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逢年过节,清明扫墓,上坟烧纸,祭奠亲人,是先上爸爸妈妈坟还是先上爷爷奶奶坟?是先上新坟还是先上旧坟?是先上近处的坟还是先上远处的坟?等等,各地各人理解不同,说法不同,操作也不一样。我们结合传统规范礼仪典籍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供大家参酌与评述。

1、上坟是什么?上坟是香火传承,一代传一代,子子孙孙,荣祚百世,恒昌永盛,在香火传承的链条上,你的上面是父亲,你的下面是儿子
啥意思呢?就是说,作为一种祭祀活动,上坟是一种精神信奉信仰,是一种文化继承传承。正常情况下,按一般生活逻辑,包括家产家业和家庭礼仪位分等,都是先人传后人,上代传下代,即一代一代往下传。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无穷无匮,以致永远。
按礼仪典籍文本《仪礼--丧服》《朱子家礼--丧服》的设定,按朝廷诏令全国施行的礼仪制度文本如《大唐开元礼》《大宋政和礼》《大明会典--丧服》《钦定大清通礼》等的规定,子为父居丧是一等“斩衰”三年,孙为祖父居丧是二等“齐衰”一年。父亲的礼仪位分大于祖父。

记住,中国人文历史上,从夏商周秦汉到唐宋元明清,四千多年,家庭传承制度和礼仪位分,都是丧服制度规范的。包括父权家长制,嫡长子传承制,“三纲五常”之三纲,一夫一妻多妾制之婚姻制度和嫡庶关系,人文尊卑制度,家庭伦理制度,甚至包括“诛九族”人员范围的算法,等等,都是以丧服制度为基准的。一句话,礼仪位分的确定,依据的就是丧服制度。
就是说,在礼仪文化传承的链条上,对于自己来说,父亲的礼仪位分大于祖父。所以,上坟应当先上父亲的坟,之后再上祖父的坟。

2、家庭是什么?家庭是一个组织,是一个单位,每个人都首先是一个承担特定职责的成员,然后才是亲人,父亲儿子都首先是一个职位,然后才是特定的称谓
就是说,单位也罢,家庭也罢,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负责一级。有义务才有权利。你是谁养大的,你就对谁好。谁养大了你,你就对谁负责。
传统社会条件下,家庭足够大,人多财多才有势力,有力量在社会上才能立足发展。所以家庭是一个组织单位,每个人都要为家庭贡献自己。家庭靠什么来维系,就是礼仪制度。礼仪的目标就是家庭的稳定、有序、和谐、发展。

君臣一体,夫妻一体,父子一体,这是传统家国文化的核心内容。从家庭传承的角度来说,对于任何一个特定家庭的个人,父亲都是你最大的礼仪位分关系人。
上坟作为一种礼仪文化,当然应当遵从礼仪规制。父亲的坟,不管新旧,不管远近,都是应当第一位首先要上的。

所以,网上所谓先上新坟,后上旧坟;先上进处的坟,后上远处的坟;先上祖辈的坟,后上父辈的坟;等等,肯定都是对传统文化的误读误解和误传,切不可信。

没有你爷那来你爹?呵呵……公序良俗要好好学习。
废话连编。上墓都是讲究顺路,一路扫墓过去。
作者是汉奸吧?你想倒反天罡?
顺序走过去
这个没规定先上哪个坟吧
按照天地之道,理应从高往下上坟祭祀!否则为逆!逆者,无道也!
同学们啊!这肯定是从大到小啊,没🈶你爷爷👴🏻哪儿🈶你爸爸👨🏻啊,这才是天道呀!!!
一般是顺序走,自己特别近的亲人祖辈纸钱烧得多
没有爷会有爹吗?没有爹会有你吗?你个不肖之孙。
古语,一代人不上两代坟是什么意思?
小编,看到你的编文难道就不属网传?你不是说祭祀是一种精神信奉信仰,那就是一种仪式而已,讲究太多就会让人厌烦。祭祀就是拜祭已逝的亲人,都属拜祭者的上辈,上辈以先为尊。不能与过去历代朝庭规定官员的丁忧制度来衡量。我是这样认为的。
这个用问吗?
狗屁,咱这世代上坟先上老祖宗
爷爷来了爸爸也要叫爸爸[得瑟]
你爸不上坟吗,上坟不带你吗
封建迷信与乡土习俗混淆一起,不必争好与坏,随你喜欢。
这个还用问吗?肯定是从最老的开始吧?
当然是当地最先来的始祖吧!
有理(礼)没理,凡大先起(始)
一个是从大到小,一个是先近后远……没有最终的定论,难为老百姓了。