钟情有,如胶似漆有,海誓山盟有,生死不渝有,心有灵犀一点通有,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些你都没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男女老少一大家,吵吵闹闹要钱花,平平淡淡度年华。这些才是你有的。

(8)所以,好夫妻是碰的,不是找的。找对象都是对照条件找,而感觉好感情好是不讲条件的。两个人对眼了,相见恨晚,心潮澎湃,是因为前世有因缘,命中注定的。婚姻是不带后悔的,所以找对象运气很重要。没运气就不过了吗?肯定不是,相互适应,相互容忍,相互忠诚,是根本。

(9)传统文化的基础是家庭文化。对于任何一个特定个人来说,家庭责任都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为老婆为孩子,为丈夫为儿女,为父母为兄弟,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现实文化是利己文化,我合适就行。“新文化运动”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引进了西方自私自利的极端个人主义,却舍弃了西方完善的法制精神,所以在文化形态上一直都是割裂的。

(10)找对象好比上街买菜,比如买土豆,每个摊位上的土豆都差不多,你选谁其实都一样。问题不是你选择哪个摊位上的土豆,而是你买会去怎么做?所以,婚配本身无好怀,婚姻的关键是经营,经营得好,就是好婚姻。再好的婚配,你经营不好,最后都是鸡飞狗跳。

(11)现在的年轻人,许多人不愿意找对象,有对象的不愿意结婚,结婚的不愿意生孩子,生一个的不愿意生两个,在文化形态上,就是家庭观念缺失,个人享乐泛滥。中华文明几千年,都是家国文化承载的,家没了,啥都没了。这才是病根。管理当局现在出手,都已经晚了,可却迟迟不见出手。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等,不是没钱,而是没有把钱分配好,把钱用好。问题正在一点一点堆积,危机也正在一步一步来临。醒醒吧!有权的老爷们。

0 阅读:3

芸芸评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