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清楚丧事礼仪和丧事操办方面的几个关键字

芸芸评文化 2025-01-10 18:22:32

1、殓(liàn)

人死之后,对其进行收拾、整理、安放、安顿,叫殓。包括洗沐、穿戴、修饰、装饰,以及移尸、停尸、正位等等。所以,殓即收殓和停殓。

殡仪馆的服务项目有“收殓服务”,就是将逝者从医院或家中或特定地方收拾起来,用车运送到殡仪馆,穿戴好,装饰好,停尸安放好。

按礼仪典籍文本《仪礼》《礼记》《朱子家礼》等的设定,按礼仪制度文本《大唐开元礼》《大宋政和礼》《大明会典》《钦定大清通礼》等的规定,收殓停殓阶段的的丧礼事项有:沐浴、饭含、袭、小殓、大殓。沐是洗头发,浴是洗身体。饭含是往嘴里放东西(粮食、珠玉等)。袭是穿衣服。小殓是穿礼服(即寿衣)。大殓就是将逝者放入棺材。

殓是丧事的前期准备。规范丧礼的殓期是3天,即三日大殓,之后开门办事。就是说,在逝者放入棺材之前,都属于殓。

现实生活中,由于政府强制火化等原因,一般意义上讲,老人咽气后,移尸、洗沐、穿戴、停尸,在放入冰棺之前,都属于殓的礼仪事项。

2、柩(jiù)

将逝者放入棺材,这个有死人的棺材叫柩。就是说,没有人的棺材叫棺材,即榇(chèn);有人的棺材叫棺柩,即柩。

《说文解字》说:“柩,棺也。”《礼记---曲礼》说:“在床曰尸,在棺曰柩。”《尔雅》说:“虚者为棺,实者为柩。”《释名》说:“在牀曰尸,在棺曰柩。柩,究也,送终随身之制皆究备也。”《白虎通》说:“柩,久也,久不复变也。”《小尔雅》说“空棺谓之榇,有尸谓之柩。”

3、殡(bìn)

把逝者洗沐、穿戴、入棺停放好,作为礼仪对象,即殡。就是说,这个作为礼仪对象的逝者,是我们的贵宾。

《说文解字》解释殡:“死在棺,将迁葬柩,宾遇之。”意思是说,人死后,放入棺材,停柩待葬,像宾客一样对待逝者。

殡是有典的。按《礼记---檀弓》的记载:“孔子曰:夏后氏殡於东阶之上,则犹在阼也。殷人殡於两楹之闲,则与宾主夹之也。周人殡於西阶之上,则犹宾之也。”阼(zuò)是堂前的台阶,礼仪上主人走东阶,客人走西阶。楹是屋前的柱子。孔子的意思是说:夏后氏停柩在东阶之上,那是在主位上;殷人停柩在两柱之间,那是处在宾主之间;周人停柩在西阶之上,就是把逝者看成是宾客了。

后世传承周礼,信奉儒学,停柩于西阶,所以称逝者为殡。

在家为殡,出家为葬,合起来就是殡葬。中国人文历史上,礼仪典籍文本和各朝代的朝廷发布的礼仪制度文本,都将在家停丧办事的这一阶段叫殡,即停殡。

为啥殡仪馆叫殡仪馆,就是停殡办事馆舍场所的意思。一般意义上讲,在殡仪馆操办丧事的,逝者到殡仪馆之前叫殓,即收殓;到殡仪馆之后叫殡,即停殡;出殡仪馆之后叫葬,即归葬。

礼俗上,殡阶段规模性的礼仪事项包括:朝奠、夕奠、告庙、辞棺等等。

4、葬(zàng)

将逝者发引出丧,抬到或运送到特定地方埋上,即葬。逝者入土为安,死得其所,即归葬。

《说文解字》解释葬说:“埋也,藏也,从死在茻中”。意思是说,葬就是将逝者在草地挖个坑埋上。”

为啥丧事操办叫殡葬?国家丧事管理叫殡葬管理,就是因为丧事的主体事项就是停殡办事,出殡安葬。

礼俗上,葬阶段的主要礼仪事项包括:发引、堂奠、起棺、摔盆、路奠、及墓、祭土、点主、下棺、回灵、复吊等。

归结一下。从程序上讲,丧事操办分为三大组成部分,即殓、殡、葬。殓是准备筹划阶段,殡是集中办事阶段,葬是收官收尾阶段。在殓阶段,逝者处于床上,所在地方叫正寝。在殡阶段,逝者处于柩中,所在地方叫灵堂。在葬阶段,逝者处于椁中,所在地方叫墓地。这几个字清楚了,丧事大体上就清楚了。

0 阅读:31

芸芸评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